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章 盛世朝堂人心乱 大权在握世外行(2 / 2)

烽火圣剑 盾牌座UV 3115 字 2021-01-16

魏文亭哑口无言,心里更是天大的冤枉,户部是肥缺不假,可单单粮草盐巴两项,也不至于每年贪腐几百万两,天地良心,每年户部的大头都给了王府,也不过几十万两,其它官员,商户都有利可图,加起来也不过百万两银子,还能说兵部,衔接此事的神机营,以及批准此事的圣上,连同盐帮,五湖帮等商户,一同栽赃户部不成?

虽然事实就是栽赃你户部,可户部也彻底背了这个黑锅。

满朝哗然之下,就连晋王也不敢触这个眉头,成国公等人更是一言不发,圣上当庭革了户部一应官员的职,一个尚书,两个侍郎,一应员外郎,郎中,司官,上上下下,九十几名在京的七品以上官员,一个不剩,其雷霆手段,让人想起了当年圣上整顿工部的场景,何其相似。

唯一不同的是,今日的朝堂上,多了一个刘信,刘信的诸多官职中,虽然没有进入早朝的资格,但是剑阁传人的名号,无须皇权特许,也能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并且是坐在左排最上首,跟坐在右排最上首的晋王遥遥相对。

晋王一直闭目养神,除了无话可说,更不想看到刘信,生怕克制不住心中的杀意,当朝暴揍刘信一顿,虽然打不过刘信。

刘信同样没有说话,晋王没有说话,他也没有说话的必要,看到晋王竭力忍耐的表情,面如死灰的脸色,几乎忍不住笑出声,第一次进入朝堂之上,刘信更是大感有趣,满朝文武都是成了精的老狐狸,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说是朝堂,刘信感觉更像一个狐狸窝,大汉的老狐狸几乎都到了此地,看着一群成精的狐狸在尔虞我诈,岂不比在外面看戏有意思。

户部倒台已成定局,户部乃六部最重要的机构,自然不能一日无主,当庭便有人提出,及时拟订新的户部官员名单,提出此议程的是薛青,薛青是资历最老的老狐狸之一,不管于公于私,站在皇权派,还是晋王派,提出此议程都无可厚非。

“诸位议议看,户部这个烂摊子,该由谁来收拾?”皇上这么问,自然同样有深意,正常情况下,皇上多半要询问吏部尚书,毕竟吏部是负责选拔任用官员的,但是司马青刚刚任职尚书不久,根基尚浅,司马青一旦大刀阔斧的奏报,必然得罪晋王一系的诸多官员,皇上不问司马青,便存了偏袒之念。

却没想到司马青直接说道,“微臣举荐两人,请皇上定夺!”

皇上露出感兴趣的神色,“哦!能让你司马青举荐的人,必是贤良,说来看看!”

刘信不禁眉头一皱,圣上对司马青如此肯定,袒护司马青之意太过明显,在诸位朝臣心中不免有失公正之嫌。

“刑部尚书杨升庵,管理刑部多年,兢兢业业,并无大的纰漏,论资历,论声望,掌管户部都是最佳人选,最重要的是,杨大人有刑部的经验,接管户部,正好查清户部诸多弊端,可在最短时间内,让户部正常运转,以免扩大影响!”

司马青的提议在情理之中,但是晋王一系却是眉头紧皱,刑部已经被刘信掌握,明里暗里都显露过,张汤却是喜形于色,杨升庵一走,刑部尚书的职位,便当仁不让的落在他身上。

晋王已经不适宜反驳,看了成国公一眼,成国公心领神会,当即上前一步反驳道,“杨大人的确有掌管户部的才能跟资质,但是刑部同样重要,杨大人掌管刑名多年,一旦去了户部,就怕刑部群龙无首,不知司马大人的第二人选又是谁?”

成国公的理由有些牵强,刑部并无乱像,杨升庵走了,能接管刑部的人一大把,但是成国公老成持重,既然开口了,众人自然要给几分面子。

司马青接着说道,“益州牧姜公明,在任十几载,自先皇之时,便已将益州管的路不拾遗,益州本是苦寒之地,但是在姜公明大人的管理之下,百姓安居乐业,可见这位姜公明大人乃是国之栋梁,吏部对于姜大人,年年都是评优的,管理户部,想必不在话下!”

