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弄潮(上)(2 / 2)

大隋伪王 蓝色孤狼 1666 字 2021-03-02

一个五大三粗的将军跳下马,微微犹豫了一下,指着街边一间破损严重的房屋说道:给我把木板拆下来,放在水里,用于渡送灾民。

说完身后的一队官兵七手八脚的动了起来,纷纷将房屋上的木板拆了下来,用绳子绑得结实后放在水里,几个官兵找来几根竹竿,爬上木板往挤满人的小楼赶来。

将军回头吩咐了几句,几个官兵回头上马,消失在雨中。那将军就着巷道站在木板建造的临时筏子上,一边前进一边发出浑厚的声音:请大家立刻乘木板转移,不要拥挤,请大家立刻登上木板,不要拥挤,,,

少年露出一丝喜色,见雨水还在持续,大声指挥着小楼上的人往身后的门板上撤离,在小楼上选出一批精壮,让人找来一些长竹竿和绳索,陆续将泡在齐腰深水里的人救上小楼,然后再疏散撤离,不一会儿救上来很多人。

直到最后一个人从水里拉上来,少年才舒了一口气,让人互相转告,让被救上来的人陆续登船。偶尔有嚎啕大哭的妇人不愿离去,大概是家中老人或者孩子被洪水卷走,少年只得简单安慰一番,派人将他们强行撤离。

门板上漂浮的将军早已发现小楼上的少年,随即让兵丁将载满灾民的门板划往城西走,自己却跳上小楼,来到少年身边,自顾打量了一番,见少年眉目清秀,颇有胆色,抱拳问道:请问这位公子高姓大名?

少年抱拳回礼:在下刘文静,将军来得及时,今夜突发大水,想来南城门以外地势较低,恐怕灾情远比这里严重得多,在下斗胆请将军调拨几条小船往南城搜索一番,或许还能救下几条性命。

那将军嘴角弯起一道弧度,有些诡异的笑道:我正有此意,应急船只正在调拨,我等在此稍后片刻,先将这里的灾民渡过那边。说完兀自指挥划动门板的兵丁继续运送灾民。

小楼上的灾民很多,站满了并排的好几处高楼,见这位将军上来后,顿时安静下来,人群中的不少人露出了恐惧的神色,先前的哭泣声、叫骂声也稀疏了不少,刘文静觉得有些古怪,那将军就站在身旁,又不好过问,见他在指挥救灾,小楼上也暂时消停了下来。

木板每次能搭载的人数也仅仅只有三个,所幸从这排高楼到岸边只有大约两百米,叫刘文静的少年吩咐身边几个家丁,按照这队官兵的办法,就近拆下大而宽阔的木板,用于救人,顿时效率提升了不少,不到一个时辰,人就送过去一半。

就在这时,一队全副武装的官兵拖来三条小船,待入水划至小楼下,一个兵丁朝那位将军行礼道:禀蔡大人,船已备好。

那将军见船已到,从楼上走了下来,跳到一条船上,命人将剩余的两条小船系在船尾,每条船上配两名兵丁,自己的船上站了四个兵丁,这群兵丁个个精壮彪悍,背上背着长弓和箭壶,腰间挂着长刀,气势十分骇人。

刘文静见那姓蔡的将军要离去,赶忙走下小楼,大声喊道:将军可否带上我一同前往?

话刚说完,身旁康家家丁暗暗扯了一下刘文静的衣袖,低声说道:公子有所不知,他就是县尉蔡世年,公子还是不要去的好,临行前康老爷和夫人叮嘱我们要照顾好公子的。

刘文静微微一笑,低声说道:无妨,灾情紧急,康宅虽暂时未遭水患,却也离南门不算远,一同前去查看一番,也好做下一步打算,省得姑父挂心,你们先回去吧!

家丁见公子已打定主意,他虽是康家远房亲戚,却是夫人的侄子,而且听说他父亲曾是一名将军,战死后这刘公子袭爵,位分不低,想来即便有事,那蔡县尉也不敢造次。

想到这里只好说道:那我与公子同去,也好有个照应,其他人先回去。

刘文静听他这样打算,就点头同意了。两人拿了灯笼走下小楼,那蔡世年再次打量了刘文静一番,问道:我等前去救灾,公子确定要一同前往?

刘文静点点头道:目前灾情严重,能尽绵薄之力也是积善积德,愿随大人前往。

蔡世年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兵丁,然后微微一笑:那上来吧!

刘文静和家丁一起跳上了小船,随县尉蔡世年沿一条被洪水漫过的街道往城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