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剑坠为凭(1 / 2)

夷水悲歌 葫芦生 1543 字 2020-03-19

“大人请息怒!在下愚见,官店口冯家素来交游广阔,开明士绅之名在外,施南府、宜昌府乃至省里都有关系,在官店口更是打个喷嚏三天雨,此番夤夜前来,必有深意。如能得到冯家鼎力支持,于剿匪之事定然大有裨益,大人何妨见上一见?”江师爷见到冯应龙时,已经得了好处,听赵知县说不见,赶紧在一旁相劝。

赵源生又踌躇半响才说道:“既如此,带他进来吧。”师爷赶紧出去,将冯应龙带进后衙。

“草民官店口盐茶商号冯应龙,叩见知县大人!”冯应龙一进门,双膝一曲行了个叩拜大礼。

赵源生阴沉着脸一声不吭,直到冯应龙磕完头,也不说免礼,过得半晌才冷冷说道:“素闻官店口冯家,财大气粗,背后又有白莲教撑腰,哪会把区区一个建始县衙放在眼里,今日是什么风把冯大掌柜吹来了?”

冯应龙低着头跪在地上,听知县大人说完这话,吓得背脊发凉直冒冷汗,急忙说道:“大人,冤枉啊!官店口冯家一向循规蹈矩,决不敢做犯上作乱之事,这其中定是有不满冯家之人刻意构陷!”随即将赵知县书信上所说之事,一一解释:

“当初石斗坪黄七哥去冯家,不巧家父卧病在床,黄七哥也未说明所为何事,见家父病着就走了,冯家事后才知道是为联合抗击白莲教匪之事,可为时已晚;去年中秋营盘岭上,白莲军派粮派款,草民第一个站起来与他们理论,却被那武魁当场发难羞辱,言语间竟以石斗坪黄家下场相威胁,还是晏震乾晏老爷从旁相劝,又带头认捐,才避免了我冯家没有与剿匪撕破脸;至于家中幺妹与匪首覃声鸾交好之事,纯属谣传,那是前两年匪首覃声鸾扮做货郎,在官店口踩盘子打探消息时,被几个街市混混儿为难,幺妹正好路过,说过几句公道话,就此与那覃声鸾认识而已,绝无婚约一事。

年前接到大人书信,本是要立马赶赴县衙,向大人禀明实情的,只因大雪封山出入不便,白莲教匪又巡查得紧,致使未能及时面见大人澄清。就是今日,草民也是从红土溪绕道才能来建始的。为了躲避教匪纠缠,无奈之下,去年腊月家父便命我兄弟将街市商号关张,举家回到漆树湾,闭门不出。以上所言句句属实,望大人明察!”

赵源生脸色这才有所缓和,说了句:“哦?那倒是本县偏听偏信了?”

“不敢,定是有人故意为难冯家,才使大人误解冯家的!”冯应龙连忙说道。

“这里不是公堂,冯掌柜起来,坐下说话吧。”赵源生把手往侧面椅子上一指。

“多谢大人!原本家父是要亲来拜见知县大人的,只是路途遥远,家父年岁已高,禁不住颠簸,又怕遭遇教匪盘查,只好由草民借贸易为名外出,前来给大人磕头,请大人见谅!”冯应龙如遇大赦,起身擦了一把汗,又躬

身行了一礼,向门外把手一招,待护院将礼品担子挑进书房,再说道:“官店口穷乡僻壤,实在想不出什么好东西孝敬大人,家父备下几样本地特产,不成敬意,还望大人笑纳。”

赵知县只把眼睛往担子上一扫,已知究竟,说道:“令尊太客气了!”说罢,转身吩咐江师爷:“看茶,本县与冯掌柜还有事要谈,你们先退下吧。”下人奉上茶水,江师爷带冯府护院出去了。

书房中只剩下赵知县与冯掌柜二人,赵知县此时说话神色和悦了许多:“冯掌柜,其实对于冯家与教匪之间的关系,本县也知道很多是捕风捉影,以令尊冯老先生的阅历和睿智,自然不会那么糊涂的,只是人言可畏,三人成虎的道理,相信冯掌柜也是明白的。故而,冯家要想力证清白,光靠退避乡下,置身事外是不够的。”

冯应龙一听这话,心下略微安稳一些,脑壳里飞快转动:或许是赵大人原本不信,不过是给自己来个下马威,或许是适才那礼品担子起了作用,或许是赵大人对冯家另有借重?当下赶紧抬身问道:“需要冯家怎么做,请大人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