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可以说【怪物猎人:世界】整个游戏的初期体验也比历代怪猎流畅了很多。在追击这几个怪物的过程中,你还能看到大量w引以为傲的新增内容:
地图上复杂的生态链条,怪物的栖息地、觅食地和战斗对象,不同任务难度下不同的怪物布局,以及虽然不是完全连通,但相对位置非常合理的超大地图……
你甚至能看出这整个地图最早可能是想做成完整的“连通开放世界”的痕迹。
从调查据点到研究基地,你几乎能在每张地图里看到它和据点彼此之间的连接点,只是为了游戏性、网络结构和优化上的方便,调整成了老怪物猎人式的“委托-营地出发”形式。
玩家也可以选择探索模式,不受50分钟的限制,自由探索每张地图上的内容,感觉就更加“开放世界”了。
截至到这里为止,《怪物猎人世界》仿佛都是一个合格的开放世界游戏。但是,这只是“见山是山”的阶段。
当你继续深入下去时,就会开始有“见山不是山”的感想了——这【怪物猎人:世界】的核心体验,真的是一个开放世界游戏吗?它为什么和我们传统上认识的开放世界,长得这么不一样呢?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认为w不属于开放世界?
那么,怪物猎人世界到底是不是“开放世界”?对很多熟悉传统“育碧式”开放世界的玩家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非常显然的——
w到底哪里像“育碧式”开放世界啦!
我们很熟悉“开放世界”的传统印象。巨大的地图、散布其上种类多变的收集品、丰富而多样化的任务……怪物猎人世界和他们并不一样。度过了初期惊艳的开放世界体验后,w的核心框架其实相当传统。
下位初期温情脉脉的引导,很快就会被怪物猎人的老节奏代替:开一个新怪-研究怎么刷得过-研究怎么刷得好-做齐全套刷强化-再开下一个新怪,如此反复。
主线怪物的进度基本是完全线性的,支线任务也不会像其他开放世界那样随你选择。
如果你是一个历代怪猎一个不漏的老猎人,甚至会对这种节奏产生质疑:为什么地图要做得这么复杂,每个怪都这么能跑,一不小心就转移场景了?我为什么要去跑遍地图搜集痕迹?为什么爆麟龙不能老老实实做个背景,非要从空中飞下来炸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