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郑军对定海关的进攻开始了。
郑成功亲自率领先锋部队在梅山港登陆,他之所没有直接从海上发起进攻,是鉴于上次陈六御定海关海战失利的经验,避开水文条件复杂的海道,以免让清军舰队占据地理上的优势。
两天后,郑军抵达定海关炮城,炮城内的清军守军有五百人,见到郑军前来,便以大炮猛轰,郑成功命令士兵每人取一束柴木,逼近城堡,将木柴堆积在城下,然后放了一把大火。清军五百名将士,被烧死二百人,剩下的三百人弃城而逃,郑成功派人前往招抚,这些清军官兵全部投降。
由于炮城失陷,清军便架设起滚江龙,横亘于江面,此时郑军的舰队已经可以安全地挺进,进入到江面后,以大斧斫断大铁索,逆流而上。清军船只见势不妙,纷纷往上游的宁波港撤退,郑军舰队紧追不舍,到了宁波港,终于追上清军的船只,这些清军战船焉是郑军的对手,要么弃船而逃,要么被郑军所掳获,郑军大获全胜。郑成功原本想把这些船只牵引出海,但是清军事先已经被船上的桅杆收起,所以难以驾驶,最后不得不下令将清船全部焚毁。
由于郑军已经挺进到宁波城下,郑成功原本想一鼓作气攻克宁波府城,但侦察兵前来报告,浙江及南京的清军援军已经向宁波进发,郑成功考虑片刻后说:“直浙之兵既至,与之相持无益。既夺炮台,断滚江龙,又焚其船,可无后患。不如抽回下船,乘势进入长江,攻其无备,到处唾手可得也。”定海关一战,郑军摧毁了清军主力战船一百余艘,这使得郑军牢牢地控制制海权,从浙江到长江游域,已经没有清军的水上力量可以同郑军相抗衡了。
郑成功只剩下一个目标:克复金陵!
北伐这个字眼,也许使他想起历史上的伟大英雄们,诸葛亮的六出祁山,祖逖的中流击楫,岳飞的痛饮黄龙,可是比起这些英雄们,他的处境似乎更加艰辛,古代英雄们的北伐,背后尚有一个国家作为依靠,对郑成功来说,这个国家在哪呢?如果是南明还算是一个国家,那么此时的永历政权早已摇摇欲坠,不必说给他哪怕一兵一钱一粮,甚至还对寄希望于他的北伐来迟缓灭亡的时间。他所凭借的,只是东南几个孤独的小岛,却要与拥有数百万千方公里的庞大的清帝国决一死战。这似乎只是螳臂挡车,英勇却又悲壮,他的壮志雄心,超越了他的前辈英雄,即使以历史长河的视界来看,他仍然是一位孤独的英雄,因为他的事业,甚至找不到可以匹配的事例。此时一幅美丽的蓝图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攻克南都金陵,进而恢复江南,然后挥师北进,直抵燕京,扫清虏氛,一洗国仇家恨,成就千秋洪业。
郑成功的个性,就如他的名字一般,在他的辞典中,绝无\"失败\"二字,这是个自信心超强的人,当然这里也包含某种自大的因素。他对局势的研判,往往因为他的自信力而出现错误的结论,虽然此时清军在西南发动强大的攻势,西南李定国与永历政权的处境岌岌可危,郑成功仍然坚信清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不堪一击,他打心眼里瞧不起清军的战斗力,虽然郑军在与清军的交锋中,也屡屡有过败局,在郑成功看来,败仗的原因并非清军的强大,而是某些将领的指挥上出现失误。现在他亲自指挥,亲自督阵,将士焉有不用命之理,特别是北伐以来,郑军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老对手赵国祚只能龟缩于城中,根本不敢来一场面对面的正面厮杀,这些不都说明清军实际上已经不堪一战么?不过郑成功也明白,恢复大业,绝不仅仅是通过军事手段赢得,政治攻势至关重要,要收拾民心,首先必须要树起军队的崭新形象,要以正义之师的面目出现在江南沦陷区百姓的面前,他连续发布数道谕令,再三强调军纪之重要性。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