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定海舰队的覆灭(1 / 2)

第39章 定海舰队的覆灭

新年的爆竹声尚未歇息,正月初四,清浙江总督赵国祚便杀气腾腾、来势汹汹,率骑步兵数千人,欲南下收复平阳沙园所。

说起赵国祚,也算是郑成功的宿敌,在郑成功初起兵时,兵围泉州城,当时赵国祚便是泉城守将,对方的底细,两人都心知肚明。此时郑成功的势力,已远非当年可比,当年他不过只有数千人马,而现在却手握十数万重兵,成为清廷的心腹之患。

自从郑成功北伐浙江,赵国祚便如坐针毡,为什么呢?浙江的清军在人数上远不及郑军,而且有许多城邑必须要固守,所以可以调动的机动力量便十分有限,可是赵国祚心想,也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呀,倘若一味消极防御,不要说在战略上非常被动,清廷一责问下来,也不好交待,得,豁出去了,得装装样子,所以他召集数千人马,向平阳挺进。

当郑成功接到清军来犯的消息后,他呵呵笑道:“国祚必不敢来犯。”

众将一听,赵国祚如果不敢来犯,他出兵干什么呢?

郑成功接着说:“此地利非用马之处,倘若赵国祚胆敢来犯,那么我可以前锋镇的兵马抄截其后,以磐石卫守军出瑞安港抵飞云渡,袭击其右翼,以右协、旗协、火攻营搭十数艘船只,以火铳攻敌之左翼,其余诸镇则直捣其中,那么赵国祚岂不是成为釜中之鱼么?”

果然不出郑成功所料,赵国祚无非是摆摆样子,但他探知郑军防守严密之后,不敢贸然挺进。不过赵国祚还得做做样子,至少是做给清廷看的,他又调来更多的人马,而且在瑞安港一带收罗了大小船只五百多艘,并且运送了大量的火药,以及为数不少的石匠与篾匠。石匠与篾匠要做什么呢?这是为了修筑临时防御工事,在当时的战场上,为了对付对方的火炮,在搭建临时的石垒,用竹篮筐装上石块,然后垒成一道防御墙,以抵挡对方的炮击。赵国祚来用船只运来大炮,表面上虚张声势,实际上则是加强温州城的防御,担心郑成功突袭温州,故而将温州城外的房屋全部拆毁,在城外又修筑起一道短墙,并立起一排木栅,将火炮设置其中。

赵国祚与郑成功相持了三个月,双方都没有发动进攻。在这段时间里,赵国祚曾经想利用春季时节海上多雾的特点,以小船渗透到郑军的舰船停泊处,打算放火烧毁郑军的船只,但是郑军早有防患,郑成功严令巡逻的船只日夜游弋于江面与沿海,使得清军无机可乘。

到了三月底,郑军的各项北伐的准备工作就绪。上一年损失的船只、武器基本上都得以弥补,粮食也渐充裕。郑成功考虑到军队长期驻扎于外,便下令将士的家眷可以随同大军出征。对于郑成功的这个决定,士兵们当然非常乐意,但是对于士兵的女眷来说,从厦门岛远道而来,在海上长时间的颠簸,很多女眷晕船,上吐下泄,可把她们累坏了。这个决定,虽然出于人道主义,但是却潜伏着一些问题,此后文再表。

此时郑军的士气高昂,大家是磨拳擦掌、跃跃欲试。由于郑军以海军为主,清军在海上力量上是无法与郑军相抗衡,但并不等于清军没有海军,此时清军在浙江定海关还存有一支颇有战斗力的舰队,这便是当年夺取舟山岛那支舰队,在那次战斗中,郑军将领陈六御、阮骏中了清军舰队的埋伏,英勇战死。所以郑成功在大军开赴长江之前,首先必须要消灭掉这支清军舰队。

要消灭清军定海舰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里有几个因素:其一,定海关附近的海域水文复杂,当年陈六御、阮骏就是因为不熟悉这里的水文情况,结果被困死在此;其二,定海关有两座炮城,要击破清军舰队,首先必须要击破这两座炮城;其三,为了阻止郑军海军由定海关处进入河道攻击上游的宁波城,清军在河道口处以铁索、铁锁捆缚在巨舟之上,横亘江面,俗称为\"滚江龙”,郑军要进入河道内,得先砍断滚江龙。其四,一旦定海关失守,这些清军舰只可以溯河道而上,逃往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