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新线索?(1 / 2)

无形的罪 子非鱼 1661 字 2021-04-08

柴村长还大概聊了一会儿大南山村近年来的变迁,以及村民们的生活现状,不过也都是些不痛不痒的信息,这与破案的关联并不大。而村子所谓的变化无非就是人越来越少,越来越老,很多中年人都在老人离世后将祖屋遗弃,留下来的壮年们大多数都有各自的无奈。

再后来钟健就开始询问一些关键性问题了,之前既然断定这是一起熟人凶杀案,而且凶手是张三狍夫妇都认识的人。那么从受害人的大致生平,将经常接触的,甚至有过往来的人都进行排查就好了。

话是这么说,但目前缩小的锁定范围也只是在大方向上,毕竟二人属于再婚的夫妻关系,那‘熟人’这个概念也就十分复杂了,村长毕竟不可能将每家每户的私事都了如指掌,如今也只能是尽可能的排除干扰项。

“在本村人里,有没有经常与受害人一家来往的中青年男性?或者身体依旧强健的45岁以上男性?”钟健简单明了,想先从近处入手,毕竟村子里人少,如果都排查无误的话,那就通过外地流动人员查起。

“要说符合条件的成年男性嘛,全村共有二十多个。村子里基本上是没有年轻人了……最小也有35岁。”柴村长又摇了摇头道:“至于来往,村子里就这么几十来户人家,相互之间都能认识,不过也没有说是来往十分密切的,张三狍他们一家本来也不太爱与人打交道。”

这样看来,之前缩小的范围无形之中又扩大了,村子里留下的中年基本都有嫌疑。还好二十几人也不算特别多,如果排查过程中没有出现异常,一星期左右应该会有结果。

“嗨呀,我估计不太可能是本地人干的,这群家伙连出去打工都不敢,咋可能真动刀子……”柴村长苦笑两声:“虽然村民们看起来联系不密切,但毕竟也是这么多年的乡里乡亲。”

“我们只是了解情况,具体是谁现在都不好说嘛。”我在一旁解释道。

“据你所知,受害人张三狍夫妇有无长时期外出经历?”钟健给柴村长递了支烟继续问道:“另外,是否有远亲或外地朋友与他们经常来往?”

“三狍本人应该没有外地亲戚,他爹妈都是本分农民,那小子真是土生土长的,不过他老婆以前出去打过两年工,我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朋友来往。”说到这儿,柴村长忽然想起什么,随即提醒一句:“不过要说真的有外地人来,这也不难找。”

“这怎么找?村子里人员分布这么稀疏,随便来个把外人,估计很难有人看见。”钟健听到这儿,赶紧追问。

“这地方只有一条断头路,进进出出都要经过镇子,但是咱们村没有运营公共交通,基本上都是靠村头老李的三轮农用车拉人进出。”柴村长冲着村口指了指,其实说是村口,也就是这大南山山脚下的一户人家而已。“说个实话你们别笑,我去镇上开会都要找他载一段。”

“那如果是外人开车或者步行进来呢?”钟健继续问道。

我拍了拍钟健肩膀,说是来的路上我看见镇医院的路边有几个摄像头,如果有其他车辆进入,肯定在上面有记录。至于步行或翻山,应该很少有人会这么干,除非是蓄意已久的谋杀,不过这些假想条件都很严苛,不在初步锁定范围之内。

等我们大概问完相关信息,柴村长还非要留我们吃午饭,他说从这儿到镇上路不方便,从今天起,办案期间的伙食都在他家包了。

钟健当然是不同意的,其实队员们第一次进来看见这村子的情况,早就买好了几大箱泡面干粮,每个人连睡袋都准备好了,毕竟这地方交通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刑侦人员必须得有经常吃这种苦的觉悟。

“这就不必了,要说只有一两人我们也就厚着脸皮吃了,但我们不知道要在这驻留多长时间,要是一堆人都跑来吃,你整天也忙不过来嘛。”

“方便方便,我这院子里本来就是用来开大会的,家里专门垒了大锅灶,经常一来就是十几个,不比你们少,我媳妇炒菜更是没的说,这方便得很。”村长见我们要走,居然是连拉带拽,硬是几名队员按在凳子上。

“这……真不好吧。”钟健的眉毛几乎挤到一块,随即又从腰包里掏出几张钞票,“行吧,这也不是不行,就当您这儿是食堂了,反正回去正好报销,您看怎么样?”

二人执拗半天,村长最终也抵不过钟健这种走江湖,答应按人头收餐费。简单的午饭之后,村长还紧握钟健的手,说什么一定要尽快将事情查清楚,全村人都感激不尽之类的话。

刚刚离开村长家,我本来还觉得这村长老实纯厚,但钟健却又是一句话扫了兴:“看来这村子真的是有事情,而且可能是由村长牵头的。”

“能有什么事?你不是说为了脱贫做的灰色产业嘛?”我耸了耸肩,觉得这些事对我来说还是有些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