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议和计划的出炉
由于郑军仍然踞守在漳州城附近,金砺与王邦俊、马逢知等清军将领商议,认为漳州虽然已经解围,但是郑成功仍然有反扑的机会,所以应当乘机主动进攻,以歼灭郑军,占领海澄要塞。
郑成功同样判断清军一定会前来进攻,所以在古县附近选择险要的高地,布置防御阵地,左翼由中提督甘辉指挥,辖亲丁镇、援剿左镇、前冲镇、中冲镇等部队,埋伏于山上的树林之中,右翼以右提督黄山指挥,辖援剿右镇、右冲镇、护卫右镇、礼武镇等部队;后冲镇、护卫左镇、左冲镇为战略预备队,前提督黄廷指挥右先锋镇、亢宿营为右翼机动部队,赫文兴的前锋镇为左翼机动部队,郑成功统领戎旗镇,以指挥全军作战。十月一日,清军在悍将金砺的带领下,一万多名满汉骑兵以及漳州城内守军,共计约二万人,进抵古县附近,结营与郑成功的军队对垒。
金砺见郑成功的营地星罗棋布,心中暗暗佩服,不敢轻举妄动,两军对阵三天,双方都没有出手。这是一场双方都做好充分准备的战斗,在郑军一方占据了有利的地形,而在清军一方,金砺的杀手锏就是他拥有一支冲击力极强的铁甲骑兵,在肉搏战中,这支骑兵在对阵步兵为主的郑军时,将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郑军虽然在对抗骑兵上总结了一套有效的战法,但是以此之前,郑军面对的清军骑兵往往只有一两千人,而这次是一支一万多人的骑兵,以郑军的防守骑兵的主要兵种藤牌兵为例,藤牌兵以三人为一组,对付一名清军骑兵,那么在对付一万多名清军骑兵时,必须要投入三万到五万名的藤牌兵,虽然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郑成功藤牌兵的数量,但是可以肯定的的一点,是他绝对没有这个数量的藤牌兵。所以对郑成功来说,这是一场硬仗。
这是一场双方都充分做好准备的战斗。
十月三日,金砺的清军骑兵率先发起进攻,清军兵分两路,右路军率先对郑军左翼发起猛攻。郑军左翼总指挥甘辉是一名英勇善战的将领,他沉着冷静,顶着清军骑兵的冲击力,双方陷入僵局,此时,埋伏在山林中的郑军抄截清军的后路,清军前后受敌,形势急转直下,被郑军杀得狼狈而逃,伤亡过半。
左路清军进攻郑军的右翼,郑军先以火炮、火箭迎击,然而正是这些火炮与火箭,竟然帮了清军的大忙了。这是怎么说呢?
原来金砺不愧是清军中的一员名将,他选择的时机非常的好,这一天正好刮起强劲的西北风,由于清军在北,处于上风向,而郑军处于下风向,郑军在一阵火炮之后,战场上的浓浓硝烟很快在西北风的刮袭之下,弥漫到郑军的阵地,致使郑军的能见度极低,而清军骑兵反倒利用浓烟的掩护,快速推进,撕开郑军的防线。此时右路清军在甘辉的打击下后撤,金砺果断地将这部分兵力也投入到攻击郑军的右翼,郑军的藤牌兵在浓烟之中,难以发挥其战斗力,而清军的铁甲骑兵则利用其速度与强大的冲击力,轻易将郑军分割围歼。
郑军右翼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兵败如山倒,诸将领想要阻止士兵的溃败也无能为力,由于郑成功的军令极其严厉,这些将领在没有得到撤退的命令前,绝对不敢撤退,只能拼死抵抗,右翼总指挥右提督黄山,礼武镇主将陈俸,右先锋廖敬,护卫右镇洪承宠等人全部战死。正所谓兵败如山倒,郑成功想要援救右翼时,已经来不及,只好下令全军撤退。清军骑兵紧追不舍,郑军且战且退,一路撤退到了海澄城内,在撤退过程中,亲丁镇的指挥郭廷也在战斗中身亡。
这一仗的惨败是郑成功所料不及的,特别是损失了黄山、陈俸等几位骁勇的战将,军队遭到重创,震怒之下,郑成功准备将右翼兵团中的所有擅自撤退的将士全部处死。甘辉站出来说道:“此番非人力不齐,将士不用命,乃反风所误。天时不顺,地利失据,以至败回,亦天未厌乱也。”
可以说,这次郑军的失利,确实是因为偶然的因素,在与精锐清军骑兵对抗中,左翼兵团仍然取得了重大胜利,体现了郑军强大的战斗力,至于右翼兵团在火炮轰击后,反而令自己陷入严重不利的局面,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清军将领金砺虽然选择的时机相当好,但他本来只是想以顺风的优势增强骑兵的冲击力,并未料想到弥漫的硝烟竟然成为郑军惨败的原因。
听了甘辉的话后,郑成功默思良久,然后说:“尔言固是,但我见阵中旗帜未接即退者,此等不儆,将何以治兵?”当时右翼将领中,除了四位战死之外,亢宿营营官林德、右冲镇将领柯鹏擅自退兵。林德是最早撤退的将领,郑成功下令将他处死,柯鹏捆责削职,并优恤阵亡将领的家眷,并将这些阵亡将领的牌位迎入忠臣庙祭享。
郑军在古县战败后,郑成功返回厦门岛。此时闽南的局势对郑成功十分不利,清军乘机收复了南靖、漳浦、平和、诏安四座县城,这些地方是郑军重要的粮饷来源,所以郑成功派遣黄兴为正提调,万礼为副提调,率中权镇、前冲镇、护卫前镇、护卫后镇等前往诏安、平和等地略地筹粮。
十二月,黄兴等人率军到平和境内筹粮,被清军所侦知,清军马上派出三位将领带着骑兵、步兵数千人前来,兵分三路,跟踪追击。黄兴、万礼决定将计就计,以伏击战歼灭来犯的清军。
一路清军追踪黄兴到一处山岭地带,黄兴便占据险要之地,设下伏兵,清军一路猛进,被逮了个正着,黄兴的伏兵杀出,清军逃荒而逃。另一路的清军运气更差了,追击郑军到了一个叫松柏坑的地方,万礼早在此设下伏兵,闯进口袋阵中的清军全军覆没,无一人逃脱。郑军的反戈一击,令金砺明白,虽然遭遇古县之败,郑军的战斗力仍然未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