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可谓英雄(一)(1 / 2)

当今的长安城极尽繁荣,官衙大府林立,已经没多少地界能供寻常人居住了,别说是普通百姓,哪怕大汉富甲大族们迁到了长安,或是地方官员升入都城任职,大多也难以在长安城内寻一座宅院。长安城新生人口和迁入人口一般都会选择在长安城周边的卫城陵邑定居,所以要说大汉都城,可不仅仅局限于长安城内,广义上,应该也包要含周边陵邑。

陵邑制起于高祖皇帝,高祖之后的天子们,也都效仿高祖,生前便会为自己修建陵墓,并在陵墓周边修建功能完善的城池。修建完成之后,便会从长安城内及全国各郡县和封国迁入人口。

从高祖至今,已有长陵、安陵、阳陵和霸陵四邑,除去霸陵邑在长安城东南,其余三邑皆并列在长安城和渭河以北的咸阳原上。那渭河之上的厨城桥和洛城桥,最重要的功能便是连接三邑与长安城。每日往来与各邑与长安城之间的百姓和官员,最少也有三四万之数。所以现在长安城的各城门虽说都有军士值守,但对于来往过客,一般不会逐个盘查。

可即使有了这些陵邑,也不是所有百姓都能居住在邑城之内。能够迁入陵邑中居住的,非富即贵。所以寻常农户,一般都聚集在长安城和城邑周边,形成一个个村落。

陈坪村就是这些村落之一,位置倒是不错,在长陵邑以南,洛城门桥以北,连接洛城门和长陵邑的官道将陈坪村一分为二。

尽管从长陵邑到长安城拢共不过五里地,但还是有不少人愿意中途歇歇脚。所以有些靠近官道的人家便在自家门口摆了茶水小食或者米酒来卖。凡是在街了插幌子,再摆上两张桌子,能贩些茶酒的人家,一年下来可要比普通农户要多出好些收入。

有个刚在田间忙完农务的妇人,正坐在陈坪村紧靠南头的一家的茶水摊歇息。这个茶水摊并不是她的。她的院子离着官道很远,没有机会做这赚钱的营生。

因为没有要任何茶水,所以她搬了杌子坐在了一边,尽量地远离那用来吃茶的桌子,以免耽误了人家生意。妇人约莫三十出头,可能是因为白白坐了人家的杌子,显得有些局促,皲裂的双手攥在一起放在腿上。只是眼看着已近黄昏自己那个小子还没有回来,焦虑的情绪更多一点,仰着头,明媚的眼睛尽量地朝着官道南方放远了目光。

“哟……平日里我可是没看出来啊,我那个粗鄙汉子竟也会有这般疼人的时候?我倒是谁,能让那个吝啬鬼白白让了最好的座位,原来是楚~寡~妇。”从茶水铺里屋扭出来一个不到四十的妇人,该是这处铺子的老板娘。称得上是丰韵犹存,怕是平时也会因此能比其他摊位的生意好些。老板娘模样的妇人,拖拐着长调,走到了她口中那名姓楚的妇人身前,冷笑道:“楚寡妇,这一桌一杌摆来可为的是赚些银钱,若是人人都像你这般,我这小摊怕真是受不起呢,是这道理不是?”

挨着这间茶水铺周边以及官道对面茶客的目光其实早就聚了过来,这其实便是那老板娘非要这般刁难楚妇人的重要原因了。她一直自信自己在村里是一枝独秀的美人。可自从这这楚寡妇两三年前搬来了这陈坪村,只要有这楚寡妇在,原本聚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就会一个不落的全都投到了那寡妇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