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千里寻亲(2 / 2)

夷水悲歌 葫芦生 1597 字 2020-03-19

“哪个是你自己人,拿下!”为首头目一听是山外口音,一抖手中长枪,三人一齐扑了过来。春燕常年跟随齐莺儿行走江湖,也初通一些功夫,一边左闪右避,一边高喊:“真的是自己人!公子,你说话呀!”

齐莺儿见那头目长枪直奔自己胸前,不由大怒:“无耻之徒!还真怕你不成?”身子微微一侧避过枪头,左手抓住枪杆轻轻往前一带,身子已闪到对方背后,右手闪电般伸出,一柄短刀已逼住那头目咽喉,猛喝道:“住手!”

只一招便将自己头领制服,另外那两人大惊,一时呆立当场,不敢再动。

“说,你们是不是瓦岗寨白莲军?覃声鸾身在何处?”齐莺儿喝问道。

“果然是官府奸细!别费功夫了,老子们不会说的!”那头目狞笑一声:“你杀了我吧,皱下眉头都是你养的!”

“倒也算是条汉子!”齐莺儿一个黄花大闺女,别人说是她养的,不由得脸上一红,但却不怒反笑,心中已经确信他们是圣教之人。当下短刀离开对方咽喉,把手一推:“站一边去!”

说罢,从腰带中掏出那枚七瓣玉白莲,微微举起:“你们可认识这个?”

那三人一惊,难怪一招之内败在对方手下,原来眼前这人不仅是圣教中头领,竟然还与覃大都督一样地位尊崇。

“属下等见过圣教头领,先前有所冒犯,请头领恕罪!”那三人一齐单膝跪地,抱拳行礼。

“算了算了,起来吧,不知者不为罪!也怪你们不听春燕喊话是自己人,不问青红皂白就刀枪相向,才至有所误会。”齐莺儿笑了笑,再问道:“你们可是瓦岗寨覃都督麾下?覃都督现在何处?”

“回首领,属下等正是瓦岗属下,奉命在此监视官军动向。至于覃大都督去向……”那头领把拳一抱,先行过礼,再才答道:“实在对不住,请恕属下不能相告!”

齐莺儿大为不解,一晃手中七瓣白莲问道:“你等既然叩拜这圣教信物,为何不肯透露覃都督去向?”

“圣教信物,乃是证明头领在圣教中身份职位,我等是弥勒弟子,自然是要恭敬有加。”那头目话锋一转,冷冷说道:“瓦岗详情或是都督去向,乃是我天运大军的军情,怎么能对外人随便乱说?”

“你们……!”春燕在一旁怒道:“你们知道这位公子是谁?他是圣教襄阳堂莲花圣使,又是夷水堂总护法的义子,还是你们覃大都督的结义兄弟,这是外人么?”

那三名教勇一听,将信将疑看着齐莺儿。

“春燕说得没错,本圣使正是奉大嫂襄阳八路义军总指挥王聪儿之命,前去与天运军大元帅覃佳耀会商军务的,数日前在黄柏山办完公事,顺便来探望义兄覃声鸾。”齐莺儿缓缓说罢,突然一笑:“再说,我襄阳义军相隔千里,你瓦岗军情于我何用?”

“原来是襄阳堂圣使,又是大都督义弟,自当如实相告!”三人互相对望一眼,然后将邬阳关战局大致介绍,最后说道:“此处向北十余里处,有个薄刀粱子,现今覃大都督应正在那里与官军激战。可惜我等奉命在此监视官军动向,不敢擅自离开。张总教头就在后面不远处,要不圣使先与总教头会面,再派人一路护送?”

“不必了!”齐莺儿一听覃声鸾正在激战,哪里顾得上去见张正潮,急急问道:“薄刀粱子怎么走?”

“顺着这右边道路一直向北,沿途应有明显痕迹。”那头目原本想力劝圣使,先见张总教头再派人护送,但到此前圣使展露的那身功夫,心想只要不遇到大队官军围攻应是无碍,不过还是一再叮嘱:“午前,先有我军数百人,后有官军数百人,先后从这条路过去,肯定都是去了薄刀粱子。圣使千万小心一些,不要误入官军阵中!”

“多谢!”齐莺儿虽然焦急赶路,但也不敢走上大路,一拉春燕,隐入路旁林中,顺着右边道路前行。

几番耽搁,等赶到薄刀粱子,太阳已经偏西。

此时薄刀粱子下,战争早已结束,只能见到地上到处残留的斑斑血迹,时不时有散落的头盔与断裂刀枪,山脚处有几个新土掩盖的大坑,河谷中空无一人。

仔细观察,河谷内外一共四处留有痕迹,貌似曾有大队人马经过。河谷内一处通上薄刀粱子,一处通上扁担山。谷口外除了刚才的来路,还有另外一条,看那马蹄踏出的印记,是离开河谷时留下的。

两人一时犯了难,除了刚才来时的路,另外还有三条,不知瓦岗白莲军走的是哪一条,若是跟错了,一旦误入官军阵营如何是好?

春燕急得大哭起来:“多半是战争一起周边乡民都躲得无影无踪了,现在连个问路的人都找不到了。小姐,看看天都快黑了,我们该往哪边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