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
正月十四,虽说明夜才是十五月圆,可因为今夜长安皆是冬雪覆盖,所以今夜的月光显得格外明亮。
宋念安在家中早早睡去。
听说富贵人家里,都有炭火炉子取暖,就连睡觉都有暖床的丫鬟。
不过这种待遇,宋念安这种人也就只能在梦中享受享受。
三床暖被身上盖着,即便是屋外的雪花被风吹进了屋子里,也不觉得有多冷。这便足以。
这本该是一个平静如常的夜晚。却在三更时分,起了变数。
“呜哇”
竟是一声婴儿啼哭,传进了宋念安的耳朵里。宋念安猛然惊醒,望向窗外。
窗外明亮,从窗户的缝隙中可以看到院子。月光如银照在白雪上,竟是连整个院落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有哭声?
宋念安将信将疑,莫不是自己刚刚睡的太香,做了个梦?
“呜哇”
又是一声。
这声音,听起来就是一个呱呱坠地的小娃娃,声音洪亮且清晰,宋念安这一声听的真切,脑子一个激灵。
嘶这寒冬腊月的,哪来的娃娃?
转念又一想。莫不会是那该死的野猫,这三更半夜的在发春吧。
这么一琢磨,宋念安又松了一口气。
可马上又觉得不对,这野猫发春都是开春之后的事了,现在这个寒冬时节,不应该啊。
“呜哇呜哇”
哭声一声比一声真切。
莫不是有人弃婴,把那襁褓扔到了自家门口?
这世道可真是,有钱人吃喝玩乐,穷苦人连个娃娃都养不活。
也不知是哪家狠心的爹娘,竟是能在这冰天雪地里把自家娃娃给扔了,这是得有多铁石心肠才能做出这种事来。
宋念安正这么胡思乱想着,就在这时,堂屋门“吱嘎嘎”缓缓被人推开。
宋念安脑袋一炸。低声喊了一句“谁?”
堂屋传来娘亲的声音
“念安,你醒了娘听见外面好像有孩子哭,娘去外面找找。你接着睡吧。”
宋念安听到是娘亲打开的屋门,松了一口气,说道“等一下娘,我跟你一起去。”
“不用不用,你睡吧。这么冷的天,别起床了。”
说罢,就听见娘亲摸索着屋门走出,鞋踩在积雪上的“咯吱”声响。
宋念安越琢磨越不对,掀开被子,摸起床头上的棉袄披上,穿上鞋就跟了出去。
院子平静如常,落针可闻。
偶尔有微风吹起偏偏雪花,抬头望月,月如满弓,真是一个难得的大好月色。
宋母紧闭着眼睛,侧脸在微风中轻轻摇动,耳朵听着周围的动静。自从双目失明之后,耳朵就越来越灵敏,在宋念安听到那第一声啼哭的时候,她早就已经注意到了那个声音。
宋念安扫视一周,院子里月色通明,哪有什么孩子的影子。
“娘?”宋念安小声唤道。
“嘘”宋母示意宋念安不要出声。
“娘,没有什么孩子。咱回屋吧,兴许是谁家婆姨抱着孩子赶夜路从咱家门口路过。别多心了。快回屋去,外面冷的很。”
宋母眼睛看不见,此时耳朵颤动,细微声响传到耳中。
边听边说道“娘刚才听得真切,就是在咱家院子里有孩子哭。”
“娘,今天月亮明的很,院子里看的真真的,真没什么孩子,肯定是刚才门口路过的。你听听现在是不是没动静了。”
“你别说话……这么冷的天,要真是个娃娃,估摸着这么一会都冻的哭不出声了。”
然后娘亲就听院子西边声音窸窣,耳朵仔细聆听着西边院墙。
宋念安顺着娘亲的方向看去,眼前的景色吓得他整个人一激灵,头皮发麻。
就只见,银色的月光下。
一只说不出来是什么的活物,有牛犊这么大,全身灰褐色羽毛覆盖。
一只好像鹰的巨大脑袋,头上竟然还有一对尖角。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有一团黑雾,笼罩在它的周围。
那个活物,四爪钳住坊墙,正在悄悄逼近,那行走的方式,像极了一只巨大的猫,悄无声息。
“娘,你先回屋。”
“咋啦?”
“有只大狗在咱家院里,我把它撵出去。”
说罢,宋念安扶着娘亲回屋,并在门外插锁上了门。
“念安,你小心着点,别被咬着。”然后娘亲喃喃道“哪来的狗呢”
宋念安不能把眼前的景象告诉娘亲,他抿着嘴,手缓缓的摸向屋门口的那根九爪铁耙。等手握紧了铁耙,再一步一步往院中挪步。
那墙头上的活物,侧头面向宋念安,一双鹰眼盯着他,不急不缓,仍是悄然前行。
宋念安心都提到嗓子眼。他心里清楚,眼前这个东西,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
“伏妖令,连你这种人都配拥有伏妖令?你才几年道行?”
口出人言,语气轻蔑。
事出无常,便是有妖。
是妖怪!
宋念安大惊失色。
心说这妖怪竟然是伏妖令招惹来的,难怪玉瑶姐和吴掌柜都说这伏妖令邪门,这才一晚上的功夫,竟然是让妖怪找上门来了。
心知此事因伏妖令而起,宋念安伸手入怀中,拿出那块暗红腰牌就砸了过去,“你想要,拿去。”
那妖怪微微一侧脑袋,闪过那腰牌,那只鹰嘴明明没动,却就是有声音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