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三更合一(1 / 2)

1985年的春节是有史以来最晚的一年, 一转眼,热热闹闹的春节过去,就又是一年三月。

但今年宋明瑜的心境,却和去年三月完全不同——姐弟俩不用再发愁栖身之所, 甚至如今她这个临街的小饭馆, 生意还好得不得了。

生意怎么会不好呢?那些吃惯了明瑜小饭馆的老熟客们, 在没有小饭馆的这段节日假期里,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它有多不可或缺。

尤其是宋明瑜还特别贴心, 春节恢复营业这段时间, 她特地给每一桌客人都送了一块烤糍粑,还配了一杯热茶。

大冬天,糍粑外表焦香酥脆, 内里却在一次次捶打下软糯又带着点米香, 而且根本不会腻味,吃一口, 那边就抿一口茶,茶的清香中和掉了糍粑浓郁的口感,又为它增加了一份余香。

于荣芳刚还搓着手说冷得不行, 这会儿却主动摘了羊毛手套, 干脆上手, 捻着吃:“暖乎乎的,真好吃!”

隔了一整个春节,总算是吃到这熟悉的味道了!

什么麻婆豆腐, 什么姜爆鸭……还是店里的这些菜单看着舒服, 春天快到了,店里甚至还上了个“折耳根炒腊肉”的新菜!

等小饭馆开门,等得最难受的还是黄燕燕, “你们好歹还是家里头做饭,我家一个做饭好吃的都没有,保姆过年人家也得回家,只能去找了家国营饭馆吃饭,完全是活受罪!”

一开始她还想呢,虽然味道可能不如明瑜做的好吃,但这上头可有国营两个字,再怎么样,差不到哪儿去吧。

结果可给她气了个够呛。

点了一大桌菜,比小饭馆坐包间吃席价格还贵一点,就算了,价格不是最大的问题,服务才是!

不知道是不是不乐意大过年的出来上班,还是说觉得他们没其他地方可以消费,有什么需要叫个人,服务员甚至连眼睛都没抬一下。

黄燕燕脾气可不好,她发了火,谁知道对方更是没个好脸色,菜单一摔一摔的,就低头径直去前台坐着织毛衣。

“好像别人欠她万儿八千块似的,给我气得要死。”黄燕燕抱怨,又希冀地看向宋明瑜,“明瑜,咱们打个商量,过年能不能也开两天门,至少让我们这种不会做饭的有个地方吃饭嘛!”

离了小饭馆,她都感觉自己快饿死在家里了,爸妈倒是宠着她,可做饭一个赛一个难吃。

于荣芳还没听小姐妹说过这话呢:“你怎么不跟我讲呢,就来我家吃饭了呀……这些服务员也是,还是国营呢,脾气怎么那么差。”

董辉颇有门道地说道:“这就是你们不懂了吧,几年前,下一趟馆子那都是奢侈,大家伙得用粮票排队,还要先付钱才能吃上东西,服务员不用鼻孔看你就算客气了。”

“现在呢,个体户那么多,别说明瑜这个饭馆,就咱们灯泡厂前面那一条街都开出来三家吃饭的店儿,大家平时就在这些私人的饭馆里头吃饭,国营饭馆早就不如那时候风光了。”

大刘也说道:“就大十字那边的工人饭店,不也是国营的,你们还记得不?今年也搞起承包了。”

“是啊,这种搞承包的,态度就好,人家指着客人赚钱,那些还抱着国营两个字不撒手的没人愿意去,可不使劲折腾客人了?”

黄燕燕听得目瞪口呆,这还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怪不得她当时生气,她爸妈还觉得很正常。

正常什么呀!

客人还在那儿坐着呢,服务员就跟下班了似的做其他事去了,甚至大厨都从后厨出来,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闲聊。

“反正我是不去了,吃小饭馆不香吗。”黄燕燕嘟嘟囔囔,“咱们这么累,出来下馆子不就是想开心点嘛!”

吃一顿饭下来,不像他们是来给钱吃饭的,倒像是他们给钱给人家饭馆当服务员的。

“明瑜这个小饭馆看着是小,但人家做得是真好啊。”于荣芳也有些感叹,“就店里这态度,就又亲切又耐心,咱们每回来吃饭都是笑脸相迎。”

谁不喜欢态度好呢?

