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徒弟要回乡
上班的路上,遇到小蔡哥,他大老远的叫住了我,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小马要回来了。”我一阵欣喜。“他什么时候回来?”小蔡哥说:“可能两天后到?”“真的!”我高兴得不知所以。
我们四年没见了。不知这徒弟过得怎么样了?找到女朋友没有?工作顺意不?这么一大堆问题一股脑儿都涌了上来。让我再次想起我做他师傅那段日子。
2001年元月,我到马关农业局实习,主要负责办公室文秘工作。由于初出校门,对于工作单位上的事一窍不通。那时我有一个师傅,是办公室的一个美女,领导把我交给她后,就说以后你跟王霞姐多学点办公室的基本事务,认识一下办公室工作基本流程。从那以后,我就成了王霞姐的徒弟。
我所学的专业是文秘,专业对口,上班的第二个星期我就可以独立的做事了。王霞姐对于我的工作态度很是满意,凡事只要她认为我可以的,她都交给我独自操办。办公室里因为多了一股新生力量而显得活力四射。领导每次见了我都说,小李,以后分到我们局干秘书,我们欢迎!
渐渐地熟悉了工作,做起事来也得心应手。管理档案,文件交接,起草文件,组织会议等一系列杂事一般都由我来安排。我在单位上年纪最小,最能闹,最能笑。每天都从一楼“闹”到三楼,从一楼“笑”到三楼,一些平日不说话的老同志都喜欢跟我聊天。他们有时教我鉴别亚麻的品种、分级扎把,有时教我写可行性研究报告,还教我如何应付县委政府大大小小的工作汇报。
我到农业局上班三个月时,来了一位眉清目秀的小伙子,他刚来那天,我去县委交换文件回来,对突然出现的帅小伙子很“不顺眼”。我试着跟他说话,他只是一个劲地傻笑。他低着头,继续看书,厚厚的一本,好像是武侠小说。我不知道他是从哪冒出来的泡,继续做事,不理他。
后来主任告诉我,这是刚来局里的实习生,是云南农大的高才生,学食品加工的,他一直喜欢马关,想来开发一下马关的食品加工。眼前这个白白净净的奶油小生是学食品加工的,我才不信。
第二天,我一如既往的来得很早,而他总是在我把整个办公室的细节收拾妥当了,才慢悠悠地来。那段时间刚好遇到农业局的档案要申请达标升级,以前整理过的一些档案由于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需要重新立卷归档。这档子事本来是王姐的工作,我来之后,立卷归档的大任交到了我头上。把办公室收拾妥当后,直奔档案室,一个卷一个卷的整理,然后编号,印页码,很琐碎,但不是很无聊。
我们大约僵持了一个星期。除了见面时礼貌性地打打招呼外,几乎不说话。由于他初来,局里很多事也帮不上忙。我们忙我们的,整个局里只有他一个人是闲着的。他再也忍不住了。第一次来得很早跟我一起打扫卫生,然后无话找话说。既然都是实习生,就不跟他计较了。我们开始谈了起来,话题越来越多。但每次交流过后,他都很无奈,说他在局里好像一个多余人,找不到事做。我主动请他跟我一起干琐事。他爽快地答应了。
由于他没搞过办公室工作,对整理档案之类的事摸不到头绪,偶尔写点东西也不是很规范。主任叫他写过两篇信息以后,就没敢再叫他。我喜欢叫他小跟班,强行让他叫我师傅。从那以后,我正式收他为徒。
每天一上班,他都会甜甜地叫我一声师傅,然后说说笑笑地一起整档案,一起写材料。单位上的老职工,见他叫我师傅就笑我:“一个小中专生,敢收人家高才生做徒弟,你是不是不知天高地厚?”我笑笑回敬一句:“高才生也有不懂的地方,我不懂他懂的他当师傅,他不懂我懂的我就是师傅,这很公平合理嘛。再说了,收徒弟又不是看他学历有多高、年纪有多大,小孩子也可以收徒弟。”同事们都笑我,说我拉拢帅哥,是不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我才不管他们怎么说,每天都拉上我的小徒弟帮忙:抄抄目录啊,聊聊天啊,一起去书店租书、看书;吃过饭后一起打打篮球,打打扑克啦……冷清的局大院里多了两个年轻的身影,活跃多了。
小马哥写得一手漂亮的字,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散文。他特别爱看小说,来马关没多久,智信达书店里面的武侠小说几乎被他看了个遍。小蔡哥跟我说,他看书特别快,一个晚上就能看好几本。怪不得每天晚上都拉上我陪他去换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