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青衣道士(2 / 2)

侥幸活着回来的人把父亲的死讯告诉了娘亲,娘亲便整日以泪洗面,不多日便哭瞎了眼睛。

让这个已经风雨飘摇的小家,更是雪上加霜。

那年,才五岁的宋念安就学会了端着个小碗,沿街乞讨。

起初的时候,还有人看他个小娃娃可怜,还能施舍些馒头面饼。

后来不知怎的,都觉得他宋念安是个只会骗人同情的小骗子。

所以要饭也就越来越难要了。

城南的乞丐不在少数。

宋念安也能混入那些乞丐帮子里。遇见红事讨个喜钱,遇见白事跟着哭两嗓子也能混上个白面馒头。

只是年幼的宋念安比同龄人要矮小许多,那些年也没少受其他乞丐的欺负。

小小的年纪,他便看遍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为了填饱肚子,还不知是非对错的他学会了偷鸡摸狗,从那之后,便是一条不归路。

懂事之后的宋念安也知偷窃不对,也想找个学徒的活计挣点饭钱,可是几次三番被人冷嘲热讽,拒之门外。使他心灰意冷。

谁会招一个贼当伙计呢。

所以青衣道人在面前一通说辞的时候,宋念安莫名的觉得心里有些委屈。

如果生活安好,他又怎会选择这样的生活。

可他没有任何辩解,点头答应,“好的道爷,我记下了。”

青衣道士看宋念安确实有悔改之意,便不再多说,而是又问了刚才宋念安没有回答的那个问题。

“你认得这个牌子?”

“不认得,我本以为是块玉牌,才动了歪心思。后来我朋友告诉我不是玉的,当铺掌柜的说这叫伏妖令。他们都说这牌子邪门的很,起初我是不信。现在,我信了。”

青衣道士听到这里,觉得有几分玩味。

“倒不是邪门,这伏妖令的前身,是一棵修为圆满,被九道天雷轰杀的灵树。灵树死后,将一缕元神存在体内,等待时机东山再起。却在唐初时,被缉妖司寻得此木,做成了一千八百块伏妖令。每一块伏妖令中,都存有灵树的一缕残魂,乃是这世间至纯的灵气。所以持此令牌者,犹如秉烛夜行,很容易被妖怪盯上。”

“难怪刚才那妖怪会直接找到我家,说来说去,还是这块牌子给闹的。道爷,偷了你的东西是我的不对,真诚的向你道个歉,这牌子,还给你。”

道士却摇了摇头说“这牌子,你现在不能还我?”

看着宋念安一脸茫然。

青衣道士才解释道“蛊雕这妖怪,有仇必报。所以将才我才想放它一条生路。只是不愿意让它死在你家院子里。不过那妖怪实在是冥顽不灵,我才不得已将它击杀。妖怪死后,会有一缕妖气尚存,三日不散。这三日之内,也许会有蛊雕同族前来寻仇。你拿着这块伏妖令,妖怪能感知你的位置,我也能感知到你的位置。一旦有什么意外,我定然会来救你。”

“啊?还有妖怪?”

“不错,尤其是明日月圆之夜,妖族会极其猖獗。现在藏在长安城暗处还有多少妖族,还不可知。对于伏妖人而言,明天夜里将会是一场大战。但凡是有一只被遗漏的妖族来找你寻仇,你与你娘亲的性命,恐怕凶多吉少。若是你们因为我这一块伏妖令而死,贫道会良心不安。”

“道爷不用良心不安,说白了这些事都是我招惹的,若真像道爷所说,那我宋念安恳请道爷救我与娘亲一命。不是说我宋念安怕死。如果我死了,我娘一个人实在没有办法活下去。所以我为了我也好,为了我娘也好,都得好好活着。”

说着宋念安把道士手中的伏妖令拿在了自己手里。

“我再教你一句剑诀,如果遇到性命之忧,你可以借剑一用。不过事先跟你约法三章。非情急之下,不可借剑。借剑之时,只可自保,不可伤人。”

借剑?

宋念安见识过这青衣道士背后这把银色长剑的厉害。

飞剑如梭,剑气如虹,银光流转,毫无疑问是传说中的法宝飞剑。

这青衣道士竟真的借剑给自己所用,那真要是有什么危险,宋念安也有了一颗定心丸。

青衣道士说道“剑诀你记住。天地玄黄,云篆碧虚,七星龙渊,速赴吾身,急急如律令。”

宋念安喃喃默念了几句,说道“记住了。”

青衣道士觉得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跟宋念安告别而去。

他一身青色道袍,大袖飘摇。在宋念安家门前的陋巷里一跃而起,月光之下,只看一道身影,一掠而去。

宋念安看着青衣道士消失的方向,不由得暗自咋舌,还真是个高人啊。

他看了看自己手中的伏妖令,不知道明天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

一切皆由这块伏妖令而起,搅的这长安城是鸡犬不宁。

宋念安叹了口气,推门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