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章 盛世朝堂人心乱 大权在握世外行(1 / 2)

烽火圣剑 盾牌座UV 3115 字 2021-01-16

刘信没有在此久留,第二日,将小刀留在盐帮,自己便带着丘宗堂,木离,二人返回京都去了。

却不知刘信在返回之时,一场意外的杀戮在西北跟大汉益州境内同时发生。

五湖帮的粮车队伍,在赵无极的带领下,刚出了三圣关不久,便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老谋深算的赵无极,似乎感觉到后面有人跟踪,却见不到人影,此次西北运送军粮极为重要,故而帮中精锐尽出,莫非真有不开眼的盗匪敢打他们主意不成?

赵无极小心戒备下,刚刚离开显圣关数十里,便见一队黑衣人,从大漠深处杀了过来,黑衣人人数虽然不多,只有二百余人,远不及他们五湖帮的帮众,但是赵无极一眼便看出,这群人其中不乏高手,光是跟他一样的三星武者便有五六人。

“准备迎敌!”

五湖帮带着粮车,自然不可能逃跑,赵无极只能硬着头皮准备背水一战,却没想到就在此时,另外一队黑衣人从另外一个方向冲出,人数虽然只有百余人,但是气势却更加强大,其中两人便让他大感压迫,却看不穿境界。

“四星武者!”

赵无极顿时露出绝望之色,这是这群人并未向五湖帮冲来,而是冲入先前那些黑衣人中,大肆厮杀起来。

在五湖帮众人错愕的眼神中,仅仅半柱香,两百余名黑衣人,便被杀了个干净,连一个活口都未留下。

百余名黑衣人聚集起来原地待命,一名黑衣人骑马走到五湖帮的车队前面,对着赵无极说道,“路上已经安全,赵帮主可以上路了!”

赵无极只见眼前的黑衣人头上照着头罩,看不清面目,但是散发的气势却已经让他肯定,必是一名四星武者,连忙说道,“多谢阁下出手相助,请转告侯爷,老朽绝不负侯爷所托!”

那黑衣人说道,“赵帮主还真是老江湖,居然能猜到我家主上暗中相助,我家主上运筹帷幄,一切在算计之内,贵帮放心行事便好。”

数千里之外的益州边境,五湖帮的一名堂主,带着六百名帮众跟车夫,正被眼前的混战所惊骇。

交战双方都是身穿黑衣,根本无法分辨,但是五湖帮众人明白,一队人是来劫粮的,另一队人是来相助的,只是双方服色一样,想要相助却无法分辨敌友。

一柱香之后,直到一方被杀光,剩余的黑衣人才一声不响的撤走!

五湖帮众人惊愕了好一阵,才继续上路!

这时的刘信,经过一路跋涉,已经到了京都。

第一件事,便是换衣服进入皇宫,向皇上禀报了蓝田郡的所见所闻,请皇上下旨,升任李思做了蓝田郡的郡守,随后马不停蹄,去了吏部。

吏部尚书年事已高,告病在家,离致休已经不远了,如今吏部主事的是司马青,寻到司马青,说明此事,司马青见了皇上圣旨,自然不会刁难,为李思办理了一应入职文书,并答应对今后李思送来的用人名册睁一眼闭一眼。

临走时刘信说道,“老尚书年事已高,吏部全指望司马大人挑大梁,司马大人拿着侍郎的俸禄,管着尚书的差事,要不要在下去皇上那里活泛活泛?”

司马青把刘信拉到一旁说道,“侯爷好意,下官心领了,老尚书为人不错,与下官亦师亦友,只是一生为官清廉,并未攒下家当,如今两个儿子不成器,吃喝嫖赌样样占全,老尚书还指着俸禄养家,也算是有难处,侯爷可莫要让下官担一个不义的名声!”

刘信心想,大汉的官员俸禄不高,一个尚书年俸不过几千两,吏部这样的肥差,能指俸禄养家,这个老尚书还真是个清官,也难怪司马青甘愿做这个有实无名的官!一是知道尚书迟早是自己的,二是敬重老尚书的为人!

“儿孙自有儿孙福,老尚书这般帮扶照应,也不是办法!”刘信取出一张银票,又对司马青说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本候敬重老尚书为人,想帮一把,就是跟老尚书不熟,又知道他那个牛脾气,怕被赶出门,还请司马大人想办法代为转交,就说皇上体恤老臣,给他的养老银子!”

“难怪侯爷深受圣上信任,处处为圣上分忧,下官便自认不及!”司马青接过银票,顿时一惊,银票居然是五万两,这张银票,换成俸禄的话,足够老尚书干到致休了。

这些银票哪是送给老尚书的,分明是送给他的,由他转交,解了老尚书燃眉之急,后顾之忧,于情于理,也该主动致休,为司马青让位,这样一来,司马青可谓名义双收,可是一个天大的人情!

