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很好的名。你的家人呢?吴嵩再度微微颔首,这个叫做安的小子虽说稚气未脱,身上也只有一块破布遮体,但面对吴嵩的问话,却是不卑不亢,偷看芸娘时,也仅仅是因为自身的装束破乱而感到有些自卑。
回爵爷话,阿爹五年前随军伐楚,战死。阿母两年前也病死了。
二十年-二十四年,秦先后以二十万和六十万总兵力展开灭楚之战,首次战败,后得胜,楚灭,据安所述,他的父亲应该就是死在了临近尾声的灭楚战事中。
战死?吴嵩顿感疑惑,你是男孩,理应顺承父亲爵位的,何以落得如此境地?
回爵爷,阿爹无爵,官府只给了钱,这些钱也给阿母治病花完了。
原来如此。相比之下,芸娘的处境已经算是优越的了,难以想象,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子是怎样熬过这两年的。
起来,日后你们就是我吴嵩的管下庄民了,相信我,日子肯定会好起来的。伸手扶起安,吴嵩站在粮车上大声对站在眼前的众人说。
随同粮队一同而来的还有一小车成捆的竹简,上面记录了吴嵩管下六百庄户总计两千一百人的造册信息。
又加细问,得知方才与自己对话的老者叫戌,据戌介绍,这些人大多是阵亡士伍之后,多是从昭武县征调而来,有的庄户亡父存子和母,有的亡子存父和母,也有像安这样,父母皆亡,只剩独子或兄弟俩、兄妹三,甚至兄弟姐妹四五人的都有。
只是碍于家人在军中未及建功就阵亡殉国,还是徒卒身份,所以家里只领到了每人一千钱的抚恤,家中还有男子劳力的,得了这笔钱还能勉强改善一下生活,可是像有的没了丈夫,只剩下母亲和女儿的,日子就过得不尽如人意了,尤其是像安这种,更是雪上加霜,往往是吃了上顿,就不知道下顿在哪里,平日里就靠给邻里做些杂活得些施舍度日。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秦伐六国给民众带来的彻骨之伤。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纸令下,将这些无依无靠的农民调给大秦的有功之臣做食邑,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莫大的福祉了,尽管秦庭已经在尽最大努力处理这些阵亡士伍的遗孀安顿保障,可是,这样凄苦的人却依旧还有很多
难以想象,当这种现况被一些有心人煽动成对秦的愤恨后,对于这个初生的帝国来说,将是多大的灾难。
来到一口釜罐前,搅动木勺盛出来看了看,吴嵩更为心酸。
稷米熬制的稀粥,能把他的五官都清清楚楚的印出来,夹杂在粥水里的泛黄野菜叶子更是让人提不起半点食欲。
你们就吃这些?不理会老管家及一众庄民的阻拦,吴嵩舀起一勺粥水,一皱眉,仰头就吞了下去,杂然无味。
爵爷,官府征调我等而来时,曾发了部分谷种,但那是留着下田的,吃不得,眼下虽已渐过春耕季节,但若抢种及时,还是能获得部分秋收的。戌说话的时候,和众人一样,眼睛却已经瞟到了吴嵩带来的车队上。
华夏人是善良的,是勤劳的,自古而今乃至后世千万载都不会磨灭掉这种优良的秉性。
听闻此言,吴嵩心下五味杂陈,再度跳上牛车,大声喊道,众父老,我是吴嵩,正是你们的新家主,现在听我说,各自选出你们身边相熟的人,以十人一组,到粮车处领取吃粮和耕牛农具,等吃饱了饭,咱们再一起把土地翻耕出来,争取把各类谷种在春耕结束前抢种下去!
致各位读者大大,对于写作,兰玥不是全职,每日还得为生计劳苦奔波,所以更新速度不可避免会差强人意,但是兰玥以人品保证保证,风起大秦不会tj,这是我心中的大秦梦,我向往的大秦暮歌。虽说人活一世,有可为,有不可为。但在兰玥看,心若有志,万事皆可为!各位大大可先收藏,养肥再杀!至于签约后会不会转全职,这个还得依情况而定,实践是梦想最好的老师,各位读者大大自然也是兰玥的指导老师,词薄笔疏,还请各位大大多多指导,无分好坏,兰玥定潜心受教,再次谢过诸位!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css="list-inline">
<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