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啊,我就不太敢一个人跑那么远。萧姐姐,那你给我讲讲依山城里的事儿吧。”苏言佩服之余,又饶有兴致地问道。
此时,萧柒正把玩着夏老人交给苏言的那两块阴阳鱼玉佩,用一根纤指滴溜溜地转着,口中说道:“依山城里嘛,你走在大街上,放眼看去,身边都是人啊、马啊、车啊,热闹得很,路边也全是各色各样光鲜的铺面。”
她将两块玉佩拼在一起,形成一个太极的图案,迎着日光细看,只见那玉质地晶莹剔透,竟找不出一丁点儿杂质。
“城里还有很多好吃的东西,嗯——就是名字都有点复杂,我都记不住,反正都很好吃就是了!
还有,城里还有许多很高大的屋子,叫什么楼、什么楼的,好看的很,跟徊云镇的房屋可截然不同。”萧柒喜滋滋地拨弄着手里的玉佩,颇有些爱不释手的味道:
“你知道吗?那些不同的楼屋,里面的景致也都不一样,有的楼里全是各种好吃的;有的里面则摆满了无数的字画古玩;还有的楼里面,则住了很多漂亮的姑娘。”
“漂亮的姑娘?”苏言有些疑惑,前面的他还能理解,可什么楼里会住着许多美丽女子?这他倒真没听说过。
“是啊,那座楼就是我一位婆婆开的,我每次进城便都是在那儿落脚的,到时候带你去逛逛!”萧柒一边说着,将阴阳鱼玉佩还给苏言,抬起手指向远处,俏声道:
“小言,看!那儿就是依山城了!”
苏言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到有一座城池屹立,城门大开着,远远地,还能看到不少百姓正进进出出……
两人一路来到依山城门前,苏言不自觉地停下了脚步,仰起头,打量着眼前高大巍峨的城墙,不禁惊讶地张大了嘴。
“姐姐,这城墙可真够气派的!这么高的城门,是怎么造出来的啊?”徊云镇的少年见惯了平房,乍一见到这巨城高墙,顿时大为讶异,惊为天工。
萧柒却对此无动于衷,抬头看向城门上硕大的“依山城”三字,歪着脑袋想了想,淡淡地扔下一句:“不知道,反正肯定是人造出来的就对了。”
两人呆立在城门口,愣愣地看着面前的城墙,如此傻样,倒是引来了路人的几声轻笑,不经意间,苏言听到身边经过的人低声道:
“这两个是哪儿来的乡巴佬,盯着城门一个劲地看什么呢?”
“嗐,乡下人嘛,咱们依山城进进出出的乡下人还少吗?都是些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那人的同伴低声道,言语中不乏奚落之意。
听了他们的对话,苏言不禁脸色一红,拉了拉萧柒的衣袖,小声道:“姐姐,我们还是先进去吧。”
萧柒若无所觉,只是嗯了一声,便带着苏言大摇大摆地走入了城门。
几个刚从城中摆摊归来的农民也注意到了这对奇怪的姐弟,不禁面露疑色,互相交头接耳道:“这是谁家的孩子,怎么没有大人带着便独自进城乱逛?万一被歹人拐走了可怎么办?”
“是啊,我看那小姑娘模样俊得很呢,可别去了什么不正经的地方啊。”……
走在依山城的长街上,看身边人来人往,听耳畔千般嘈杂,苏言虽已在不停地东张西望,但渐渐还是有些应接不暇,只恨自己少长了几双眼睛,看不尽这城中百态。
在其他州郡眼中,依山城位居东旭西疆,毗邻十万大山,地处偏远,实则不过是地图上一处有些名气的穷乡僻壤罢了。
但在第一次进城的乡下少年眼里,却觉得身边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尽是在徊云镇从未见过的繁华景象。
不过少年左看右看之余,倒也未忘了正事。
“姐姐,你知道夏爷爷说的那个夏府在哪儿吗?”苏言拉了拉萧柒的衣袖,小声问道。
正对着一家酒楼探头探脑的萧柒闻言转过头来,象征性地思考了一下,摇摇头道:“不知道。哎呀,别急别急,眼下,我们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去做。”
“啊?什么事?”苏言一头雾水。
“嘿嘿,吃饭!”
萧柒眯眼一笑,一副狡黠的模样,不由分说,拉起苏言便跑向了不远处的酒楼……
“二位里面请——嗯?”在酒楼门童怪异的眼神中,少女拽着少年“闯”入门中,飞快地跑上楼,直把木质的阶梯踩得咚咚作响。
到了楼上,萧柒熟门熟路地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向远处的小二招招手,道:“喂,把你们这儿最好的菜都端上来!”
见她装模作样地学有钱人摆阔点菜,小二不禁感到有点好笑,走过来问道:“小姑娘,上菜倒是没问题,可是,你们两个有银子吗?咱们酒楼可不做赔本的买卖哦。”
苏言看向萧柒,只见她面色不变,随手从荷包里取出一锭大银拍在桌上,问道:“够了吗?不够的话还有。”
“这,够了够了,管够了。”见了那银子,小二顿时心中一凛,偷偷打量了一眼两人,暗想这莫不是哪家的小姐少爷偷跑了出来?若真是如此,自己可千万不要得罪了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