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良策-3(1 / 2)

随后数日,安平港里开始了外松内紧的一派忙碌。

先是不知突然从哪里雇来了大量的木匠,而且每日剧增,不少人的口音听上去都并非安平当地人,甚至还有似乎是从福建省外被临时招募而来的。

之后,安平港更是在每天夜里悄悄运入大量的上好木材,还居然都是极为坚固、且不易燃的柚木。很多干了快一辈子木工活的老木匠,也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柚木叠成了一座座小山,不由得上前小心抚摸着这些价格不菲的宝贝,一边感慨这次的东家果然是挥金如土的大手笔,一边对前几日自己被许下的重金酬劳更加充满了信心:

只要卖命干他不到一个月,后半辈子估计都不愁了!

随着木材源源不断地运入安平港,港内很快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数不清的木匠在连班赶工,目之所见的几乎每一个人,都是满头大汗的状态,对着一艘艘郑家的小船,挥舞起自己的锯子凿子,按照东家定下的图纸,不分昼夜地忙碌着。

而在安平港外,郑家战船的布防也更加严密,不仅封锁了整个安平港所有的船只进出,无郑芝龙本人的命令,港内人船一律不得出港,甚至还用渔网在港口外拉了三圈简易护栏,用以拦住所有随水漂出港内的木屑,并每日将其统统打捞起来,不使一片木屑漂出外海。

与此同时,郑家最有资历的那位门房老谢,这些日子里也忽然发现,很多出入郑家的将领脸上,似乎已比最初少了几分不安,但却尚存一份难以掩饰的忐忑与紧张,像极了大战临近时的状态。而在每个人的目光之中,又隐隐能感觉到一股凝重之色,不知在想着什么。

凭借着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老谢暗暗预感到,这势必又将是一番山雨欲来。

只是,不知面对着即将汹涌而来的狂风暴雨,老爷和大公子他们又是作何打算……

作为下人,老谢不敢多问,只是默默祈祷着,这次郑家依然能逢凶化吉。

而在郑府后堂之中,在此疗养的董酋姑也终于恢复,并从叶志涛与郑福松的手中,拿到了那份不久前在九折礁外记录下当时风向、水流等资料的纸张。

不过,在郑福松温情脉脉的期待目光中,董酋姑接过纸张看了一阵后,眉头却是越皱越紧。

见其一副为难的表情,郑福松不免有些担心:莫非,是董酋姑算不出来之后九折礁能迎来顺流大潮的日子?

有些没底的郑福松在旁咬了咬指甲,却不敢打扰到董酋姑的思考,只得不安地转头看向旁边的叶先生。可这位郑家师爷此时却依然是保持着那副平和的表情,正站在一旁、意味深长地看着一筹莫展的董酋姑,静静地等候着其给出一个答案。同时,叶志涛也用目光示意郑福松,稍安勿躁。

饶是叶先生这般气定神闲,但郑福松却已有些心起波澜:

毕竟,开弓没有回头箭!

如今与荷兰人的决战在即,各项准备已都在陆续推进当中,唯独只差这关键的日子尚未敲定,绝不能有任何的差错!

“这上面的记录——”

终于,董酋姑开了口,但是话一出口,便让郑福松的心凉了一半:

“是不是记错了?这上面的风向和水流,以及其他情况,都根本合不上公子你所说的位置与时辰啊……”

“什么?!这怎么可能?!”

郑福松目瞪口呆,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难道当时自己在观察时手忙脚乱搞错了?

但是转而一想,郑福松又十分肯定,当时自己不敢有丝毫马虎,同时叶先生也在旁边帮自己再次确认了一遍,甚至还由叶先生万分仔细地将记录一一誊写在这张纸上,又怎么可能会有错呢?!

而就在此时,一旁的叶志涛忽然哈哈大笑,拍了拍不安的郑福松,而后向董酋姑拱手谢罪道:

“董姑娘果然厉害!竟然能看出此图上的记录有假。此事事关重大,彼时前往料罗湾,又恐此物不慎落入敌手,所以叶某在记录时曾小做手脚,合不上才是对的。还望姑娘与公子恕罪!”

“叶先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