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夜话妖灵精怪事(2 / 2)

如果换了别人,听到苏言幼稚的疑问后,可能会摇摇头对他道:“小家伙,神明和妖怪,那都是传说里的东西,你这辈子都不一定见得到其中一个,去想这些没有用的事作甚?”

不过,夏老人却并未如此,而是认真地反问道:“言儿,我先问你,你相信这世上真的有神明或是妖物存在吗?”

“呃——”苏言咬着笔头想了想,试探地道:“夏爷爷,我觉得,那些神明可能真如先生所说,都是假的,我看那些传说都乱七八糟的,听上去很不靠谱。”

接着,他又说道:“至于妖物嘛……这我倒觉得没准还真有。镇上几个叔伯对我讲过几个镇上的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有关妖怪的故事,时间、地点、人物具备,甚至还能找到一些证据呢!”

老人无声地笑了笑,道:“你这小家伙懂得什么真真假假,无非是哪个故事好听,你就觉得哪个是真的罢了。”

“嘿嘿——”被识破的苏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一边继续抄书,一边又对老人道:“夏爷爷,说起来,你可很久没给我讲故事了。嗯——你知道十万大山嘛?卖豆腐的王伯跟我说过,那里面,很可能真的有传说中的妖物。”

老人不置可否:“妖物到底有没有,我可不知道。不过,与他们相关的传说,那倒真是数不胜数。甚至,在东旭国的正史中,都可以看到一些关于他们的记载。”

“哦?真的吗?”苏言瞪大了眼睛,手中正在抄书的笔都慢了下来,抬起头看向老人,期待着他的下文。

见苏言一脸好奇地看来,老人微不可察地一笑,说道:“我以前应当跟你讲过,两千年前,东旭国的国都,可并非是现在的东都。”老人缓缓道来,声音古井无波,却有一种引人入胜的奇异魅力。

“我记得我记得!”

苏言迫不及待地接道:“您跟我说过,很久以前,东旭的国都就在咱们这一块儿,我记得当时是叫做朝都,对吧?后来,朝廷向东迁了都,那时有个大臣说:旭有朝阳的意思,新都既然定在东方,不如索性便将其命名为东都,正合了东旭二字的含义。夏爷爷,我说的对不对?”

“嗯。”老人点点头,“那你还记得当年为什么要迁都吗?”

苏言咬着笔头想了想,说道:“是因为那一代的人皇殷帝沉迷美色,导致朝政国事大乱,后来各路诸侯起兵造了他的反,兵临城下时,殷帝自感无力回天,还把朝都给烧了,哦不对,是把朝都中的摘星楼烧了,他自己也葬身在那场大火中。”

苏言年纪虽小,但几年来在夏老人这里,也涉猎了不少知识,对东旭国的地理、历史、风土等均算是有一定的了解,比起镇上的其他孩子来,眼界可要开阔的多了。

夏老人点点头,枯瘦的手指轻轻敲打着竹椅的扶手,说道:“关于殷帝沉迷美色之事,史籍中其实还有另一种记载:传闻,当年他的宠妃乃一九尾狐所化,乃是一只从十万大山中走出,前来祸乱东旭朝纲的妖物。”

“啊?”苏言大吃一惊,旋即问道:“如果她真是妖物化身,那殷帝,还有朝中的大臣们,难道都没有发现吗?”

“那想来自然是发现了的。”夏老人把头靠在竹椅上,闭上双目,神色悠闲地道:“当时有不少大臣劝谏,请求诛杀妖妃,以正朝纲。但是那狐妖甚魅,极擅惑心,殷帝色迷心窍,早就忘了人妖殊途,也已不在乎这满朝文武和全国百姓了。”

他似是有些感慨,苏言却若有所思地道:“夏爷爷,嗯——我觉得这殷帝与狐妖,其实跟我爹娘有些像。”

“嗯?”夏老人有些不解,睁目看向身旁的少年,有些疑惑他何出此言。

只听苏言说道:“我在想,有时候我娘跟街坊邻居拌嘴了,爹他虽然私下里可能会说娘一顿,但在明面上,却是不论对错,都会站在娘这边的……所以我觉得吧,也许那位殷帝也是这样,他其实并非是非不分,只不过是因为想维护那狐妖,进而走到了东旭国的对立面罢了。”

“罢了?”竹椅上的老人一愣,看了苏言一眼,暗想也只有如后者这般少不谙事的孩子,才能说出这种似乎有些不可理喻的话来,竟把举国之重与一只狐妖相提并论。

不过,沉吟了一会儿后,老人还是默默点了点头:“你说的也不无道理,或许当年,那两位之间,确实是有着一段旁人难以想象的真情存在吧,不爱江山爱美人,不过如是。”

他微微摇头,不予置评。而年仅十岁的苏言对美色、爱情之流,自然是没什么概念,又兴致勃勃地问道:“夏爷爷,那这件事是真的吗?世上真的有九尾狐妖?还混进东旭皇宫当上了妃子,天呐!”

老人面色平淡:“不清楚,毕竟只是后人书写的历史罢了,可以相信,但也不能相信,就看你怎么去理解了。”

苏言咀嚼着老人的话,不明白“可以相信,也不能相信”算是个什么意思,不过很快,他又想起了自己最主要的疑惑,再度发问道:“夏爷爷,所以你还是没告诉我,什么是神,什么是妖啊,如果九尾狐的故事是真的,那她应该就是所谓的妖咯?”

老人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躺着,微眯双眼,悠然道:“其实这所谓的神、鬼、妖,说到底,不过是人们对其下的定义罢了,本无需因此纠结,日后你经历得多了,自然会有属于自己的看法。”

见苏言还是一头雾水,老人想了想,又对他道:“言儿,你知道龙吗?”

苏言点点头,说道:“知道啊,那不是传说中的神兽嘛,先生上课时也讲过,乃是我们东旭国的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