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期已到,卫栖梧扶着卫长庚,早已等候多时。燕小七在公孙大娘坟前拜了三拜。转身出剑,道:“来吧,瞧瞧你这三天都学了什么奇妙刀法。”
卫栖梧拔刀在手,随意站着,眼神充满自信。
燕小七是个急脾气,瞧他傲慢自大,心中有气,娇喝一声,一剑疾刺而去。
卫栖梧待她剑尖递近,宝刀出手,刺她腰眼。燕小七大惊,连忙撤剑,疾退三步,短剑下劈,如同飞瀑,要断他兵刃。卫栖梧左刀一缩,右刀又进,仍是刺她腰眼。燕小七无奈,又退三步。眨眼之间,二人交手十招,燕小七全无还手之力,连退三十步。
燕小七大惊失色,道:“这是什么刀法?”
卫栖梧并不追击,傲然道:“破剑绝刀。”
燕小七道:“这便是老前辈悟出的刀法么?果然神奇。”
原来世间剑法千万,虽变化莫测,各有神妙,然而却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都是用手握着剑柄使出来的。
这虽然看似一句废话,但却蕴藏着颠不破的道理。世间凡人千万,虽然有强有弱,生得各自不同,但是骨骼,肌肉的构造却都是一样的。既然如此,那么每个人运动的规则也是一样的。每个人都会跑、会跳、会滚、会爬。使剑的时候,虽然剑法变化万千,但是出剑的方式却可以总结归纳。譬如燕小七一剑疾刺,这便是剑术中的“刺剑式”,此时手臂由曲而伸,与剑成一直线。力点在于剑尖,劲力由腰至肩经大臂至小臂。常人看见此剑迅捷无比,便想着要如何躲避或者拆解。殊不知这一剑虽然凌厉,但是所有劲力却全都是由腰部带动,所以卫栖梧理也不理,直接攻其腰眼,乃是釜底抽薪之法,燕小七劲力便自卸了。
而后燕小七大惊后退,短剑下劈,这是剑术中的“劈剑式”,运用此剑式时要先立剑,从上往下运劲,力点在于剑下刃,劲力由腰经肩到臂。卫栖梧仍刺其腰眼,逼得她劲力自卸。
而后燕小七连攻数十招,变幻各种剑招,但总脱不出剑术运行的规律。长剑或绞、或崩、或点、或扫、或削、或撩。卫栖梧全都应付自如。每次燕小七手腕一动,卫栖梧便制敌先机,令燕小七剑招无法再用。这样斗了数十招,燕小七招招抢攻,却步步后退,沮丧以极。
燕小七自出道以来,从未受过如此挫折,不由激起她好胜之心,她银牙一咬,道:“我就不信。”
短剑脱手飞出,疾刺卫栖梧双目,卫栖梧挥刀一挡,燕小七把手一招,短剑飞回,刺他肩膀。这是剑术中至为高深的“离剑式”,能以内力御剑。卫栖梧见状,手中宝刀也跟着飞出,他的飞云流转刀变幻莫测,与离剑式正是敌手。这一场好斗,二人呼呼喝喝,你来我往,双刀双剑绕着周身纵横来去。忽然之间,人影骤分,燕小七双剑坠地,卫栖梧宝刀平举,指着燕小七道:“公孙剑舞不过如此。”
原来世间万物,皆有其运行的道理,以身御剑有其规律,以气御剑也不能例外,卫栖梧自卫长庚处学得破剑绝刀,就包涵了破气的法门。燕小七剑身一动,卫栖梧便知道她剑招要如何使,内力要如何运行,抓住机会,一击破敌,燕小七劲力一泄,短剑没有内力支撑,顿时啪的一声坠落地面。
燕小七叹了口气,矮身拾起双剑,道:“你们走吧。”她转过身,朝着公孙丹娘墓前走去,身形有些落寞。她走到公孙大娘墓前,跪下拜了三拜,道:“师傅,对不住,给您丢脸了。”
夏珩走上前去,抚着她的肩头,不知怎样安慰她,想了一忽儿,才道:“胜败兵家常事,我们还是救卓师姐要紧。”
燕小七抬头微微一笑,道:“我没事的,走罢。”
她站起身,对卫长庚道:“卫前辈,我不知道师父为何要关您四十年,但我师傅已然离世,您现在已得了自由,盼您……”
卫长庚道:“你不必担心,公孙大娘虽然把我囚禁于此,但我对她甚是仰慕,并无怨恨之心。现在我重获自由,又创出破剑绝刀,儿子也有出息,我已经老慰畅怀了。”
卫栖梧扶着父亲,道:“七姑娘,适才的话语多有得罪。只因老父被困数十载,我心中有股怨气,所以才……七姑娘年纪轻轻,有此武功,卫某是很佩服的。”
燕小七轻轻一笑,道:“卫前辈创出这路刀法,真是为武林放一异彩,小七也很是佩服。”
话音刚落,忽听一个声音冰冷冷道:“四十年之期还有十年,这便要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