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少年休沐赴山城(1 / 2)

“在东海沿岸,哦,故老相传,龙族的巢穴是在东海深处。”夏老人的声音悠悠响起:“那里的人们会在海岸边建起龙神之庙,供上香火祭祀,祈求海中神龙能够保佑他们风调雨顺,出海时平安无事。”

苏言一边继续抄书,一边听着,忍不住插嘴道:“嗯——如果那些神龙真的保佑了他们,那么东海的神龙,自然就是渔民们眼中的神明了。”

夏老人犹自讲着:“但是在东海的民间传说中,也不乏有恶龙兴风作浪,毁灭村镇的惨剧发生。”

苏言抄完第二十遍“圣人训·鬼神篇”,活动了一下手腕,道:“那这恶龙,便该算是妖物了吧?”

然而夏老人却道:“但是,在那个恶龙传说的开头,乃是当地有炼气士潜入海中,想要寻找龙巢中的宝物,甚至妄图捕捉幼龙与龙蛋,这才招致了龙母的报复。”

苏言换了一页新纸,提笔蘸了蘸墨水,开始抄写第二十一遍:

“如果是这样的话,龙母倒也不见得是有意为恶,只是它泄怒之余,未免牵扯到沿海不少无辜的百姓。”

老人点了点头,接着道:“而那为人们带来风雨,滋润禾苗的所谓龙神,其实只不过是海中龙族驭风云出行时,残余的水汽凝结落地罢了,可绝非是真的有意相助凡人。

而至于相助渔民平息海上风浪,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真要论起来,那些龙族本身,也是掀起海上风浪的原因之一。”

“唔——”苏言想了想,问道:“这么说来,那些人们建庙供奉,祈求神龙保佑的行为,其实都是白费力气咯?”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不过我觉得,就算那些龙族并非有意相助,但它们的有些举动也确实是帮到了东海的百姓,嗯——还是应该对它们心怀感激的。对了,夏爷爷,你说的这些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吗?”

苏言抬头看向老人,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哈哈。”夏老人爽朗地一笑,说道:“言儿,你对这神妖之论,其实已经有自己的见解了,至于传说的真假与否嘛,其实则并没有那么重要。”说罢,不等苏言回答,老人便摆了摆手,道:“好了,剩下的那些,你就拿回家去抄罢,爷爷今日累了,想早些歇息。”

闻言,苏言只好开始收拾笔墨纸张,同时对老人道:“好吧,夏爷爷,您早些歇息,我明天再来看您。”

收拾好东西,与老人道了别,苏言转身离开,正待要推门出去时,却忽听夏老人的声音传来:

“言儿,你们学里何时休沐?”

苏言停步回头,疑惑地道:“后天就是,怎么了夏爷爷?”

一阵沉默,老人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没什么,言儿,后日早晨来爷爷这儿一趟,有件小事需要你帮忙。”

………

深夜,苏家铺子的窗前,仍有一点灯光微微闪动。

苏言一边打着哈欠,一边继续抄着那该死的“鬼神篇”,疲倦之余,心里倒不禁想起了适才夏老人对他讲的那些故事。

什么善恶是非,他一个孩子其实并不明白,也不想去计较,不过对那九尾狐妖、东海神龙本身,他就有兴趣得多了。

唉,要是能有机会亲眼见见传说中的妖物就好了,只要它不吃了自己便是,传闻十万大山里,就多得是各种异兽精怪……

窗前,哈欠连天的少年不由得浮想联翩。

“东旭律,五日一赐休沐,得以归休沐出谒。”

意思是说,每过五日,官府、学里便会放一天的假期,让官员与学子们得以归家休息。

这日,正值徊云镇学馆休沐。

在这难得的假日里,镇上的少年们自然按捺不住,纷纷跑出门来,开始四处撒欢。很快,小镇的街上多出了几个你追我赶的身影,吵闹声很快扩散开来,令空气中都仿佛增添了些许活力。

孩子们跑着喊着,直累得满头大汗才停下来,气喘吁吁地靠在街边,稍稍休息一阵。

其中一个孩子看了看周遭的玩伴们,突然想起了什么,疑惑地问道:“诶,苏言呢?他今天怎么没出来玩?”

众少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均不知苏言的去向。

“这可奇了。”先前发问的那孩子有些纳闷,说道:“昨天我听苏言说,苏伯伯去镇外进货还没回来,苏婶婶今天又要回娘家办事,他家里应该就剩他一个人了,这都不跑出来玩吗?”

“确实奇怪,都这个点了,总不能还在被窝里睡觉吧?”

………

苏言确实没有睡懒觉,恰恰相反,他今天还特意起了个大早,简单吃了几口母亲留下的早饭,便兴冲冲地跑去了夏老人的小院,想知道老人会有什么任务交给他。

不过才刚来到小院门口,他便大吃了一惊。

如往常一般,苏言轻轻扣响木门,等了一会儿,听到门后传来些许脚步声,便迫不及待地喊道:

“夏爷爷,早啊!”

木门吱呀一声打开,但出现在门后的,却并非是夏老人那熟悉的身影,而是一个苏言从未见过的陌生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