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小小的峨眉刺,寄托了司馬宝真的全部孺慕之情,全部追寻的芳心锁钥。
这一日乔锋在湖畔苦桧林一参天树虬打坐调御丹气,这是《易筋經》的法术,务须寻觅一株森林中的原始大树,每天清晨吞吐罡气,进入循环之齿轮位面之旋律,洗涤獣性气质。
旋转元气丹轮进而打通三界残魂:地缚灵、羽灵、圣宙灵……幸运者打通三大玄关,方得进入研灵(蜕变蝉壳)的阶段,最后融入夸克纠缠几率波的空虚态。从而穿越各大位面进入生生不息的流动的循环的宇宙引力场,牵引来自太虚的信息能量场的星沸波,登临上阙俯瞰寰宇!
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制高点:
地缚灵
羽灵
圣宙灵
研灵
夸克灵
最终归于平凡……重新回到新的起点:地缚灵。却是不一样的新的起点的地缚灵,离地三尺的地缚灵。可能变得轻盈了一点点,沾染的50c灰,随风而去呼风唤雨撒豆成兵!
其实没有最终,再次开启新的循环,永远未济、永远循环、永远流动、永远生生不息、永远在路上。
你可能卡住在一界面之上无法自拔,你的视野就是你的命运。我们都不可避免被卡住在狭窄框架效应之下,即使你进入了循环,打通了全部关卡,你依然不过是更高的循环的投影而已。你永远不可能进入究竟,因为你生在盘古大陆……地月系,这是你天生的烙印,你永远不能抵达物自体,遑论究竟的宇宙之外!
生而为人,对不起,你就是“狭窄框架效应”本身,这就是每个人的命运!
你要做的只是不断打破原有的狭窄框架,进入新的循环,一个更大的狭窄框架效应场。这也是西方哲学教父尼采氏发出的浩叹:天道不仁永恒轮回,我们都是永恒轮回的产物。
我们永远无法抵达一朵花、一根草、一滴水、一虬云、一函空……
智者和狂氓的惟一区别在于,智者知道自己被卡住了,知道自己生存在狭窄框架效应场之旋涡,身不由己渺小如尘。狂氓永远不承认自己不知道,不允许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西方詩哲维氏根斯坦说:“你的语言的界限就是你的世界的界限。”
詩人云:
地缚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羽灵知道自己不知道
圣宙灵知道自己可能知道的范畴
夸克灵知道自己不知道
惟有……置身于循环的齿轮
突破极限方能进化到
……更高循环的位面的游戏
这就是某种宇宙观:《循环进化論》。西方哲学研究院首席苍孙……荣格氏,在第一届银河系哲学年会上,代表太阳系发表演讲:
在人生当中,所有最严重和最初级的问题,基本上可以判定是无法解决的……它们永远无法被解决,而仅仅可以在某一界面变得不重要
这一变得不重要的方式,务须打通新一界面的意识循环,才能提供无解之解。当然你可以认为这是人类基因衍化的需要,隐藏者基于熵的架构,始终保持某种以牺牲人性的活泼来维持平衡的策略
所以太阳系不过是一个病人的诺亚方舟,病态的程序必须提升视野必须扩大,在更为开阔更为病态的一架构之下,无法解决的问题……似乎在慢慢瓦解……丧失它原有的重要性
面对崭新而强烈的……另一界面的……生活和愿景,好似奇迹般在你的眼前……显化出一条新的路径,全新的平行的陌生的宇宙
原来的问题开始瓦解变得不重要,虽然问题本身在逻各斯之树的意义上并没有被解决
这就是太阳系所有哲学院士,提供的暂时性阶段性的解决方案,这好像一场逃亡之旅——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宇宙,你几乎没有时间胡思乱想,你必须面对当下的饥饿和空气稀薄的严峻挑戦,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争取存活一天
在某一陌生的宇宙,人类的时间是以天来计算的,你穿越到了结绳记事的……史前的原始河流的厈边……
这是在《易筋經》扉页上的一段拜占庭文字,来自西方一芦苇的声音。乔锋在中亜驯獣卖艺时节,粗识拜占庭字母拼写。以一粟特人的字典:《西語对照表》,勉强迻译注解而成。
这或许是理解《易筋經》的关键所在,乔锋忒地理解这一西方苍孙级的走廊派哲学的宗主,在银河系年会上的发言。
这一演讲词,珍藏在帝国天界的琅嬛阁密室一屉,司馬氏一度跻身尨族,进入过这一密室。
所以一函早已散佚失传的鹤唳风声,复活在司馬宝真和乔锋智慧合璧的……《飞蛾协奏曲》之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