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佑点点头,作势便要跟着衙差走。
张小花蓦地心一紧,条件反射地往前一步:“相公——”
王宁佑停住脚,再次看向张小花,亏他居然还有闲心笑了一笑:“娘子,无需担忧。就像这位差爷说的,我身正不怕影子歪,县太爷定会还我一个公道。”
是么?还他公道?万一真是那封信,白纸黑字的,他要怎么撇清?可是那信怎么可能还有?甚至还落到了王长良的手里?
张小花头都想大了都想不明白,看来一切只有等到明天钱县令升堂审理才能见分晓了。
另一头,董家村
“什么?魏晋元中了进士?这怎么可能?”
董长恭蓦地一声嘶吼,把站在他旁边的王大妹生生地吓了一大跳。
“是啊,这怎么可能呢?”前来报信的那儒生附和道,“魏晋元就是个不学无术的败家子,论才华论学问,比不得董兄之万一,他怎么可能会中进士?这里头肯定有猫腻,一定是魏家使了钱了,买通了朝廷里的人。”
与之同行的另一人却持不同意见:“朱兄,你说什么胡话?就是因为此次科举不公,当今圣上才亲自判卷。今科贡士全部都是由当今圣上御笔亲批甄选出来的。朱兄你说这里头有猫腻,说魏家使了钱,难不成魏家使了钱买通了当今圣上?”
“这个——”
那姓朱的儒生立时语塞,不但语塞,还吓软了腿。谁不晓得现今的这位皇帝杀伐果断,他这番话要细究起来,那可是污蔑皇帝!杀头掉脑袋的大罪!
他连忙地改口:“不是不是,杨兄,话可不是你这么说的。我只是替董兄可惜而已,随口那么一说。其实现在想想魏晋元也不是不学无术,要不然他也不可能考上举人不是么?这么一说花宁书院的那个王先生,还真是有几分能耐,烂泥都能让他扶上了墙啊。”
比起魏晋元,董长恭更不愿意听到的就是王宁佑的名字。当下脸铁青铁青的,简直比锅底还难看。
其实认真细究起来,也不能说董长恭的才学不及魏晋元。只能说,他运气太坏了,或者得失心太强了。当初春试发榜,北方士子全军覆没,进而告上礼部。朱元璋震怒,命十人联合彻查,令这十人于北方士子各选十篇优秀的考卷,其中便有董长恭的卷子。然而这些选出来的北方学子中的佼佼者,跟南方的考卷一比,那就完全不够瞧了。
事实上,这次南北榜案不过就是一次南北之争,北不如南,那是板上钉钉显而易见的。然而复查的结果却不是朱元璋所希望的。所以朝廷里便有人顺应圣心,弹劾复查的那十人故意选取北方的劣等卷出来充数,抹黑北方士子。
龙颜因此大怒,此次的主考以及复查的官员,杀的杀,发配的发配。最后朱元璋亲自动手核卷,重新选了五十一位贡士。因为董长恭的卷子已经在之前劣等卷里被淘汰了,所以他便彻底与进士无缘了。
而魏晋元却是运气比较好,瞎猫碰上了死耗子,矮子里面拔了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