上回于荣芳来吃饭,正好看到一个老婆婆在门口比划说要买豆腐,话说不明白,夏娟一点不生气,一点一点跟老婆婆沟通,最后老婆婆提着一方豆腐,欢欢喜喜地走了。

那一方豆腐能值当多少?重要的却是态度,于荣芳看在眼里,心情就舒服得很,哪怕嘉陵厂离得远,她也乐意来吃。

“还得是明瑜会挑人。”

“是夏阿姨和小毛本来就人好。”宋明瑜笑了笑,这事儿她不居功。

“明瑜,你也太谦虚了,你是老板,肯定是你人好,所以下面的员工人才会好啊。”黄燕燕支着下巴,“反正我是觉得不在乎服务的饭馆做不长久的。”

黄燕燕只是随口一说,宋明瑜却心中微动。

这个年头,大家都还没形成“服务业”的意识,尤其是国营饭馆,服务员端的都是铁饭碗,根本就不认为自己在服务客户。

但是宋明瑜不是八十年代的人,她做事的习惯,其实和现在的人不太一样。

在她自己看来,自己这个小饭馆谈不上什么服务,那是和几十年后那些大饭店,顶尖的品牌相比。

宋明瑜还记得,前世就有一家做得很成功的全国连锁餐饮。

说味道,那家餐饮品牌不见得是最好的,但是服务态度却出名到全国都知道,甚至有些人千里迢迢跑去吃那么一回,就是为了体验他家的服务。

不过,黄燕燕她们会对国营饭馆的服务态度那么不满,也看得出来因为现在的生活变化太大了。

已经已经不是十年前七十年代那会,要改善伙食只能依靠下馆子,为了一张票都要争半天的时候了。

个体户越来越多,以后私营饭馆也会越来越多,当口腹之欲满足之后,要想留住客人,不仅仅是在厨艺上越来越精进,还得从其他地方想办法。

她这边正想着,门口却喧闹起来。

似乎是有人和门口支摊子煮酸辣粉的毛小静起了冲突,紧接着传来一声怒吼:“让你们老板出来!”

门外边还排着客人,夏娟想出去看是什么情况。

宋明瑜皱了皱眉,跟夏娟交代让她先安抚客人,自己走出了饭馆大门。

小饭馆外站着一对夫妻,妻子怀里正抱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身后还跟着一群穿着工装的男女,显然都是一起的。

见她出来,那群人顿时高声质问:“你就是这家饭馆的老板?”

“我是。”宋明瑜扫了人群一眼,“这么多人围在这里,有什么事?”

那群人听见她就是明瑜小饭馆的老板,顿时群情激愤起来。

“就是她,她就是这家店的老板!”

“差点把婷婷害死,你今天必须给个说法!”

毛小静叫了声姐,宋明瑜扫了一眼那夫妻俩:“小毛,怎么回事。”

“他们俩抱着孩子来,说是吃了我们家的酸辣粉回去上吐下泻。”

食物中毒?

宋明瑜没说话,那丈夫指着孩子满脸怒容:“就是你们家,什么南城名小吃,我呸!我女儿吃了你的酸辣粉差点死在卫生院!”

妻子把怀里的孩子往上掂了掂,向周围人哭诉:“我们婷婷就吃了小半碗,就开始上吐下泻,送到医院去的时候肚子痛得受不了,一直在床上滚,嘴巴和脸白得不像话!”

“医生说,要不是我和我老婆发现不对劲,送医院送得快,我女儿现在已经没命了!”他高高地挥舞起手里的病历单,语气越发激动:“大家看看,这是给婷婷看病的医生亲手写的,‘怀疑食物中毒’,肯定就是吃了你们家的酸辣粉!”

他声音极为高昂,小饭馆门口又围着许多人,原本排队的、路过的,还有厂里上下班的工人都忍不住停住了脚步,想看看这边到底发生了什么。

看到他抱着个病弱无力的女孩,老婆还在旁边抹眼泪,这些围观群众顿时心里泛起了嘀咕。

没谁会用自己的亲女儿出来骗人吧,那小姑娘看着那么可怜,还在时不时地干呕,那两口子看上去也不像是坏人啊!

难道这小饭馆真有问题?

“不是吧,这小饭馆我还经常来吃呢,她家竟然东西有问题?”

“你没听到那男的说吗,小孩儿吃了直接都中毒了——老天爷,这是里头加了些什么东西啊!”

“哎哟,亏我还说这是职工子弟开的店,应该不会有什么事儿呢,现在这些年轻人啊,为了挣钱真的是一点下限都没有!”

这些人你一言我一语,简直要把小饭馆钉在了耻辱柱上,店里头吃饭的老熟客们顿时坐不住了,黄燕燕竖着眉毛就进入了战斗模式:“全南城那么多酸辣粉,你上嘴皮搭下嘴皮儿就是明瑜做的,哪有这种道理!”

