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死地求生:海澄保卫战
在漳州围攻战兵败之后,郑军在漳州的几座县城重新被清军夺走,海澄作为离厦门岛最近的一个县城,其地位越显重要。但是海澄的城防并不坚固,郑成功下令调集劳力增筑海澄的短墙,并且屯驻大量的守军,以防备清军的突袭。具体的安排如下:前锋镇、房宿营、智武营防守东门;义武营、柳宿营、氐宿营防守南门;援剿后镇、中权镇防守西北门;副将蔡勤等防守西门小水门;另外还增派部分军队驻防于河道及河中沙洲。
1653的正月,漳州清军对海澄石码镇作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遭到郑军的迎头痛击,在撤退途中,清军一把火把当地的民居、店铺统统烧光。清军从浙江、江苏一带调集大量兵马,准备强取海澄,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南京一带清军守备空虚,原鲁政权手下大将定西侯张名振向郑成功提议分兵北上抗清,他说道:“名振生长江南,将兵数十年,今虏各处兵将多系旧属。兹金酋,我以百艘,乘此长风破浪,直入长江,号召旧时手足,因时制宜,捣其心腹,虏无暇南顾,藩主得以恢复闽省,会师浙、直,可指日可待也。”
张名振的战略,便是乘清军在浙江、江苏一带兵力空虚之际,以水师沿海北进,然入逆长江而上,直接威胁南京。这个战略,充分借助郑军水师强大的优势,避开强大的清军陆军,直取咽喉之地,可谓是十分精采的计划。当然,张名振或许有自己的考虑,作为一名鲁监国政权的元老,也是南明政府军系统中为数不多的著名抗清将领,虽然不得已投奔郑成功,但他想独当一面,开创苏浙地区抗清的新局面。郑成功也希望以水师进逼南京来阻止更多的清军南下作战,便同意张名振的作战方案,派遣张名振率水师前军,以及由忠靖伯陈辉率中权镇、护卫右镇、礼武镇等部队,共计两百余艘战船一同北上。
在清军一方,金砺开始磨刀霍霍,准备对海澄发动进攻,浙闽总督刘清泰调集福州、兴化的水师,准备从海路南下,配合金砺的陆军,合击海澄。郑成功在得悉情报后,马上派遣林察的水师左军,周瑞的水师右军,周鹤芝的水师后军,阮骏的水师前镇,黄大振的援剿前镇,前往海坛岛附近截击清军的船只。
这次行动出现了意外,当林察率队泊于湄州岛时,海上刮起强劲的飓风,郑军水师被迫返航,但是作为这次行动总指挥的林察,他的船只却在飓风中迷失,最后漂入兴化港,被清军逮了个正着,直到后来郑、清谈判时,林察才被释放。
郑军这次出击尽管遇到意外,但还是让清军见识了郑军的实力,刘清泰慑于郑成功海军的强大,最后放弃从海上合击海澄的计划,这样,清军的进攻任务,就落到金砺的陆军上。
四月十八日,清军调集两万名民夫,抬运攻城器具,其中包括数百门火炮与大量的炮弹。仅攻城器具就需要动用两万名民夫,可见清军在攻城武器的装备上,要远远超过郑军。此时清军已经集中了数万人马,向海澄方向行军,一路车辚马啸,尘埃远望。二十八日,清军抵达海澄城外祖山头。
金砺信心十足,因为他携带来大量威力惊人的大火炮,这一仗,他志在必得。
在得知清军兵临城外的消息后,郑成功于五月一日率大部队由厦门岛进驻海澄,并马下着令正中军张英催督守城民夫大量制造守城器具。
在防御安排上,由北镇、义武营、仁武营、智武营防守内城;援剿左镇负责防御南门外桥头,左先锋镇防守东门外岳庙前,护卫左镇守卫中权关,正兵镇守土城,奇兵镇守九都;前锋镇、戎旗镇、护卫前镇守镇远寨,前冲镇守镇远寨外,前提督黄廷、中提督甘辉守关帝庙前的木栅,郑成功亲自坐镇妈宫督战。
在布置完毕后,郑成功又命令杨权、蔡新率一部分水师向清军侧翼发起进攻,想给清军一个下马威,然而这回清军让郑军见识了火炮的威力,在清军火炮的打击下,郑军出击的水师遭到很大伤亡,杨权被清军炮弹击中,当即身亡。
五月四日,金砺率骑、步兵数万人进抵离妈宫郑军营地仅有半里之地,当天晚上,清军架设火炮,数百门大小火炮向郑军营地猛轰。海澄保卫战的外围战打响了。
清军为这次战役确实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不仅大炮的数量多,而且炮弹也不缺乏,完全压制住郑军的火力。从四日夜到五日中午,实际连续十二个小时不间断的轰炸,郑军所筑垒的砂石防御工事以及木栅大多被清军的炮火所摧毁,官兵被击伤而死的人很多。清军压倒性的火力优势,令郑军将士十分气馁,诸位将领纷纷向郑成功请令,与其在营中坐以待毙,不如杀出去与清军决一死战。
郑成功沉思片刻,也只好这样试试了,于是后劲镇陈魁、后冲镇叶章自告奋勇,愿意充当先锋,领兵出击,两人带着数百名精勇士兵,在炮火所释放出的浓烟掩护下,向敌军阵地发起冲锋。清军发现郑军展开反攻后,炮铳齐发,郑军冲锋队伤亡惨重,后冲镇将领叶章被清军打死,后劲镇将领陈魁的腿部被击穿。
不行,不能这样硬拼,清军的火力实在太猛烈了。郑成功下令让冲锋队撤了回来,然后重新修筑被清军所击毁的防御工事,固守营垒。
清军的炮击持续了两昼夜,在一片轰鸣声中,郑军所修复的防御工事,再次被清军的炮火所摧毁,官兵们没有掩体的保护,伤亡人数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形下,军心动摇,士兵们在营垒内开始私下议论,士气散涣到极点,郑成功本人也有所耳闻。
这是考验郑成功作了一个统帅的领导力的时候了。
五月六日,郑成功见营垒几乎被完全摧毁,士兵们垂头丧气,他唤来负责发号施令的旗鼓官张光启前往各兵营内传达命令,张光启心知将士们几乎丧失了斗志,满腹怨言,心里害怕,竟然不敢前去传令,如果换成平时,恐怕早被郑成功拉下去砍了。连负责传令的军官都颓丧到这种地步,可见郑成功所处的境地是何等的险急。
在关键时刻,统帅的意志力是军队继续作战的定心丸,郑成功在危急存亡之秋,体现出其坚忍不拔的顽强与永不言败的精神,他再召宣令官廖达进,对他说:“可往遍传大小将领将官兵,此城不守,尚图恢复?再迟早晚,本藩有计杀虏,令其片甲不回。如有不敢守者,即报名来,听其回去。本藩于此土生死以之,决无抽回之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