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青衣道士(1 / 2)

雪雾落下,剑身微鸣。

青衣道士从屋顶一跃而下,先是去捡回了扔在路上的暗红伏妖令。

然后轻轻跃起,飘然入院,好一副仙人之姿。

宋念安刚刚看见那妖怪是冲着娘亲去了,一下子就慌了。

此时那柄飞剑还插在妖怪脑袋上,宋念安赶忙冲进屋子里,查看娘亲有没有受伤。

屋门大开,一扇门板还挂在门框上,而另一扇已经已经平铺在了地上。好在刚刚娘亲没有离门太近,才没有受伤。

宋念安把娘亲搀扶起来。那青衣道士也已经来到了门外。

青衣道士走到妖怪头颅前,右手握住插在妖怪头上的剑柄,然后稍稍用力往上一拔。

那柄银色长剑便缓缓拔出。他把长剑收到背后的剑鞘之中。

就只见地上那具蛊雕尸体,如飞灰一般开始湮灭。

最后只剩下一刻略有光泽的珠子,珠子有拳头大小,如琉璃一般,内有幻彩,妙不可言。

青衣道士伸出左手,那颗珠子飘到道士手中。然后道士五指成勾,瞬间握紧。

“嘭”的一声细微声响,那颗珠子也化作一团五彩烟雾。飘散在空中。

宋念安不知这五彩珠子是何物,就感觉五彩琉璃十分好看,就连破碎的那缕烟雾,也如虹彩一般。

被这么捏爆了,着实有些惋惜。

五彩烟雾散去之后,青衣道士这才看了看屋里的宋念安母子二人。

“让二位受惊了。这妖怪名叫蛊雕,乃是雷泽之地的上古凶兽。会人言,好食人心,常以婴儿啼哭声引人出门,而后杀之。这段时日已经有不少人因为这妖怪而死。此次妖怪祸乱长安,来的肯定不止一只,所以以后听到有婴儿哭声,千万不要出门。”

宋母眼睛虽然看不见,可是心里清楚的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所以一阵后怕。

念安几次劝自己回屋,自己偏偏不听,险些就因此让念安丧命。若真是因为自己,让念安有个三长两短的,她这个当娘的,可就真不想活了。

“谢谢道长,救命之恩。”说着,就要给这青衣道士跪下。

道士赶紧示意快快请起。然后才发现宋母眼睛看不见,这才连忙说道“小道友快快将你母亲扶起来。”

宋念安平日里油嘴滑舌,此时却显得有些木讷。

扶起娘亲之后,却被娘亲埋怨说道“念安,跪下,道长救命之恩,你不能不谢。”

宋念安别的话不听,但对娘亲那是唯命是从,当下便跪下,给那青衣道人郑重的磕头道谢。

“小道友快快请起,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地,跪父母,跪师父。只是举手之劳,何谈救命之恩。”

宋念安听罢,便起身又作了一揖。

青衣道士接着说道“小道友,你母亲被蛊雕所袭,虽未伤及肉体,但三魂七魄唯恐有损,你明日一早去西市南街的杨家铺子,寻一副安魂汤药,连服三日,便可无碍。”

“谢谢神仙。”宋念安赶紧点头答应。

“嗯,你快将你娘亲送进屋里修养。我还有一事与你相商。”

宋念安对娘亲说道“娘,我跟道爷出去一下,您先回屋。”

娘亲轻轻“嗯”了一声,宋念安跟着青衣道士,走出了院子。

月光明亮,门口的弄堂照的通明。青衣道士清瘦高大,宋念安要矮上一头。两人面对面站着。

一阵凉风吹过,青衣道士的长袍随风摆动。他掏出手里那块暗红令牌,对宋念安说道“你可知道这是何物?”

宋念安知道,眼前这个道士,绝非常人。

今天偷了这道士的伏妖令,那绝对是碰上硬钉子了。

这长安城每日来来往往,约有百万人之多。

这道士竟然能从百万人中直接来找到自己家里,若说是巧合,那他自己都不信。

偷了东西被抓了现行,这已经不单单是颜面的问题了。趁着这道士还未兴师问罪,宋念安愧疚说道。

“多谢道爷在我娘面前给我留面子。若是让我娘知道我在外面靠这种手艺为生,她必然会对我很失望。今夜因为这块牌子险些丢了性命,算是最大的教训了。”

“君子立于天地之间,必要顶天立地。做事光明磊落,一身正气,才是君子本色。我看你面相轩昂,凌云有至,紫气东来,绝非是狡诈之辈。将来若还想有一番作为,必要坦荡而行。既然你心知廉耻,那便证明你本心不坏。这般小偷小摸的苟且之事,日后莫要再做。”

宋念安似懂非懂,只听明白了最后一句。

五岁那年,父亲随着随着驼队去了西域,赶上了黑沙暴,死在了茫茫沙海中。尸骨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