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新兵连的尾巴(1 / 2)

兵与少年 青城龙猫 1913 字 2021-03-03

《兵与少年》(男人的浪漫)

新训的日子(这一趴到这必须完了,再扯犊子就废话了。)

细数到现在的节奏和内容,基本上我们从入伍的懵懂到种子的萌芽;我从一个个让我觉得温暖的小故事里阐述了从戎的神秘,捎带手的吐出了多年来积累的观点和看法。我希望可以帮到大家的生活和学习。我回头仔细看了看之前写的东西,不愧于我开篇点题的我这人不会写作的提前预警;我写的真的不咋滴。能看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包容;这应该不会是一个长篇连载的小说,我不是一个幻想家。

我讲的固然有艺术美化成分在内;但是我以我的三观作保,这些故事尽管有些情节我讲的有些前言不搭后语的别扭;但是他们都是15年9月的初秋伊始到12月的秋末里四川某地一个曾经叫五团的地方真真实实发生过的人和事。那一年五团里新兵连里有我、有莫奶奶、少根葱、冯乐、炮长等好些人。这些人里有些我记忆犹新有些却依然忘记面容;感谢那年我们在五团的汇集;希望如同退伍联欢会上老教对我们的祝福一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你我在五团的成长和修行帮助我们在这慢慢人生路上一路欣欣向荣。

从开篇到现在,我陆陆续续写了衣食住行里的三大样;基本在讲故事的缝隙里穿插讲解的差不多了。但是唯独一样在我不经意间留到了最后;我不是故意的,我什么都没有想但是我庆幸用这个结束新兵连这段记忆。原因很简单,吃这事上奠定了我下连队后去了老教的怀抱;在这位李云龙式的人手下,我顺顺利利的吃了太多苦看明白了太多事。由这件事我觉得人生在世还是缘分呈着这人世间的分分合合的。

吃——为四川在全国上上下下的人心里是去四川的原动力;这股力量强大如果不是后来的移防变故单单为了吃我也要留在那山美水美的地方。

一句评语可以是厨师最大的褒奖也可以是最大的挑战,我干的就是后者。我的一句点评,逼疯了炊事班的所有大师傅。如果不是不记名的点评;我怀疑我能不能在这里敲这些文字进行分享。这事好写战友是知道是我干的的;但是也有好些后来不是一个单位而没赶上我吹嘘想当年我种种如何是错过了我神采飞扬的讲述。在这里我再次重申!!!一五年五团红烧肉事件中起了案发诱因作用的意见纸条!我干的!

其实我压根没有想到一个红烧肉可以闹成全新兵营里唯一,也是波及最大的案件。炊事班撂挑子了!虽然被老教一顿日爹草娘的安慰一个个极不情愿的上岗了;可是那时得知自己短短几个字惹出来的动静还是吓得不敢出声的。

新兵的确是不能参与那时炊事班罢工活动的,我们的活动范围出来训练只有新兵连的楼。倒个垃圾都要有班长带队才能倒,可想而知独自去炊事班了解一下案情是不可能的。

追本溯源的说一说这事的由来,其实是一个简单的南北口味战的问题。要怪的只能是五团炊事班有太多的南方人。一点不给我大山西展露手脚的的机会;众口难调你也不能完全怪我对不对。

某日下午,与那本就是被国旭班长按在马扎上听听歌的事。就算国旭班长唱歌在跑调,时间久了大家也都无所谓了不是。偏偏要搞幺蛾子;你说能怪谁?围墙鸡、肥肠鱼太香么?所有的新兵被召集了,莫名其妙的进行了一场民意调查。内容有很多啦,什么住的习惯吗?班长打你吗?水土有不服吗?其中好死不死有一条:你觉得伙食怎么样?有什么意见吗?

作为一个学渣,在学校有民意调查的时候。那些有被调查资格的都是好学生,好学生的意见那就是意见。我们的意见那是属于方便逃课和体育老师身体安全的垃圾意见,基本没有票拟权。难得有这么一次机会,洒家一定推心置腹!!!

得,就是这份负责任的推心置腹惹了部队里最不能惹的人。那帮伙夫也是要命;虽然后来我的确知道你们累、苦、不容易。但是我一新兵瞎逼逼两句你们犯得着闹罢工么?(中国解放军炊哥最牛掰!部队离不开你们!别找我吃饭啦,我现在减肥……)

从一张纸条上的几个字,那时的新兵营的炊事班就引发了这么大的动静。可见部队里人人都是那种较真的傻子;一句红烧肉为什么是甜的而已,何必呢?

我是真的觉得不必要,我有自己站得住脚的理由。首先解释下,甜红烧肉我接受了。不是炊事班拿着菜刀逼我接受的;而是时间久了我爱上了。北方的红烧肉特别是山西,根据多年来的习俗红烧肉使用腐乳上的色;跟南方用冰糖不同。前者咸口、后者甜口。两者风味不同却各有千秋,刚刚接触冰糖红烧肉时我接受的比较慢。可是现在我已经有好几次因为嘴馋那一口冰糖红烧肉馋的夜里睡不着觉了。

部队的食堂饭有两个特点:一:肉多,量足。二:有时候你会质疑炊事班是不是某个菜要坏了喂猪一样的喂你花样烧土豆啥的。

不过这还好,某次去炊事班打秋风(也称打牙祭)。路过案台边一本花花绿绿的画册吸引了我;一本菜谱而已不要想歪。好奇心害死猫;不怕死的我翻了翻这本后勤部发的全军伙食规范菜谱。好些常吃的食堂菜历历在目,一页页翻去眉头渐皱。五十多页的菜明显其中有凑页数的菜品;但是藿香炒鸭血是不是过分了。得亏五团炊事班采购买不到不是瓶装的藿香,不然那还了得?例如这样明显口味独特的菜太有好些;不过都没有藿香炒鸭血来的那么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