“就是啊,这里头会不会是有什么误会。”大刘搓着手,想和缓一下两边的气氛,和个稀泥,“大家有什么话好好说嘛,好好说。”

毛小静觉得这事儿特别没道理,“我和他们好好解释了,我们家酸辣粉食材,什么红薯粉,榨菜这些,都是两三天就从乡下运过来一批,马上就进电冰箱,肉末都是我们每天从菜市场买回来现剁现炒的,绝对是最新鲜的!”

“说得好听,谁知道你们偷偷摸摸在里面加了什么鬼东西!”男人怒道,“如果不是因为你们明瑜酸辣粉上了报纸,我们也不可能花一块钱买碗酸辣粉来吃,现在出了事,你们又翻脸不认账了!”

宋明瑜眉头拧紧:“一块钱?”

于荣芳开口帮宋明瑜解围:“这位大哥,明瑜的酸辣粉店里才卖四毛一碗,就算是你加了浇头加了汤,也绝对不可能有一块钱那么多!”

“是啊,当时酸辣粉上架的时候,我们都说明瑜这个定价特别良心呢,都拿了奖还这么便宜。”董辉难得也帮腔。

其他老食客们也纷纷发话,那夫妻俩里头的女人嚎啕大哭:“绝对没错,就是你们家的酸辣粉!我们就婷婷这么一个女儿,怎么可能拿她的事情开玩笑!

宋明瑜的目光观察着男人怀里的小女孩。

小女孩看上去不过五六岁,这会儿整个人蜷缩在父母的怀里,像只虾米似的弓起了身体。

她的脸色苍白得像张纸,嘴皮儿上也发白,这会儿还在下意识地按着自己的小肚子。

小女孩的妈妈一直在轻轻抚摸着孩子头发,轻声哄着女儿不怕不怕,可眼眶也是红的。

看起来似乎真的是生了一场大病。

宋明瑜缓缓开口:“抱歉,我也很同情小妹妹生病的情况,但是我家酸辣粉不可能有问题。”

她想出了一个主意:“要不然这样,我现在做一碗,看看味道和小妹妹当时吃的那碗是不是一样?”

她一句话,仿佛石子溅入水中,顿时把那夫妻俩连同那些工人们的怒火一下点燃了,那男人一下叫起来:“你什么意思,你把我女儿害成这样,你还狡辩!”

“谁会信你,这么多人看着,你肯定会做一碗没问题的,你就是为了敷衍我们!”

“就是耍无赖,上过《南城晚报》,仗着自己出名了就店大欺客!”那群工友冲着周围的食客喊道,“大家都不要吃她家的酸辣粉,吃了会食物中毒的!”

“必须要个说法,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

“赔钱,必须得赔钱!”

人声鼎沸,声浪大得仿佛要把人掀翻在地,毛小静余光瞅见有排队的客人摇着头离开,又气又急,脸色通红:“那么多人在我们家吃酸辣粉都没问题,你们怎么就那么不讲道理!”

“长见识了,错坏事的人还说别人不讲道理!”

“胜利哥,别跟这女的说了,她不赔钱,咱们就砸摊子!”

“对,砸摊子,都给我砸!”

“这女的干坏事,咱们把她抓到公安去,看她还嘴硬不嘴硬!”

这可就乱了套了!

尤其是门口那些慕名而来打算吃吃这所谓十大名小吃的新客人们,这下是不可能再看热闹下去了。

饭馆里头其他人也觉得此地不宜久留,赶紧溜之大吉,刚还门庭若市的小饭馆顿时人潮四散,叫“胜利哥”的男人带着那群工装的男男女女们往上冲,有人挡在了摊位前。

是夏娟和毛小静,两人说什么也不让他们靠近酸辣粉的摊子。

胡同里头也冲出来个壮硕的女人,跟个炮弹似的一下把靠近宋明瑜的那个工友一膀子撞了出去,“动嘴巴归动嘴巴,不准对明瑜动手动脚的!”

竟然是高彦芝,她一把把人推开,赶紧凑在宋明瑜耳边:“言川跑得快,我让他去厂里找林香和陈继开了!新民马上就过来,打起来了你也别怕,我保着你!”

……

针织总厂,书记办公室。

吴书记正在翻阅提交上来的年度生产报告和年度生产目标。

这些东西往年都是邹强交上来给他看,不过今年,邹强连回家过春节的机会都没有,这会儿人都还在局子里关着。

即使他出来,也早就不是针织总厂的职工。

还好新提上来的主任为人老实肯干,这份报告里头清清楚楚地写着去年上了多少个技改项目,又有多少布料和衣服是销往海外,成为了赚外汇的佳品。

这让吴书记心情十分愉悦,毕竟针织总厂去年调子起得高,要是成绩不漂亮,还不知道被其他厂子怎么笑话这个“总”字。

不过相对地,今年的压力就变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