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李姑姑(二合一)(2 / 2)

满宫醉 枕流1 2010 字 2020-06-27

她们的供词真假难辨,先找到那个李姑姑再说。

一下午的时间倏然而过,月挂树梢,寒星初露,西边的天上还残留着一抹浓丽的晚霞。

冒绿踩着一地的清辉进来了。

“娘娘,李姑姑已经调走了,眼下正在外皇城的某处,好似是惜薪司。”

冒绿掩上房门,又推窗看了看外边院子,转身后来轻声禀报。

她去内务府的时候,潘范总管直接拨了四五个乳母先过来熙华宫,方便娘娘挑选。

随后,她才装作不经意的样子在内务府里逛游了一圈,跟小宫女们说些有的没的的谈话。

谈论些胭脂水粉的好坏、时令瓜果的多少,也有林婉仪等人的现状……林林总总,大小琐事具有,李姑姑的消息夹在里面,就像是玉液池中的一滴水,了无痕迹。

有几个小宫女正好在李姑姑手下当过差,她们说这个李姑姑自视甚高、御下很严,稍有不如意就动辄打骂、没收银钱,宫人们都怪不喜欢她的。

但李姑姑对贵人们又换了一幅嘴脸,喜庆话、恭维话能说到贵人们的心坎上去,因此很得贵主娘娘们的器重。

每次内务府这边要派送香露脂粉,总有几个主子点了名要李姑姑去送,其中位份最高的就是蒨充仪娘娘。

李姑姑每次从暄妍楼回来,都脚步轻飘、面带喜色,好似羽化升仙一般的傲然。

久而久之,大家也就知道了她是蒨充仪看重的人,轻易不去招惹她。

甚至还有趋炎附势的人,巴巴的去捧李姑姑的臭脚。

李姑姑这样的人,倒也有几个知心的朋友,她对那些同乡们十分亲和,倘若别人有困难求到她面前,她出手阔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能帮就帮。

除了底下的小宫女小太监,李姑姑的名声出乎意料的好。

说到这里,那几个小宫女愤愤不平,有的冷笑着骂李姑姑克扣她的钱粮、有的抱怨李姑姑给她掐肿了大腿,有的则眉飞色舞的讲着李姑姑现在的状况。

蒨充仪对李姑姑的青眼捧高也就持续了一年多。

前些日子李姑姑去暄妍楼送木樨香露,因是江南地区来的贡品,远道运输不易,数量稀少,暄妍楼只分了五瓶子。

蒨充仪近日来心气不顺,心焦气躁、有些上火,她不想吃太苦的药,太医便说可以吃木樨香露代替。

因此这五瓶子木樨香露,在蒨充仪眼里也算是一时的宝贝。

谁承想李姑姑脚下一个趔趄,竟然摔倒了,连带着把五瓶子木樨香露摔了个粉粹,宫殿里那浓郁的清香是吹也吹不散。

蒨充仪气得浑身乱颤,赶忙请了潘范大总管过去,把李姑姑连捆带绑的压出了内皇城。

外皇城里最苦最累的惜薪司,如今就是李姑姑李福银下榻之地。

方景颐对镜理鬓发,她看着镜中人冷凝严峻的眉眼,伸手揉了揉耸起来的额头。

不知不觉,她已经不是年少青涩的模样了。

风轻云淡从她的眉梢眼角尽数褪去,冷凝威严又从紧抿的嘴角紧密的爬上来,其中岁月煎心,处处留痕。

日日复年年,宫里的手段,大体也都存于胸中了。

“好一出鸟尽弓藏的戏码,如果不出本宫所料,李福银出了内皇城,就已经没命了,蒨充仪这速战速决的性子,有将门之女的风度。”

杜蘅芜和李福银的关系好了一年多,因为几瓶子木樨香露就大发雷霆,断人前程,怎么看都不是重情之人做出来的事情。

杜蘅芜一向爱惜名声,生怕自己这张白纸上落上几点泥痕,这么受人诟病的一件事,她若不是有十分必然的理由,才不会去做呢。

冒绿站在方景颐身后,替她把头上的珍珠流苏拆了下来,放进烧蓝首饰盒中,“奴婢让李庆去外皇城瞧瞧了,他管着熙华宫的采买之事,出入外皇城也是常事。”

不多时,晚膳刚刚端进来,李庆就弯着腰打帘子进来了。

方景颐刚入宫的时候,李庆还是个虎头虎脑的孩子样,三年过去,也长成了神采奕奕、身材高大的少年郎。

如今熙华宫的大总管,就是李庆这个刚长成的少年。

他谦虚稳妥,做事踏实,又肯上进,满宫人没有不佩服的。

“娘娘,李福银被送去惜薪司的第三天,就不小心溺水而死了。”

他又道,“奴才亲自去看过,乱葬岗上李福银的尸首都被野狗啃光了,她的东西因为不值钱,也被人一把火烧光了。”

方景颐颔首冷笑道:“果然如此,一点证据也没有留下。”

李福银的人死了,随身的东西也消散的一干二净,叫人无从查起。

她疑心杜蘅芜,却不能把疑心变成事实。

李庆垂着头颅,微微怔忡了一会儿,嘴唇一动,便道:

“奴才倒是听到了一点流言,李福银生前对她那些同乡们不错,这会儿还有同乡偷偷去外皇城看她,其中有个老太监,怕是对李福银有些男女之情,总说李福银死得冤。娘娘,等奴才去探查一番,再来回禀。”

“嗯,破船还有三斤钉子,李福银在宫中侵淫多年,岂会甘愿死得不明不白,总有蛛丝马迹,你去吧。”

李庆行礼,掀了帘子出去。

隔了一日,李庆就打听的一清二楚。

对李福银有意的老太监是御马监的一个极小的管事,管着跑马场一处的每日洒扫,年岁已近知天命之时,遇见李福银之后暗生情愫,对她的事情格外上心。

李福银虽然不怎么看得上她,但对于他奉送的好处一概都接着,只态度上不冷不热的,吊着这个老太监。

老太监认为自己进了李福银的心里,与她联系更加密切。

按照他的说法,李福银在一个月前去了一趟暄妍楼,回来后说马上就要受到蒨充仪的提拔了,谁承想一个月后,竟然因为惹恼了蒨充仪而送命。

蒨充仪根本不是真的器重李福银,她是把李福银当枪使了,然后又把李福银无情的丢弃。

经过李庆的核查,李福银跟熙华宫吴嬷嬷的热络,也开始于一个月前。

这个时间段,跟老太监说的时间只差了一两天。

李福银办砸了差事被遣送出外皇城之时,正是三皇子下痢的前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