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公主们啊!
难怪很多穿越小说的主角最不爱得到的身体就是驸马。
因为你极有可能才穿过来,一顶绿油油的帽子就已经扣到了你的头上。
倒霉的,还可能不止一顶
李元朗头疼,匆匆结束了第一天的审问,打算从那些书信中寻找线索。
他也当然不会真的杀了陶仁彦,毕竟此人的身体中留着一半的李家血液,真要动他,即使是有先斩后奏的权力都不行。
只能通过宗正寺罗列罪证,再由皇帝李儇亲自点头这一个程序。
至于陶方,半个李家女婿,道理是同样的,甚至连动刑这件事都需报备宗正寺和大理寺,外戚啊,是有特权的。
那处临时居住的院子只用了一天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他将病着的萧渐荣接到绵州府署的一个偏院中养病,自己则练了一通刀枪后,坐在房间中,就着烛光继续研究这些书信。
最后,当三更锣都敲响的时候,一无所获。
什么看字头,字尾,斜着看,倒着看,透光看,挨个试了一遍,就差扔水里看看有没有秘字了。
揉了揉太阳穴,他刚要再接再厉,房门一开,萧渐荣披着一条披风,端着一杯参茶走了进来。
“殿下,夜深了,您喝了茶早些安歇吧。”
李元朗一瞪眼,佯怒道:“好好养你的病,本王用不到你服侍!”
萧渐荣咬了咬嘴唇,还是将茶小心地放到他的左手处,轻轻说道:“殿下,家父也曾
用密信的方式与朝中之人来往过,其中有一种方法您可以试试。”
李元朗把手中的一封信往桌案上一扔,“你说说。”
萧渐荣却看着桌上的参茶默默不语。
后者无奈地端起来一饮而尽,并把杯底示意给她看了一眼。
萧渐荣俏皮地一笑,“殿下,还有一种密文是要同时用到译本才能看懂的,您可以问问那五位护卫大哥,在搜查陶方藏匿这些书信的地方是不是有什么不起眼的东西被遗漏了。”
译本?
李元朗想起来了,好像以前看过几部电视剧,的确是通过这样的方法书写情报的。
他站起来走了两圈,天色已晚,你赶紧回房休息,没有我的命令,在病好之前不得踏出房间!
小丫头撇了撇嘴,一脸不情愿地退了出去。
译本有很多种,有的是数字,有的则是一本很普通的书籍。
只要按照之前约定好的暗语对信件进行排列,就能将原本平平无奇的文字转换成一条情报。
这个法子自古有之,甚至还曾被发扬光大过。
女帝武则天就曾用这个法子诬陷过许多与她不和的大臣。
这也应该是“文字狱”最早的雏形。
但那是曲解,和密文还有本质上的不同。
“门外谁在职戍?”
一名护卫马上走了进来,殿下有何吩咐?
原来是郑大哥,你能不能将今天发生在防御使军镇的事情详细地再说一遍?
“是!”
这五人按照原本的计划一直在绵州军镇的大营
外转悠。
果不其然,大概巳时,也就是上午十点左右,陶方就带着几百名兵卒怒气冲冲地出了大营,直奔绵州城。
他们在等了一会儿,就拿着李元朗那面千牛卫的令牌,以钦差使的名义闯了进去。
这时大营只有不足五十人,加上校检千牛卫都统这个官儿实在是太大,留在营地中最大的一人也不过是个九品的书记官,自然不敢稍加阻拦。
他们在陶方的房中一顿大搜,果然在书案中发现了一个夹层,并找到了这些书信。
随后就马上退出了大营。
李元朗摸了摸下巴。
“你仔细想一想,在他的房间中还有什么让你感到奇怪的地方?”
这护卫站在原地仔细想了想,茫然道:“没有了,兄弟几个几乎把他的房间都拆了,房中除了这些书信外,都是一些兵法战策,咱也挨个翻看了一下,并无异常。”
然后他一顿,“对了,还有一本佛经,不过那书记官说这是他的,咱翻看了一下,佛经除了用一个檀木盒子装着,有一些特别外,就是一本普通的书,就让他带走了。”
“佛经!”
李元朗马上站了起来。
万佛教,佛经
没错了,那本佛经就是译本!
“赶紧招呼其他几位兄弟,还有,去调一些不良人来,我们马上出城!”
一顿鸡飞狗走。
最后出城的时候,不但带了二十几名不良人,连诸葛遂都吓得集结了二十多名府中奴仆,组成了一个五
十人的杂牌队伍,直奔绵州防御使大营,
陶方的绝大部分兵卒都被绑在州府衙门的偏房中,此时的大营自然还是原来那不足五十人的兵卒守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