犹豫片刻,司马青还是收下了银票,拱手说道,“那下官就代老尚书谢过侯爷,谢过圣上了!”

刘信心中一喜,司马青是聪明人,自然一眼便明白其中缘由,收下他的银票,自然便是接受他的拉拢。

不出刘信所料,三日之后,吏部尚书便以年迈体弱为由,递交了告老的辞呈,皇上批复之后,新任吏部尚书,当仁不让的落在司马青身上。

连续几日,司马青的府上车水马龙,人满为患,这位六部之首可比谭世成会做人,当日谭世成出任礼部尚书,还摆了几桌酒席,宴请了一些要员,可司马青却一桌酒席都没有,任何要员都没有宴请,分毫的礼物都没收,别人以为司马青会得罪人,可是细细想来,吏部尚书乃是六部之首,只要不得罪圣上,只有别人得罪他的份,拒收礼品,拒见官员,正是为圣上所喜,但是得罪的人太多,也不好办。

这一日,跟司马青通好气之后,刘信随礼部尚书谭世成,刑部尚书杨升庵,联名来到礼部尚书府门口,在一众等着送礼的官员眼前,敲开了司马青家的府门,递上名次。

谭世成跟杨升庵身份特殊,静候在门口,刘信却跟那些等候的官员打成一片,毫无顾忌,片刻之后,久闭的吏部尚书府大门忠于打开,却没想到没有等到司马青出门迎接,反而出来一个管家,对刘信三人传话,“我家大人说了,三位大人跟诸位同僚的心意,我家大人心领了,只是我家大人身负皇恩,无以为报,当殚精竭虑,办好吏部差事,为了避嫌,便不接见三位大人,改日再到府上赔罪,诸位请回吧!”

这管家说完之后,顿时一片哗然,不见别人也就罢了,可刘信是皇上眼前的第一红人,唯一能监视吏部的神机营副统领,剑阁七先生,风头正劲,将刘信拒之门外,岂不是自讨苦吃。

就在众人以为刘信会发作之时,却听刘信高声说道,“司马大人深受皇恩,以朝廷为重,已大汉吏治为重,已江山社稷为重,不畏强权,铁面无私,岂不正是我辈楷模,本候体谅司马大人的苦心,就此告退了!”

刘信这番话看似说给那管家,实则告诫那些久候的官员,又对众人说道,“本候先告辞了,诸位大人也请回吧,免得让司马大人为难,也免得诸位落下一个攀附权贵的坏名声!”

众人一听,见到刘信三人离去,才纷纷离去,直到府前百官散去,司马青才露面,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喃喃道,“不愧是侯爷,还是侯爷这一招有用!”

连续一个月,司马青任职之后虽然谈不上大刀阔斧,却也焕然一新,整个吏部也在司马青润物细无声的领导下,被司马青彻底掌控,司马青坐稳吏部尚书,也逐渐淡出百官视野,而此时的户部,却被推到了风尖浪口上。

朝堂之上,兵部为了粮草账目之事,跟户部争的不可开交。

五湖帮与四大粮商的粮食,已经陆续运到了西北军,东林军,南山军驻地,拿着收粮凭证,来兵部结银子,原本由户部调拨,每担粮食二两整,现由兵部直接调拨,变成了每担粮食一两四,兵部提出,户部应该每担粮食支付二两,用来褒奖那些商户,但是多出的六钱银子,自然落在了兵部,看似不多,每年下来,也有上百万两银子,户部自然不同意,明眼人看的出来,兵部分明是受人挑唆,有无理取闹之嫌,也有趁机敲诈之嫌,可更让户部官员打脸的是,南山军,西北军,东林军,三大边关的谢恩奏折几乎不分先后的到了,说此次运送的军粮足斤足两,且没有掺沙子杂物,户部尚书魏文亭,侍郎胡同,辩无可辩,朝廷上哑口无言,晋王更是脸色难堪的可怕。

幸亏晋王早有预料,联合成国公,姚国忠,等一干重臣为户部求情,要求户部内部自查此事,限期一个月,总算给户部留下一丝喘息之机,才算将此事压了下去。

可刚过半个月,三大边关的谢恩折子又来了,这次运送的盐巴,都是上好的盐巴,足斤足两,盐巴都是盐帮供应,盐帮找兵部结清银子,价格比起户部足足低了五成!

圣上当庭暴怒,满朝哗然,户部调拨的粮价高出三成,盐价高出五成,魏文亭掌柜户部近十年,每年的军需仅粮草盐巴便多花近二百万两,十年下来,便是一个天文数字,圣上愤怒的质问户部,户部这些年多出的预算银两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