元狩四年,初秋,清晨的陈坪村还没有热闹起来,大多村民都还没有吃饭。也有那慵懒些的还在梦乡,紧靠南边的茶水摊的老板娘和她丈夫便在其列。自从有了卖茶水的营生,他们夫妇便不用过于操劳田间之事了,哪怕懒惰些,少收了几斗粮食,也是不碍事。
一阵急促雄壮的马蹄声从官道上传来,吵醒了二人,丈夫首先起床去看,不一会儿就跑了回来大声道:“孩他娘!孩他娘!是霍家军!大大的霍字!看那方向是往常老伯家中去了。应该是咱们村中那两位豪杰回来了,足足十匹大马啊!看样子是升了官了!”
“那你还等什么?去看看呐!我一会就去。”
“别忘了带着十个鸡蛋!”丈夫刚想走,又转身叮嘱道。
“你个吝啬鬼,英雄归乡,咱家就出几个鸡蛋?不怕被笑话啊?你快去吧,我去院里抓个活鸡就去。”妇人一边起床收拾一边笑骂道。
“啊,好!”要出这么大礼,那个平时以吝啬出名的男人,只是叫了声好,就转身跑了出去。
妇人还是忍不住多收拾了一会,毕竟这可是村里难得的大场面。收拾完了,又去鸡圈里捉了只最为肥大的母鸡,才匆匆的往那常老伯家中走去。
常老伯近年都一个人生活,由于年事已高,已经不怎么下田劳作,大多是村里人帮衬着,每年的收成一个老头用下来,总能有些余粮。老人曾读过私塾,却终身未娶,为人很是心善,要是谁家闹了饥荒,只要去了常老伯家,多少都能得些谷粟。所以村里无论是谁见着了老头都会尊一声常老伯。
老头能有如此待遇,原因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老人早年收养了两个孩子,如今可是出息了得。听闻单是河西之战,便随着骠骑将军大破匈奴,兄弟二人便战各自斩获十余匈奴首级,获爵不更。
虽说大汉可谓全民皆兵,男子二十岁后,便要服兵役,每年都要在当地郡县做一个月的更卒,参加军事训练。到二十三岁又要做正卒,或驻守郡县或防御边关。
可要是能随骠骑将军与匈奴作战的,那必定得是各个郡县和封国的兵中之王啊,何止是百里挑一?更何况能斩杀十余匈奴首级,那可是了不得的军功!大夫见了也得礼让三分。
常老伯的家也是离着官道较远,巷子也深。那被近两百号老小堵死的狭窄小巷,还提着母鸡的妇人是根本挤不进去的。
她站在最外围的,身边村民们都有些躁动,都着往里在走走,能和两位豪杰接触接触。但是人群越是往里,反而显得越是安静。她本想呼一声自己丈夫,看看自己汉子在哪。可还没等她呼喊出声,便听到从小院里传来悲壮的男音
“元狩四年春,常连、常合从骠骑将军出兵漠北,遇匈奴主力左贤王部。常连、常合均为先锋骑兵,常连杀十一匈奴,常合杀九匈奴,后因力竭,死于匈奴围攻之下,未能留全尸,裹尸葬于漠北。
此战我军大胜,我军将士伤亡一万,斩杀匈奴七万有余。
今,本将奉命携常连、常合之盔甲、战刀及军牌,告慰常老先生。”
那声音顿了一会儿,声音略低了些,继续道:“霍将军有言连合二人是亲兄弟,否则断不会同意他们一并做先锋。二人直属将领赵破奴已被降罪。待匈奴覆灭,本将定来亲自谢罪”。
“跪!”妇人只听到一阵齐整的衣甲碰撞之音。
“叩首!”又是一阵衣甲摩擦碰撞之后,紧接着便是砰的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