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良策-3(2 / 2)

郑福松听到这里,真是又气又喜,没想到直到此刻,叶志涛依然瞒着众人纸上的记录有假,分明是心中根本信不过董酋姑的能力,还想再考验一番。

但念在叶先生也是为了慎重起见,更何况真正的记录在叶志涛稍作修改后,便还原了当时的真正风向与水流,看着董酋姑的眉头豁然舒朗,郑福松也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对于叶志涛这份有些多余的慎重,董酋姑似乎并未介意,只是在拿到真正的记录后,一边掐着手指,一边快速地在脑海中推算起了之后顺流大潮的具体日子。

随后,董酋姑侧着脑袋,说出了自己再三核验的结果:

“一月之内,倒是有风向和水流都合适的大潮。不过,也仅有一次而已……”

“何日何时?”郑福松赶紧追问道。同时闻听仅有一次机会,心中也再次忐忑起来。若是日期太近,怕是赶不及;若是太迟,则拖延之计破产,荷兰人肯定会有所防备。

“九月二十日天亮前的卯时开始,其后的三个时辰均是合适的大潮。时间相差最多不会超过一个时辰。”

董酋姑自信地说出了自己的演算结论:

“届时,九折礁的风向与水流都极为合适。刚好可供一支船队自东北横穿九折礁,直抵料罗湾。不过,大型的战船要想过海还是太过凶险,仍然可能会发生触礁,而小船则可以顺利通过。”

“九月二十……也就是——十日之后?!”

郑福松对于大船难以通过九折礁这点似乎毫不在意,但是对于十日之后便是大潮的日子,却显得有些犹豫,不由得喃喃道:

“这个日子,实在有些紧张。”

但是,纠结了一阵后,郑福松还是自顾自狠下心道:

“不过,再拖下去,荷兰人只怕会更加起疑。而且拖得越紧,泄密的危险也就越大。看来,唯有在十日之后,一决胜负了……”

而旁边的叶志涛却镇定地作出了全局判断:

“公子,十日之后,其实正好。工期与训练都刚好赶得上。况且,根据朝廷那边的动向,皇上正式颁发的宣战诏书,估计要不了几日也该到了。咱们防得住福建,却管不得朝廷和其他地方。荷兰人也不是瞎子和聋子,开战的事儿,随着宣战诏书一出,相信消息很快就会瞒不住他们。”

话音刚落,外面忽然来了一个下人,向叶志涛禀告道:

“叶师爷,老爷吩咐您马上过去一趟,与他立刻一同前往漳州。说是福建巡抚邹维琏大人已从福州赶到漳州,据说同来的还有位自北京而来的巡按查办……”

“好的,知道了。回禀老爷,我这就过去。”

下人告退后,叶志涛更是点点头,自顾自说道:

“看来,是宣布开战的圣旨已经到了。竟然比我预期的还要快。”

“那……距离九月二十尚有十日,荷兰人那边会不会——”

郑福松撇了撇嘴,原本心心念念的宣战诏书此刻终于到了,却已然没有了最初期待时的激动之情,反倒觉得时日有些过早了。照叶师爷刚刚所说,怕是朝廷已对荷兰宣战的消息,瞒不过荷兰人十日。

而叶志涛则狡黠地一笑:

“呵呵,他们虽说不聋不瞎,但对咱们也未必是件坏事。或许,刚好可以借此做一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