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盲村(1 / 2)

无形的罪 子非鱼 1802 字 2021-04-08

钟健冲我笑了笑,这显然是赞赏的笑,之前的合作让他格外相信我的判断,“看起来你已经将现场和事发经过还原了。”

“大致是这样吧,这个线索太关键了。”我指了指血迹说道:“昨天我们一直以为整件案子都发生在室内,没想到刘喜和凶杀会在外面搏斗,从之前得来的线索看,凶杀的凶器是现场取得的,虽然不能判定这到底是不是临时起意杀人,但至少可以断定,在凶杀取得凶器之前,刘喜和张三狍没有过度的反应。”

“当时张三狍在门口编竹筐,而且这个工作必然是在开灯的情况下才能完成,那个位置可以看清屋内外的情况,要是有陌生人来拿刀,或者偷偷靠近摸刀,他一定会喊叫。但所有迹象表明,案发过程中老人并没有苏醒,而且袁青老人听力无碍,这说明案发很突然,只有熟人才有这样的机会。”我微微停顿,指着门口继续说道:“凶手是先对张三狍动手的,割喉一击毙命,因为张三狍没有反抗能力,所以也没有太多响声。这时候刘喜站在血迹这儿,而且背对凶杀,这也说明她对此人的信任,但凶杀并没有杀人经验,所以再上前捂住刘喜嘴的时候遭遇反抗,没有机会割喉,当凶杀连续捅刺并未伤及要害时,刘喜在疼痛中爆发巨大力气想屋内逃去,最终倒在屋子里,被凶手杀死。”

“理据算是充分,等尸体搬走了可以试着案件重演。”钟健点了点头,接着说道“那剩下的三条人命呢?”

“接下来就完全是我猜测了,毕竟不知道凶手的动机。”我走向门口,指着里屋说道“如果不是仇杀的话,凶手此时已经连杀两人,壮胆起了财心,想在屋子里翻找值钱物品,但进屋看见熟睡的老人,杀红眼的凶手将二人迅速割喉,袁青老人试图挣扎,又被凶手一刀刺入心脏。”

“整个凶杀过程没有太大响声,但翻找物品的响声吵醒了张燕燕,当张燕燕看见眼前的一幕,可能喊叫了,也可能没有,总之是被凶手发现了,于是张燕燕慌张地向阁楼逃去,凶手紧随其后,又用随手捡来的铅笔将张燕燕杀害。”我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张燕燕应该是最后一个受害人,凶手在连杀四人之后已经完全进入残酷无情的状态,所以张燕燕也是死得最惨的受害人。”

钟健听完我的大致分析之后,虽然没有驳斥,但也不敢苟同,毕竟后面的分析都没有凭据,目前我们也只能知道前两位受害人的遇害情形。

目前看来,现场的线索的确对这个案子很重要,至少能确定这起案件的凶手是张三狍夫妇认识的人,这能在之后的走访中为我们提供不少帮助,应该会从中找出其他端倪。随后我和钟健再次进入屋子,尸体中午就会被搬走,这时候是我们寻找机会的最后时机,但一直找到尸体搬走,我们依旧没什么收获,屋子里凌乱的物件和陈设让我的思绪一直很乱,钟健最终也只是叹了口气,说是这种案子烦就烦在简单直接,杀人者说不定脑子里没什么花花肠子,只不过完全是运气好,才没有留下证据。

等尸体转移完毕,我和钟健叫了四名警员来进行案件重演,由我扮演张三狍,因为三狍基本没有反抗能力,而且是最先遇害的,其后我可以扮演观察者的角色。由于刘喜常年上山采药,身体素质应该比一般女性强,所以一个体格较小的队员可以扮演刘喜,而钟健则扮演凶手,他最了解一个没有经验的杀人犯应该如何下手。

最开始的重演很顺利,但到了凶手杀害张燕燕的时候,问题却出现了。因为在凶手翻箱倒柜的时候,张燕燕此刻应该是有机会从大门逃走的,就算此时被凶手发现,一个六岁半的孩子应该能判别出安全的逃生线路,但她却是逃往楼上。

“这可能是孩子下意识的反应,平时家长不允许孩子出门,就连家里的大门都不能踏出,毕竟刘喜每天大部分时间不在家中,这些时段家里没有能照顾好孩子的人。”钟健若有所思道:“说明孩子平时经常上楼,这是她在家里每天的必经路线。”

“还有一种可能,楼上有对她来说十分重要的东西,这也与你的推测吻合。”我点了点头,随即再次上楼查看。

阁楼十分矮小,平时应该是作为储物用,但这高度对孩子来说足够,所以这儿有一副竹子编织的桌椅,看上去十分袖珍,却正好适合孩子,应该是张三狍为孩子做的。桌上只有一个泛黄的小本子和一本破旧的儿童读物,这两件东西与屋子里的其他物件显得格格不入。

但楼上既没有类似玩具的东西,也没有稍微‘值钱’的物品,我们毕竟不知道对她来说什么是重要物品,目前也就只能只凭借推测了。

等大致确定了死亡顺序,门外一个队员忽然赶来,说是去县里开会的村长回来了。钟健抿了抿嘴,说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现场这边是没什么眉目了,接下来刚好是要走访相关知情人士,而且这个案子既然属于熟人凶杀,那走访显然已经变成重中之重。

本来应该是去大南山村村委会了解情况,但村长一再要求去他家中,他说村委会人多眼杂,地方也腾不开,不如到他家大院详谈,僻静又不会走漏风声。本来我是觉得挺好的,但钟健听了却只摇摇头,说是这村子里说不定还有咱们不知道的事情。

“这是为什么?村长说的不无道理。”我有些疑惑道:“这也不算不合规定吧。”

钟健点燃一支烟,笑着看了看我,“小张,你在国外待久了不知道咱们农村的情况,我看这村长说的走漏风声不止一个意思,十有八九指的是他们村子里的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