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刘相的身世(2 / 2)

锁龙诀 张佳亮 1703 字 2020-10-23

赵老师点了点头,低着头继续看,说:“这篇文章,记载的是当年元朝初年,大德年间,成立从龙军的事情。”

这些事情,我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我问道:“除了这些呢,比如作者是谁?”

“哦,我看一下……作者叫刘相。”

我沉默了,刘相!这个人果然跟从龙军有关啊。我立刻换了一种轻松的语气说道:“那赵老师就辛苦一下吧,请你从头到尾给我们说一遍。”

赵老师饮了一口茶,为了方便各位看官,我就将古籍上,刘相亲笔记载的从龙军过往笔录在下(之前提到的八百叛乱等事件经过都会省去):

因为战事频繁,八百媳妇国的叛乱引起了云贵等地百姓的起义,元成宗派遣常驻云南的“梁王”出兵讨伐,另外,还派遣了原荆湖占城行省左丞刘深及合剌带率湖广、江西、河南、陕西、江浙五省军二万人赶赴云南。简直是巨石压卵之势。话说刘深有个远房侄子叫刘相,在浙江任职,也要跟着率军奔赴前线。他的弟弟刘将却在途经青田县的时候染病,只好留下来养病。刘相则继续率军前行。

因为刘深一路扰民,激起民愤,导致云贵等地百姓造反(文中确实用的造反一词)。而刘深首战,轻敌冒进,竟然中了敌人的埋伏,多亏刘相指挥百余部卒,拼死杀出,救出了刘相。元成宗一气之下,刘深斩首,由刘国杰继任。

刘国杰上任后,稳定军心,运筹帷幄。不日,叛乱平定。刘相也期盼着回浙江跟弟弟团聚。没想到这一天晚上,刘国杰迎来了一支新的军队,约有四五万人。刘相等指挥将领被邀请参加接风宴。席间,刘相才得知,这支军队是皇帝亲自指派的。他心中纳闷儿:镇压叛乱才动用了不到三万的人马,为什么战乱都平定了,还要派出四五万的大军呢?只是因为他人微言轻,没有当场提出异议。

正在众将士觥筹交错之际,刘国杰却一摔酒杯,帐内冲出来了上百名刀斧手,直接杀向刘相等人!

当时,刘相等将领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就被砍翻在地。刘相胸前中了一刀。但因为平时贪生怕死,刘相都习惯穿双层甲。即便是平日里,也没有脱掉内甲的习惯,没想到这个怕死的习惯却救了他一命,干脆就趴在地上装死。

一时间,大帐内血肉横飞,尸横遍野。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刘国杰所率部队的一线指挥全部被杀死。然后他们的尸身被掩埋在了当地的乱葬岗。装死的刘相趁着天黑,悄悄溜走。因为杀人太多,这些兵卒也是匆匆掩埋,没有去计较丢了一具尸体。

听到这里,我眯缝着眼睛,连连说道:“好计谋好计谋,这样一来,元成宗寻龙的事情谁也不知道了。刘国杰既然能顶替被斩的刘深,肯定也是皇帝的心腹了。这样,他既出色完成了皇帝交代的任务,又将刘深的原有将领斩草除根,彻底抢过了军队指挥权。这个元成宗和刘国杰,谁也不是省油的灯啊!”

赵老师应和道:“对对对。”他接着说下去:

刘相虽然侥幸逃了出来,但是那段时间里他只能躲在深山老林中,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而刘国杰的大军就驻扎在国界实行封锁,他也不能回国。仗都打完了,刘国杰为什么还不走呢?刘相决定查清楚这件事情。终于,他从当地村民的口中得知了当地有关龙的传闻。

他想,这些人找一段时间,不管找得到找不到,最后都会回去。刘相决定静观其变。

说来也奇怪,自从元军轰轰烈烈的寻龙行动开始后,一些士卒都染上了怪病。有人建议刘国杰不如撤退。但刘国杰立功心切,只说这些病人是被当地的瘴气所误。很快,这种怪病蔓延开来。军队人数锐减。当地百姓再次蠢蠢欲动,准备造反。

为了保存军队的原有战斗力,刘国杰决定征用当地的老百姓来寻龙。当然,这个目的不能明说,只说是构筑城防。当百姓筋疲力竭的时候,为了保住寻龙的秘密,刘国杰不惜杀人灭口。

这一天,刘相前来应征。刘国杰早已把军队的人全换掉了,除了他本人,没人认识刘相。何况这么长时间,刘相的相貌已经变了,一部不修边幅的络腮胡挡住了大半张脸。就这样,刘相混入了军队中。

不久,刘相发现这些被应征来的百姓杂役被要求疏通河道,开掘坑道……怎么看都不像是构筑城防。在一次晚上,大家聚在一起聊天,一个老人说出了元军的真正目的是寻龙。刘相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