司马青之言,仅一句自先皇之时,便饱含深意,先皇驾崩,及时站队的官员都或升或贬,姜公明是封疆大吏,保皇派,晋王系,都想拉拢,却没有拉拢的资本,三公九卿岂是这般好许诺的,这才有了姜公明在益州的十几年不闻不问,今日司马青提及姜公明,看似中立之人选,却偏偏存了拉拢之意,晋王一系明白,户部落在姜公明手中,还有周旋的余地,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见到晋王不动声色的微微点头,成国公等人,当即随声附和,只有张汤心急如焚,杨升庵此时没有调走,他便彻底没有了晋升刑部尚书的希望,想要发声,却人微言轻,更得罪了杨升庵,犹豫半响之后,还是没有说话,但是咬牙切齿的表情,却被刘信看在眼里。

皇上没有反驳,便命吏部拟旨,姜公明出任户部尚书的事,便彻底定了下来。

刘信能看出张汤的不忿,皇上也能看出来,直接命张汤审理户部贪墨案,并追讨贪墨款项,看到张汤阴历的表情,刘信都替户部官员捏了一把冷汗。

老成持重的杨升庵,直接向皇上申请了神机营的特殊保护,毕竟上一次的礼部官员惨死刑部大牢,可是前车之鉴。

皇上恩准,刑部大牢的治安,由神机营全权负责。

下了朝,刘信第一件事,便是让大理寺的余承恩,出动全部人手,将所有被抓的户部官员封锁府院,没有神机营的特殊许可,不许任何人进出。

紧接着,极影便找到刘信,询问对策,刘信早有预料,跟极影说道,“大人尽管放心,我之前便布置好了一切,神机营明面上的人手也无须动用,尽管静观其变就好!”

极影对这位隐藏在暗中的太子殿下,佩服的五体投地,知道他算无遗策,便安心的忙公务去了。

回到侯爵府不久,便听张吉来报,说张汤大人求见。

张汤一见刘信,询问的是如何办理户部官员,但是语气中,对于户部官员的怨恨却展露无遗,不敢拿晋王撒气,这群户部官员,便成了现成的替罪羊。

刘信直言道,“司马青今日推荐的两人,是我安排的!本来杨升庵调到户部是铁板钉钉的事,推荐姜公明不过是作为衬托!却没想到成国公那老匹夫横叉一脚,坏了你的大事!”

“谢侯爷栽培,让侯爷费心了,只是下官时机未到而已!”张汤说的轻松,语气依旧带着失落。

正如刘信所言,司马青举荐那两人,的确是刘信之意,但是姜公明担任户部尚书,却是刘信预料中的事,也是刘信的一步棋,张汤是个酷吏,酷吏自然记仇,张汤不敢拿晋王怎样,不敢拿成国公怎样,那群户部官员自然成了出气筒,刘信便是要这个结果。

刘信安慰道,“张大人也不必灰心,晋王一系为何不敢让你做户部尚书,因为怕你,正是因为他们怕你,本候才更要重用你,皇上自然也看在眼里,你尽管大刀阔斧的干,本候跟你保证,晋王一系越是怕你,挤兑你,刑部尚书便离你越近,迟早薛青大人年纪大了,成国公也到了致休的年纪,他们的职务总要有人顶替,空缺出来的职位,总要有人顶替,刑部尚书之职迟早还要空缺出来,杨大人一走,刑部除了你张汤,还有谁能独当一面?”

张汤仿佛看到了希望,一改刚刚的失落,顿时眼前一亮,“多谢侯爷栽培,下官没齿难忘,定然为侯爷效犬马之劳!”

刘信道,“不用你效犬马之劳,办好眼前的差事便好,听说当年工部的差事,便是你办的?”

张汤道,“那时下官只是员外郎,并未出太大的力!”

“没出太大的力,便从员外郎升任到了刑部侍郎?听说当初死在你手里的工部官员可不少!”

张汤揣摩刘信的意思,当即明悟,“圣上想要户部这群官员的命!”

刘信脸色一板,冷冷说道,“胡说,圣上仁慈宽厚,岂会有暴虐之意,但是户部官员这些年贪墨了不少银子,边关吃紧,姜公明上任,除了户部一个烂摊子,听说户部存银只有百余万两,杯水车薪,皇上正心急如焚,若是为了追讨贪墨的银子,死几个贪官,皇上想必不会怪罪!”

刘信暗示的如此明白,张汤自然心领神会,“下官这就去查超这些官员的家,已滋国库!”

刘信点点头,“张大人能体会到圣上的难处,其心可嘉,只是抄家也要名正言顺,成国公那群老狐狸在暗中看着呢,不要落人口实,一份口供总要有的!”

“下官明白,下官这便会刑部大牢,只要有招供的,便按照供词抄家,供一份超一家,绝不会授人权柄!”

张汤走了,刘信笑了,这次不知要死多少人,这群官员在任上不知贪了多少银子,死有余辜,即便事情闹大,也有张汤顶着,刘信在暗中总能看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