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格里夫人听说相爷要纳妾,遭到她强烈反对。她本是胸怀狭窄是人,平时于相爷就情感疏远,性格有差异,秉性不和,格里想:如果相爷再娶一名年青美貌的女子为妾。他会把自己抛弃,我这正室夫人就成为有名无实的牌位了,是守活寡。她越想越气愤,嫉恨,醋意,怒气匆匆的走在萧浞卜面前,直言问道:
“你是否要纳妾?”
“是的,我正要和你商量一下。”萧浞卜坦率正面的回答她,他明知道她会竭力反对。
“我反对,有她无我。我二人势不两立。”
相爷没有发火,还是柔和的说:“她不过是位小妾,怎能于你正室夫人相比呢?你是皇上封的呀,相府的内务权势永远掌握在你的手中。”
“不行,你不能娶妾,不然我和你没完。”夫人哭喊着于丈夫吵闹起来。
萧浞卜见夫人极力阻拦,耍起她那蛮横粗暴,泼辣愚昧的泼妇厄习。便转身关门,离开屋子,弃她而去。第二天格里夫人知道相爷主意已定,决定娶余瑾为妾。她茫然困惑,急得象热锅里的蚂蚁,心慌意乱,得尽快想办法阻挠他纳妾。她首先想到相爷的靠山齐天皇后,只要抓住这条主根,求她帮助,就会一天云彩被吹散,她报着最大的希望来到后宫,见到皇后跪拜不起,哭喊着诉苦说:
“皇后给我作主哇!相爷要娶妻妾抛弃我。”说着就泣不成声的哭叫起来。
她并不知道相爷早已于姐姐打过招呼,并且取得皇后允许了。
皇后把格里夫人扶起来。设坐劝解说:
“她是纳妾,妾怎能于正室夫人相论呢?,你是受皇封的,那是圣旨,何人敢冒犯,相爷也会谨慎的。你放心,有我作主,你在相府的权势永远握在你手里。相爷对你的感情也不会改变,如果他对你不好,我不会饶过他。”
格里夫人听了皇后这句话,知道皇后已暗中默许这门婚事,木以成舟了。她只好垂头伤气的回到相府。格里也是帝王将相之女,虽然不懂汉人文理,但是受过契丹贵族学识教育,也读过很多契丹的书籍,具有一定的学识智力。她躺在床上,苦思冥想,反复推测猜度。她敏感的洞察到,事情不是象皇后说的那样简单,据说这位余瑾姑娘无论从年龄上,相貌上都强我百倍。相爷肯定偏重于她,把我距之门外。自己成为挂名夫人了,听说余瑾才识出众,得到皇后的赏识,将来皇后定会重用她。这样她在皇后眼里。在相爷心目中,都占我上风,将来我这正室夫人不退自让了。我在相府怎能立脚呢?,她思来想去,还是走最后一招,去找父亲,叫父亲给皇上和皇后施加压力。定会起作用,阻止相爷纳妾。
次日格里夫人拜见皇后,慌称去南京府看望父亲。得到皇后点头应许。她立刻带着二名家仆。坐一辆马车奔往南京府。
皇后非常敏感,意味到这位弟妻是找父亲告状诉苦去了。预知弟弟娶妾之事非同小可,弄不好,事得其反。她深知圣宗皇帝对叔父耶律休哥特别器重,尊敬和畏惧。因为他的皇位叔父得力相助支持的。而耶律休哥又是主宰军权的兵马大元帅。是掌握辽朝命运之重臣。如果皇叔翻脸。那事态就闹大了。这天,齐天皇后召见弟弟商谈对策,姐姐主张昏期推迟,从长计议。萧浞卜决心已下,意志坚定对姐姐说:
“我认可辞去宰相也要娶余瑾,我于她已定下终身,而且要马上摘日子,因岳父急忙要出远门寻亲。在他出走之前,必把婚事办了。趁着格里不在家,是个机会,避免找麻烦,我意已定,姐姐必须答应我。”
萧浞卜恳求姐姐。姐姐心软了。弟弟五岁失去了母亲,是自己把他带大的。可怜弟弟前二次婚姻都被包办,不随心意,苦了他啦。为了我的权势,失去了他的青春爱情。我对不住他。这次婚姻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只好答应他了。为了婚后安全,不出是非,特意约束弟弟,又订立约法三章。萧浞卜一一答应按章遵守。因而才草率简陋的办了婚事。也这正随余瑾之意。
格里夫人,日途夜宿,第九天正午时分,到了南京(燕京),来到西城门,她亮出宰相府正室夫人的腰牌。说明来意,要去见父亲南京留守大元帅耶律休哥。守城门丁惊慌失踔,不敢怠慢,立刻跪拜,起来后急忙禀报班头。那班头上前问好,骑马前面带路,直奔将军府。
