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东山巡抚(2 / 2)

千亿赘婿 夏立 2112 字 2020-09-16

仆人给段有为送上这份报纸,段有为看完李提摩太的文章,大怒,拂袖而去,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我段某人是不会放弃我的大同梦想的!”

这场面搞得段天佑极为尴尬,乔振飞也不挽留,道:“恕不远送!”

段有为前脚刚走,段浩然派人来请,说有要事商议。这时候能有什么大事?

乔振飞没多想,上了一辆宝马车,直奔皇宫。一路上他心里暗自揣摩,段浩然今天到底要说什么大事呢?”

见了面,段浩然开口道:“今日找你来,主要有两个消息,一个是好消息,一个是坏消息,你愿意先知晓哪一个?”

乔振飞说:“不妨先听听坏的吧。做最坏的打算,才会有最好的结果。”

段浩然说:“毅王爷从老家回来京都了。”

乔振飞说:“毅王爷深受敏太后信任,这消息在我的意料之中,不算太坏的消息。”

段浩然摇头叹息说:“毅王爷回朝后,敏太后一口气让他兼任了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并会办军务,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乔振飞一听,这毅王爷一下兼任这么多要职,还涉足外交和军务,吃惊地问道:“怎么会这样?”

段浩然说:“原想他回朝顶多官复原职,敏太后身边再无可信任之重臣,便把这些要职悉数委任。今后我们办事,恐怕会诸多不便。”

乔振飞心想,毅王爷这老贼不死,恐怕朝中局势会更加复杂,黄龙水师的经费以后恐怕都得靠自己筹集了。不行,得尽快推动变法,即便不能强国,也要再把毅王爷搞掉。

这时,段浩然说出的大好消息正中乔振飞的下怀:“你前些日子上奏朝廷立陈变法的折子,太后也支持此事。朕已经举荐你为东山巡抚,明日你去颐园敏太后处谢恩,即可赴任。”

原来,乔振飞练兵之余,在和容闳、李提摩太、严复等人充分商议后,给皇帝段浩然上了一道全面改革的折子,交给段浩然过目。

折子的内容认为,黄龙国目前的危机主要是吏治败坏,乔振飞提出了变革吏治的主张:第一、一国犹一身也,京师为元首,各省为肢体,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削弱督抚的权力,强调将军务、关税、考试、币制、邮政、军工、铁路、电报等,合全国之权,收归朝廷。第二、法律为一国之主,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加强法制,整饬吏治,裁汰冗员现象。第三主张政令划一,严格限定官吏的权力范围。第四、在民间设立“议局”,如商务局、农务局等,由朝廷授予一定权力,民在不便时,上下通情,使乡绅或能办事通法律之人,任民公举以入局,调合官民矛盾。

此外,在折子里,乔振飞还提出了将“惠商”作为“立国”之本,鼓励民间自行设厂开矿,主张对于近代工矿各业、交通运输等,不问官民,只要有地有钱,即可随意开办。在教育上,乔振飞提出,育英才为第一义,建议在每一小乡镇,设初学塾;一州县及户口繁盛之大镇,设一文学塾;一府,设书院,一省,设高博学院,对于新式学校所开设的课程,除开设黄龙国传统的经学知识外,还开设各种新学,诸如文事、武备、天文、地理、算学、格致、化学、农学、商学、工学、万国史学、万国公法,以及各种要学。

段浩然看了这折子后,大为赞赏,在折子上加注:“大振乎主权,严限乎官权,渐长乎士权,略予乎民权,则内治日起有功矣”,然后找了时任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刘坤一等重臣联署此折,这些强国的建议条条务实。

段浩然还到颐园求见敏太后,历陈变法改革之要义,将此折的内容据实禀告,敏太后的思想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保守,不然她不会一直支持段浩然办洋务,只要没有触及敏太后的威权统治,她还是比较乐意支持维新强国的。

敏太后听了段浩然的汇报,尤其对第一条“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削弱督抚的权力”感兴趣。不过她想摸清段浩然的态度,说:“这阵子哀家是听到一些风声,朝中大臣对维新态度不一,甚至有人到哀家这来进谗言。”

段浩然说:“进谗言的人该杀。”

敏太后见段浩然的话说到这份上,便同意维新,但她依然忧心如果变法改革在全国铺开,未免生乱。

段浩然便举荐乔振飞为东山巡抚,在一省先展开试点,以观后效。敏太后这才点头表示支持:“东山是孔孟之故乡,崇尚儒家甚矣,如东山可变,则全国可变矣。”

乔振飞听到这好消息,甚为惊喜,看来历史上变法失败,很大程度上是段有为他们急于求成,提的建议又太激进务虚,但乔振飞对就任东山巡抚一职还有些犹豫,在这内忧外患之时,最好“枪杆子”“笔杆子”两手都要硬,便问段浩然:“我督练直隶新军才半年,如此半途而废,恐怕会影响练兵大计。”

段浩然道:“这个无妨,你可以把新军带往东山,一来继续督练,二来你首次出任地方大员,方便开展政务。”

乔振飞一听,赶紧谢过段浩然,说:“明白,我这就去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