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约好了
1
中巴车每一次停车下客就会让人闷出一身汗,于十一希望车子赶快跑起来,这样窗外带来的风才能挥发掉汗水。20座的车子,却塞了40多个人,于十一在心里骂娘,为了省钱不开空调也就算了,偏偏还要超载。他模糊想起不知是哪个学长说的:南京的地铁很快,而且四季都会开空调。要是他也能坐着高铁出行该多好。
等到车子驶在银杏道上时,车上的乘客已经所剩无几。于十一看着鲜绿的银杏叶,恍如梦醒,记得上次这里的叶子还是金黄色,遍地都是,踩在上面还会沙沙作响。那是什么时候的事?几个月前?是与张晓闹翻的那次?记忆里世界就是那样破败憔悴,怎么它还会重新焕发生机,而自己却还是那般阴郁,真叫人不爽。
更叫人不爽的还要于三两。回去应该发脾气吗?还是坦然接受?我为什么要在乎他的感受,一直以来我都没把他当回事,要是他非让我考大学,我就去考,我可忍受不了在这样的地方待一辈子。于十一这样想着,从街西头的靠车点往那栋面包铺走去。
连续二十多年的暖气蒸蒸的面包铺,在短短大半个月的无人问津之后就变得冷意袭来。柜台玻璃上蒙着一层浅灰,里面的那把藤椅孤独地倚在墙角。于十一刚走到隔间的板子前,就听见了对话声。
“这回于十一肯定要怪我了。”这是杨林的声音。
“没事的,我已经好了,再在那住着也没多大意义,还花那么多钱。”于三两说。
“你真的是怕花钱?而不是想让于十一不担心,好考大学?”
“屁呢,我要他照顾啊,我有这面包店活的不要太滋润。”
“可医生都说了你还要修养两周才能出院。”
“我自己的身体我还不知道啊。好了就是好了呗。”
“行,你说是啥就是啥。”
“行了,你回去吧,我要做饭了。”于三两说着就站了起来。一阵剧烈的冲击冲他脑子里顶了一下,立马他的两眼发黑,双腿发软,恶心感从腹部直升心脏。眼看着要倒下去,杨林一把抓住了他。杨林用责备的语气说:“就你这样还已经好啦?”于三两的嘴角稍微提了一下,冲杨林一笑而过。
于十一也看见了于三两刚刚要晕倒的样子,他差点就冲了出去,可双脚并没有移动半步。他说不出来的感受,就是觉得对于这样一个早已习惯用厌语对待的人,他无法做出那种自认为亲昵的举动。
于三两摆了摆手让坚持让杨林回去,他说:“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清楚得很。”
杨林看着他那坚定的表情,想到自己也没有待下去的作用,跟他说:“那好吧,我走了,你要是再有什么可以突发状况,你让于十一打电话给我。”
“好了好了,知道了。”于三两不耐烦地说,一边把围裙系上。
于十一在杨林出来前就事先离开了面包铺,为了不与杨林相遇,他一路向东边走去。
2
这条走向海边的柏油路,儿时觉得很长,现在觉得很短。
只是无意识的游离,就走到了堤坝上。来时一路刚播种的玉米地只冒了点绿芽,不像曾经三人穿过的高盛秸秆。
于十一站在堤坝上看着早已不是儿时模样的沙滩回想。那时沙滩上有一半湿润,一半干暖的黄沙,悠久的土堤和上面长成的绿植。那时养殖紫菜的竹架会随着落潮而现,他们会偷偷拽下些边角,跑在治海的绵延石柱上。
而今,借着开发旅游地的名义,为方便到来者筑起的水泥台一直延伸到海面上,再没有干暖黄沙从脚缝间溜走的肌然相亲。土堤和竹架早已风华成微不足道的细沙。只有石柱还在,可讽刺的是,留下童年脚印的它,不过是所有现状的开端。
于十一不想再看下去,如今的物是人非实在让他有所感怀。不知为何他想到那座灯塔,或许那里不会被侵染。
“那里好像很远吧。”于十一自言自语地说到:“小时候可是走了好久。”
他这么想着,但脚步还是不由自主地朝着哪个方向去。在路上他好像看见了曾经的他们三人。
他在抱怨张晓的消息的不准,走了这么久还到不了。苏雪儿一直在帮忙安慰自己,张晓只能坚定自己最初的决定。他们拌着嘴,时而奔跑,时而想着放弃,却又在相互的鼓励中坚持走着。
想到这里,于十一不自主地笑了,他想:那时的我们怎么那么不容易放弃,特别是他们两个为何那么热切地想要去那座灯塔。对啊,是因为我啊。因为我知道那封写给妈妈的信寄不出去,知道以后再不会见到妈妈了,他们才那么热切地想帮我摆脱现实,他们才那么想跟我去那座灯塔处。
于十一各处胡思乱想着,偶然间就已经走到那座灯塔前的水泥堤坝上。它还是像个美人般静待,孤傲地树立在海面上,岁月不曾在这里留下任何痕迹。
3
上次他们是跑着去到灯塔下的,这次只有他一人,他只是慢慢地走了过去。小时候会因为一个简单的事就高兴到奔跑,长大了就多了份顾虑,做什么事都不再轻易放心。
于十一走到灯塔下,发现门已经开着了。他走上生锈的旋转铁梯,脚底与金属的碰撞,好似那般沉重。塔尖的木门也开着,温和的白光透射进来。一切都跟那时一样,要说只是旧了些。
于十一的心好久没有这么轻盈,他站在门口猛地吸了口气,然后缓缓地吐出,接着才踏出门框。他刚提出右脚出去的时候,就踢中了一个啤酒瓶,下意识地向前看,看到一个人坐在台子上,旁边还要几瓶啤酒。那个人也仰着头看着他。
于十一不知该如何面对此情,他想撤离,但机会已经又一次摆在眼前了,再错过可能就是一辈子后悔。他呆然地站在一动不动,与那个人四目相对。
张晓举起手里的酒瓶递去说:“喝点?”
于十一轻微地点了下头坐在了他旁边,顺势接过了那瓶啤酒。
就这样一直沉默着,两个人把玩着手里的酒瓶没喝一口,都在呆然地望着无际的蓝海。他们都想说点什么,但长时间地假装陌生人,好像真的让他们变得陌生了。
于十一想到苏雪儿说的话,这件事是因他而起,所以他应该先开口说话。
“张……”
那个晓字还没说出口,张晓就先说了。
“你爸好点了吗?”张晓还在望着蓝海说。
“好点了,已经出院了。”于十一也望着蓝海。
又是一段沉默。
于十一先开口了:“苏雪儿说你走了。”
“事实证明我没有走。”
“我猜到你还没走。”
“为什么?”
“那天拍完毕业照之后,我回去医院,电梯口刷一下过去的黑影是你吗?”于十一扭过头来看着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