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1 / 2)

[三国]临江仙 玄世 1646 字 2020-09-04

雨下得很大。

织成了帘幕。

裴衍撑着油纸伞走过庭院。

“道君,马车已经在门外了。”

裴衍朝着卢任点点头,表示知晓。他突然问起一句,“近日,城中可还有硝石卖?”

“没有,”卢任摇头,“之前最后的几箱硝石被我们买下,现在另一处别院中。商道被截断,至今仍未恢复,暂时没有商人贩卖硝石来。周围的县城也去打探过了,亦无。”

“那硫磺呢?”

“数量极少,仅药堂中有些许存货,还是我们给的。”

裴衍轻轻“嗯”了一声,踩着脚蹬登上马车。

“去太师府。”

马车慢慢悠悠向雨幕深处驶去。

“太师唤衍来所为何事?”裴衍向太师行礼道。

董卓身配着一柄宝剑,缓缓转过身,视线上下在裴衍身周打转。半晌,他开口道,“行渊道长,可愿再算一卦?”

“太师想算什么?”

董卓双手交握背在身后,“陛下已下罪己诏,且已开国库赈灾。太尉赵谦被罢免……”

“——是否灾相已解?”

裴衍心中腹诽,有事的都是旁人,要是董卓敢自己罢免自己,那自然是天下太平了。

“这些举措只能缓解一时,而不能全数尽除。”裴衍答道。

“卿何解?”

“太师,不妨大赦天下,以全仁德。”

“大赦天下?”董卓重复了一遍。

董卓的神色有些阴沉,“孤看你是别有居心吧,大赦天下,呵!”他冷笑了一声,“怕不是想要捞那荀公达出狱?”

“衍愚笨,不知太师何意?”裴衍垂下眼眸,语气之中带有着丝丝疑惑。

荀攸只是被怀疑有行刺太师之举,暂无证据,确实属于被大赦的范围之内。

董卓嗤笑一声,眼里闪过一丝忌惮,“你愚笨?这样说的话,那内些个大臣岂不是连脑子都没得。”他一挥袖,“罢,按你说的来便是,也不知那荀公达究竟是何等人物,竟然能让你同李儒关心至此。”

“此前你说的解法究竟何意?”董卓想了想,问道。

“取缔小钱,重铸五铢。”这句话乍听之下,轻飘飘的好似无足轻重,可是却令董卓神色巨变。

董卓凭借大量铸造小钱来大肆敛财,废止小钱、重铸五铢可以说是直接用钝刀子在剜他的肉。

“你可知道你在说些什么!”董卓怒斥道,“你别以为你算准了一次,就可以为所欲为!裴衍!”

“那……衍可再算一次,且看看这次准否?”裴衍并不惧怕董卓威势。京畿百姓苦董卓久矣。

哪怕董卓下令宫中百官不得向外泄露裴衍的卦象内容,再施行怀柔政策安抚京畿地区百姓,可到底人心多变。当年张角一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引得天下响应,汉室震动,至今黄巾余部仍旧存在,根除不尽。

而如今裴行渊比那张角更为神异,在百姓之中也隐有声望。若是卦象应验之事流传出去,难保不是第二个引起民乱的张角。

董卓此前同那些黄巾军对阵过,自然知道这种根植于人心之中的信仰的厉害。汉室现今再无力应对叛乱,只能由他的军队来平复,若是京畿地区再出暴|乱,关东诸侯怕是极其乐意落井下石。

“且详细说说——”董卓冷静下来,询问道。

裴衍将他原先已经准备好的货币改革章程娓娓道来。

“大灾之后,不宜大动,可缓缓图之。”裴衍以这一句结束。不能逼迫得太狠。

待听完裴衍的一番话后,董卓表示知道后,挥挥手让裴衍退下。裴衍告辞后,转身缓步离开。

董卓看着裴衍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他从桌案之上拿起一只三足青铜酒樽,酒樽之中空无一物。他微微抬起手。

裴衍慢慢走到堂屋门口。

不知何时,雨已经停下了,阳光冲破了天空之中层层叠叠的乌云,倾泻而下,照亮了整座庭院,庭院的走道是用鹅卵石铺就的,在阳光之下微微闪着柔光。不过这阳光却照不进裴衍身后的厅堂。厅堂暗沉,只有些许烛光摇曳。

而裴衍就走到离光亮之处一步之遥的地方,停下了脚步。

一丝弓弦紧绷之声钻入了他的耳朵。

裴衍微微抬手,遮了遮光,眸光快速扫视周围的环境,没有一丝异样。可是,他不会听错,他也不相信董卓会如此这般轻易放过他。

裴衍微微侧头,回望身后的董太师。

看着董卓手中举着一只酒樽后,裴衍嘴角微微向上勾起。

“太师,衍忘了说一事。”

董卓皱了皱眉,外头阳光正好,而裴衍整个人处在背光之下,面容显得有些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