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之见!我冯敬尧的女儿,还怕没有饭吃?只要幺妹儿欢喜就行!对方家境如何,哪里人氏都不重要,我还巴不得对方是远方人士,家境贫寒呢。到时候就近给他们置办一处宅院,助他们成家立业,有何难处?这样的话,幺妹儿隔我们又近,时常有个照应,岂不更好?”冯老爷疼爱幺女儿,舍不得她远嫁,心里不禁打起了如意算盘:“至于人才人品,你就放心,幺妹儿向来眼光高,她能看上的,绝不会差到哪里去。等到下回那后生送东西来,我再亲自考查一番就是。”
老夫人闻言有一些道理,虽然心下还是不踏实,便也不再多说。
转眼间,已到八月初五。覃声鸾午后就赶到了官店口,在中街找家客栈安顿下来,洗把脸,换身衣服,急急忙忙往街市东面行去。
今日街市上人不多,石板街略显冷清。街巷清幽,又地处高山,虽是八月初的季节,倒也凉风习习,十分舒爽。不多远,前面便是一处宅院,上书“冯宅”两个鎏金大字,覃声鸾远远立定,仔细打量起来。
只见得,三级麻条石铺就的台阶上,一丈多高的双合木门,镶嵌四排碗大的铜铆钉,一边一个虎头铜座,座上穿扣铜环,门一动铜环撞击
虎头啪啪作响。台阶前两尊青石狮子,高约八尺,张牙舞爪,不怒自威。大门两旁,各有一溜五六间通梢铺面,分别挂着“冯家盐茶”“冯家山杂”金子招牌。
覃声鸾走上前去,对门边一老家人双手抱拳:“这位老管家,在下有礼了。烦请您儿家通禀,冯幺小姐定的东西给送来了。”
老家人微微欠身回道:“不客气,你在这里稍等。”说罢,转身进了宅院。
老家人进到后院,在冯秋云闺房门前低声禀告:“幺小姐,门外来一后生,说是你定的东西送来了,是要冬梅出去取,还是喊他送进来?”冯秋云正在房里发呆,闻言心花怒放,三步并做两步打开房门:“我各人去拿!”
“不许去!”冯老夫人不知何时站在老家人背后,面带温色:“不懂规矩,好好在屋里坐着,东西给你传进来,把银子带出去就是。”
“还是我来吧,看看我家幺妹儿眼光如何……买的什么好东西。”冯老爷踱着方步过来,对老夫人眨了眨眼,对老家人说:“把人带到后院花厅来。”冯秋云急的心里像猫爪子抓,无可奈何,老夫人又在旁边紧盯着,只好悻悻回房。
老家人出去,对覃声鸾略一躬身:“公子,请随我来。”覃声鸾以为是冯家幺小姐有请,心下好不喜欢。
进得大门,是一过道,过道紧连着下堂屋。穿过下堂屋,是一天井,隔着天井便是中堂屋。穿过中堂屋,又是一天井,天井后面是上堂屋。每个堂屋旁边是侧厅,侧厅与堂屋并没有隔断,几根合抱粗的木柱,显示与堂屋分开。侧厅连着厢房,厅角一处通道,外接庭院,庭院里周围再有房屋,估摸那才是住房。两进天井三进堂屋,由前到后逐级升高,目光所及之处,便有百十间房屋。
穿过上堂屋天井边通道,进到后院。老家人站在一间屋子门边,将覃声鸾往里面一让,说声“我家老爷有请!”覃声鸾微微一怔,原来是要见冯家老爷,心下虽然忐忑却无退路,只好硬着头皮进得门去,恭恭敬敬一鞠躬:“冯老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