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无好客(2 / 2)

薛老太太一番做派几乎未加遮掩,心里早有猜测的重台完全确定了。

她回头去看戴老夫人和刘氏,果然两人也表情复杂的在她和薛玉身上来回打量。

重台心里叹了口气,见戴老太太和刘氏没拦着,就笑着上前,客客气气的给薛老太太行礼问候,随即与薛玉一左一右的搀着她进门。

“真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薛老太太在薛家向来万事不管,只享受身为老祖宗的尊荣,哪怕偶尔护着薛玉别让她被后娘欺负了去,也从不开口夸奖。

哪像现在,见面才多一会功夫,已经连着说了好多句“好孩子”,夸奖跟不要钱似的往外撒。

小姜氏带着儿女们跟在后面,心里直犯嘀咕,不知道冷性儿的薛老太太今天是犯了什么毛病,怎么就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好。

可小姜氏进门的时候,薛老太太女儿早过世了,连大姜氏都没见过小姑子的相貌,更何况是小姜氏。

薛莹不断拉扯小姜氏的手,愤愤不平地说:“祖母怎么这样偏心,在家里只宠着姐姐,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要问一句姐姐有没有。现在姐姐和戴家姑娘认识了,立刻请人上门,亲自接待不算,还连声夸奖,我长这么大都没听祖母夸赞过我一句好听的。”

“浑说什么。那可是太医家的姑娘,难道你以后就没个头疼脑热的时候,求不到戴家?”小姜氏虽然也不满意婆母对薛玉和薛玉新认识手帕交的重视,但还是教训女儿,不准薛莹在客人面前失礼。

薛莹冷哼,“娘你就捧着吧,我看日后你拿自己帖子送去戴家,戴家姑娘理不理你。”

薛老太太才不管儿媳妇和她生的那群儿子孙女们想什么,自顾自拉着戴重台在身边坐下,一个劲儿的询问重台这些年在在家的生活:“叫重台?这名字倒是少见,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含义?”

“重台是党参的别称,党参珍贵,一味功效便顶得上《四物汤》。”重台仔细回答,想到薛老太太不通医药,又补充,“《四物汤》是女科常用的方子,对女子一生的经带胎产俱有疗效。父亲为我取此名,一是表达对我的看重,二也是希望我身为女子一生顺遂、无病无痛。”

“好好好,真是个好名字。戴副院判不愧是神医呢,有个好身体才是根本。”薛老太太激动不已,连声称赞重台名字好。

随即又问,“你回答落落大方,可见平日里,戴夫人没少带着出门。平日里都读什么书,做什么游戏?”

“家学渊源,喜欢看医术打发时间。平日里陪着祖母、母亲学着处理些家务事,再不就是去手帕交家中游园赏景,被丫鬟们哄着钓池塘里养得不怕人的鱼打发时间,说说闲话罢了。”

既然已经猜出戴、薛两家抱错孩子,重台估摸着薛老太太迟早会忍不住挑明此事,自己与其说好听的把自己伪装成乖乖女,还不如尽量说明白在家的时候,她平时都做些什么,免得回到薛家的时候束手束脚。

重台自认为自己说得有些过火了,寻常人家小姑娘回答必定是“孝顺父母,做些针线”,哪里会像她这么出格。

结果薛老太太听了重台的回答,非但没表现出任何不高兴,还继续沿着之前的话赞成,“戴副院判有一身本事,不因为你是女孩就差别对待,可见家中风气严谨,是个慈父。你年纪轻,在规格的时候合该跟着戴老夫人、戴夫人多学多看。这处理家务的本事可不再书本上,所有女子的本事都是跟着家中长辈一点一滴学会的呢。”

薛老太太不光对重台夸赞不停,还顺着重台的话给戴老太太戴高帽子,“老夫人有大智慧,知道从小培养家中姑娘,老身不如戴老夫人啊。”

她突然催着薛玉起身,“您看我这长孙女,因着身子骨弱,我平日里只敢把她拢在身边,多关怀些吃穿。玉姐儿喜欢读书就开了陪嫁的箱笼,把带进薛家的那些前朝大儒批阅过的四书五经让她随便读着玩。至于针凿女红之类的,不过是小道。大户人家养着针线丫头,外面也不缺针线班子,哪舍得让家里姑娘亲自动手害了眼睛呢——戴老夫人,您说是吧。”

戴老太太笑了笑,没顺着薛老太太的话应承,而是说:“重台和玉姐儿似乎是在倒坐房里见到的。我活到这把岁数,还是头一次听说有继室让正头夫人留下的嫡长女睡那仆妇躺的倒坐房的。”

薛老太太脸色顿时一僵,禁不住羞耻的去瞪小姜氏。

小姜氏若无其事回答:“家中儿女众多,男孩子岁数大了,总不能让女儿和他们住在一起。”

戴老太太一点不客气,笑着问:“这么说来,你在家时候也是睡倒坐房,出去抛头露面的,才学会了这么安排的?”

小姜氏登时被问了个没脸。

她要是敢回答“是”,回头就会毁了娘家姜氏的名声;她若说“不是”,那便是继母不慈,使阴私手段针对前头夫人留下的孩子。

薛玉柔声回答:“祖母疼我,出门在外我向来是跟老祖宗一块睡的。和重台在倒坐房碰上,是我禁不住马车摇晃,下了车急着找个通风透亮的地方坐下歇歇脚。多谢老夫人惦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