夫人初次来到南京城,使她大开眼界,此城建筑气势雄伟壮观,富丽堂皇,街道宽阔,巷子笔直,房舍鳞次栉比,华丽别致。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聚集繁华。巷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人流穿梭,熙来壤往。一片热闹欢腾的景象。格里夫人坐在车里,尽情观望,她有生以来第一次见过这样热闹的大都市。比上京都城好上百倍。有读者要问;既然南京强于上京都城,为什么辽都不迁往南京呢?原因是辽国是以契丹族为主,结合汉人等民族建立的王朝。皇室世代统治者和朝廷重臣都是契丹人,他们长期生活在内蒙西刺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的草原一带。以游牧行猎为生。而上京临潢府(既今内蒙昭盟巴林左旗林东镇。)正为契丹人居住区的中心。所以辽太祖阿保机建都于临潢府镇,改名上京。
上京京城建都之后,辽太祖阿保机命苏州籍汉人康默记董理等人,模仿汉城南京(今北京)修建皇宫,但远远比不上南京都城。由于契丹人离不开草原游牧生活,所以没有迁都。再如上京都皇城主要是用在皇室,宫廷后妃和臣官家眷居住之地。而皇帝于大臣议政行权时,多时都在皇帝的御帐内,称为捺钵,可以任意移动,义似行宫。皇上在游猎时可以随时主政,议政,行使权利。如果迁都到南京,距离草原太远,不便于游猎。这也是不迁都道理之一。
由班头领路,跃过几条街,来到督军府门前。大门戒备深严。有众兵把守。班头进府通告,经过层层门岗上传,过几刻钟时辰,院内出来一群人迎接。为首的老夫人走在前面,后边跟随五六名丫环奶妈等用人。
老夫人有六十开外,穿一身契丹女人时髦服装;左襟紫色长袍,圆领窄袖。袍内系一青花衣裙。中等个儿,身材匀称,看上去她容颜未老,仪态万方,举止庄重典雅,典型契丹贵夫人形象。她看见女儿,紧走几步上前抱住女儿热泪盈眶,泫然欲涕的说:
“孩子!二年没见面了,想死我了!”
女儿格里见到母亲,象失离多年的幼鸟,回到母鸟的翅膀下,搂着妈妈的头呜咽着说不出话来。后面的奶妈和丫环劝解说:“快回到客厅里吧,公主路上疲劳,需要休息。以后再论情道长。”
母亲拉着女儿的手随众人前往后院。格里夫人边走边观赏院落建筑,因王府主人寝宫在第五层院落,要穿过四层院子。得走一段路。
此府宅院建于隋朝,为隋炀帝视察北疆之行宫。后在唐朝改修,变为燕王府。后改为将军府,建筑气势宏伟,巍然壮观,共分五进院套,为汉式秦砖汉瓦建筑,布局别致,楼阁高竣,轩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栏朱檐,互相连属,回环四合,雕梁画柱,金碧相辉,照耀人之耳目。金蝉伏于栋下,玉兽蹲在门旁。壁砌生光,门窗曜日。格里观罢,工巧之极,自古未知有此也。她赞叹的对母亲说:
“这王府比上京皇宫强的多。真使我羡慕不已。”
母亲含笑的说:“难怪女儿如此惊奇,自从你父亲封为南京留守二年多,你第一次来南京府。都怪我们对女儿关心不够。早就该把你接来看看。可你父亲说等他告老还乡时,再回上京看你。哪知你今日突然来了。真是可喜可贺呀!”母亲自然高兴万分。
又走一段路,穿过思层院落。便来到帅府宅院,众人奔向客厅,只见一位年进古稀的老者在门口等候,他鹤发童颜,漂白胡须垂在前胸,目光凌厉,炯炯有神。满面红光,神采益益。仪表风韵,气宇轩昂,老当益壮,带有一种军风气概,实为将帅风度。他就是辽朝大名鼎鼎的三朝元老,领兵大元帅耶律休哥将军。
女儿格里见到父亲,连跑几步,上前拥抱父亲抱怨的说:“爸爸不要女儿了,几年不去看我。”
“怎么会呢?你是我心肝宝贝呀!”父亲含笑着把女儿拉到客厅,众人落座。母亲对女儿解释说:
“你父亲领兵常年在外,心怀大辽疆域,顾不了儿女情长,姑息了女儿。再说啦南京距上京八百里之遥,行之不便,朝廷官使说你在宰相府生活的很好。得知皇后和相爷对你照顾的很好。我们就放心了,二年没与你见面了,苦了闺女啦!”
