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檐上,一道身影一闪而过。
屋内,霍哲站在昭元面前,将方才所见禀明。
昭元食指轻叩桌面:“他果然去通风报信了。”
“要截下信件吗?”霍哲问。
昭元摇头:“不用。我今日跟张不移说那番话,就是为了借他之手,敲打两位刺史。我若真要处置他们,何必打草惊蛇。”
“对了,”昭元看向他:“杜县令多久能到?”
霍哲答:“孙世周带人去接了,快马加鞭,来回只需一日。”
昭元点头:“好。”
第二日日落之时,孙二郎领着千牛卫回来,人人都是满脸疲惫。
霍哲上前迎他,问:“怎么才回来?杜县令呢?”
孙二郎摇头:“没接到。我们在乾阬县衙门等了一天一夜,等不到人,只能先返程。”
“果然。”霍哲低声道,拍拍孙二郎肩头:“先去向公主回禀。”
孙二郎点头,走到正房门前请见,被尤女史领进去。
不久,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张不移从仪门进来,穿过抄手游廊,走到屋门前。
霍哲朝他拱手,盘问:“不移郎君,不知你请见公主所为何事?”
“霍兄。”张不移回礼,坦然道:“我是来给公主递消息的。”
“消息?”霍哲沉吟,似乎意识到什么:“谁的消息?”
“嗯,”张不移道:“是杜县令的消息。我看千牛卫多时未归,便猜测杜县令恐怕不在县衙,千牛卫众兄弟们没找到人。于是,我派家仆去乾阬县打听。方才家仆回信,杜县令去了一个叫牛尾沟的村子,亲自去送赈灾粮。放心,不出一个时辰,杜县令就能坐着张府马车过来。”
霍哲听他说完,眯眼道:“……不移郎君神通广大。”
两人对视一眼。
张不移笑笑:“哪里。我张氏在关中扎根百年,友人多些罢了。”
不久,孙二郎告退出屋,张不移被宣见。
孙二郎回头看了张不移一眼又一眼,问霍哲:“他怎么来了?”
霍哲将刚才的对话如实转述。
“岂有此理!”孙二郎瞪大眼:“不是,他干嘛多管闲事,这不显得我没用吗。你别不说话,我们可都是千牛卫,你还是领头的!真是,他这么一去,显得我们千牛卫是吃干饭的。我们人生地不熟,又问路又打听地找了一天一夜,不费功夫啊。我刚还被公主训了……”他嘟囔。
闻言,霍哲略感诧异:“公主训你?”
“也不算。”孙二郎改口:“就是脸色不好看。你干嘛纠我字眼,我一时口快而已。哼,气煞我也,我现在心里堵得慌。”他依旧愤愤。
霍哲道:“估计是劳累所致,你快去歇息吧。还有,别跟人乱说,张不移毕竟帮了忙。”
孙二郎撇嘴:“昂。”
一个时辰后,果如张不移所言,杜石被带到冯翊县。
昭元宣见杜石,同时叫来工部侍郎安岳。
一行人走在宅北园林中。夜色已深,宫人分列左右,提着灯笼照路。
“杜县令,”昭元手里提着暖炉:“我今日传你来,是有一件喜事。”
杜石目露询问:“哦?”
昭元扯唇一笑:“皇帝回信,朝堂众臣皆赞许你的引水开渠之计,杨相推举你为正五品都水使者,总监此事。授官圣旨不日便会抵达。”
杜石立刻跪谢:“谢主隆恩!”
“平身。”昭元让他起身,对杜石和安侍郎说:“来日,你们将成同僚,一同督造治水大业。”
安侍郎向杜石贺喜:“恭贺啊。”
杜石回礼:“往后还请安侍郎多多赐教。”
不久,昭元让安岳退下,独留杜石。
一行人默默走了半炷香。
“杜县令,”昭元看着眼前晦暗不明的石子路:“我问你一事。”
杜石拱手:“公主请说。”
昭元问:“你治下的乾阬县,灾情是如何模样?”
杜石叹一口气:“哎,微臣治地本就是下县,土地贫瘠,丰年亦不得温饱,今年灾情之下更是颗粒无收。”
昭元抿紧唇,片刻,她问:“华州、同州刺史上报灾民共三百五十万人,你以为是否属实?”
“这,”杜石摇头:“微臣不过一县令,位卑势微,目光浅薄,不清楚究竟有多少灾民。”
昭元沉吟,问出这么个答案,这件事恐怕只能不了了之。
“那,”昭元开口,问出心中一直猜疑的事,声音压得很低:“我问你,灾民为何在无粮后,要向京都而去?”
杜石下意识跟着低声,答:“自然是因为京都有粮。”
昭元反驳:“何人说的京都有粮?京都的粮食都是从江南调度而来,灾民应当去江南才对。他们为何要直奔京都?”
“这……”杜石噎住,沉吟片刻,道:“因为下江南有江流阻隔?”
听此,昭元脚步放慢,心里的怀疑略微消散。
就在半月前,灾民来势汹汹,聚集在京都城外,同时灾民之中,“新帝不堪大任,故而天不降甘霖”的传言沸沸扬扬。灾民们差点要围攻京都。
惊慌之下,昭元总觉得,必定是有人蓄意为之,兴风作浪,意图颠覆皇权。
可如今一看,莫非,真的只是赶巧?
昭元侧头嘱咐:“今日你我所言,不许再向任何人提及。”
杜石领命:“遵旨。”
华州,刺史府
张刺史接到张不移的来信,整日惶恐不安,连夜寄信给何刺史询问对策,此时终于收到回信。
书房内,张刺史的笑声响起:“好,绝妙!”
只见张刺史手上拿着一张信纸,灯光映在纸上。
信曰:
“张兄,你我皆忠良纯善之人,何来欺上瞒下?来日若遭公主盘问,只需矢口否认即可。
至于灾民数目,吾已有一计,可一箭双雕。你速速将田中麦苗毁踏,记住,粮仓里是华州唯一余粮,如此一来,朝廷就说不出余粮丰盈四字,你我便可摆脱嫌疑。之后,佃户损失青苗,自然就是灾民,你我报上去的灾民人数也就凑齐。从速。
知名不具。”
张刺史笑道:“假作真时真假,妙计。”
他站起身,唤来管事:“你快去把马圈里的马儿都拉出来,拉去庄子上,在田里多跑几趟。”
管事怀疑自己听错了:“啊?老爷,田里可都栽了麦苗啊。”
“快去!”张刺史瞪眼。
管事赶紧领命:“是是是,我这就去办。”
说罢,张刺史派人去告知当地大小官绅,务必仿效他。
作者有话要说:知名不具:由于你知道我是谁,但我不想让别人知道,因此在这里写‘知名不具’四个字代替落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