母亲用手抚摸女儿的脸,几年没见面内心歉疚。
还是父亲老成见到,有多年的军事阅历,洞察力强,他发现女儿这次来寻乎非常,一没带孩子,二没有行装包裹,来之突然,他猜测女儿定有什么难事,急事。来找自己。他直言不讳的对女儿说:
“孩子你这次来是否有什么心事来找我,难道相府出什么事了,或则你有为难之事来找父亲,你照实讲来,我定会给你做主的。”
女儿格里听完父亲这番话,正说在自己的心砍上,她情不自禁扑在父亲的怀里。放声大哭。屋内之人全都惊呆了。母亲急忙上前解劝。父亲见此情景。吩咐其它丫环、奶妈等用人全部退出,厅内只剩下父母和女儿三人。此刻父亲对女儿说:
“不要哭了,快把相府发生的事讲出来。”父亲关心女儿,急待听闺女讲述;
母亲用手帕给女儿擦眼泪,温声的说:
“你有什么苦处都说出来,你爹爹会给你做主的。”
格里停止哭啼,坐在父母中间,开始讲述相爷出游打猎,遇见余瑾姑娘,想要纳她为妾,便把耶律世义父女的身与相爷相约定亲之事,详细的讲述给父亲。又把皇后如何给相爷撑腰,支持相爷萧浞卜纳妾,自己担心将来的处境,都原原本本的讲述一遍。
母亲听了女儿的陈述,勃然激怒,疾言厉色的说:
“这可不行,我女儿是皇上封的正室夫人,如果那女人娶进相府,受到相爷偏爱,又得到皇后的赏识,我女儿受到冷落,在宰相府一定失去地位。不行,我要去说到说到。”
这位将军夫人脾气火暴,性格泼辣,与女儿同一秉性。
父亲对此事的看法竟然相反,他指责夫人带有训斥的口吻说:
“发什么火,女人见识短浅。那位姓王的姑娘的祖父我认识,名叫王孝忠,是宋军大将王步贵之子。王孝忠被辽军俘虏,后被朝廷重用。他领兵平息女真人叛乱有功,皇上赏他国性,(耶律)又赏他宫女为妻。他是汉人武官,胸怀汉学,学识渊博。又能带兵,文武双全,朝廷提升他为咸平府留守兼林牙后来提升节度使。几年后遭到朝廷奸臣翼王敌烈陷害,抄家问暂。后来由萧思温、韩匡嗣和我向穆宗皇帝上奏折,才给以王家冤案平反昭雪。那位叫做余瑾的姑娘同父亲死里逃生。才到了今天地步,多命苦的孩子啊!”耶律休哥把夫人训斥几句,又安逸女儿说:
“不能随意嫉妒那位姑娘,齐天皇后支持宰相萧浞卜把余瑾姑娘娶进相府里,定有预测和远见。皇后与萧浞卜相是改革派,治理朝廷。喜爱汉人文士才人,想要用汉化教育朝廷官员,使得辽朝文化进步,经济发展。皇后是位爱惜人才之人。喜得余瑾这位才女。是如虎添翼,这对于大辽朝廷无非是件好事。你遇事要三思而行,哪能勇猛行事,事事要多为朝廷着想。”父亲义正词严的一番训话,教训夫人和女儿。
耶律休哥从来对女儿格里严加管教,但他经常在外,从军作战,与女儿见面的时间极少。所以她自幼生长在母亲身边,受到母亲的娇生惯养,母亲的叼怪蛮横的厄习感染了女儿。母女二人性格相似,与父亲决然相反。女儿格里不但没接受父亲的教诲,反而放声大哭反驳道:
“我千里来找你诉苦,指望你帮我解除他们的婚事。你不但不帮我,反而责怪我。”
她啼声哭闹不止。母亲心疼女儿,埋怨丈夫说:
“你只顾朝廷,不把女儿放在心里,女儿在相府里倍受委屈,你就不管吗?”夫人对丈夫吼叫起来。
耶律休哥现年六十岁。是耶律倍太宗耶律德光的族兄弟,南院王耶律涫思之子,后封宋王。为辽国开国功臣。他作战时智略宏远,料敌如神,有勇有谋。胜多而败少。平日里‘均戊兵,绠休法,劝农桑,修武备。’保境安民。他是辽代著名的文武双全的将才。他威震边陲,功高盖世。是一位宽宏大量光明磊落的英豪将军,在四代朝廷中,成为大辽的中流砥柱,乃是德高望众的功臣。
他一生娶四房夫人,生有二子,无有女儿,长子名曰耶律高八任北府节度使,次子耶律高十封为南京林牙。为了要女儿又娶少妻萧氏,可是小夫人又不生育。凑巧朋友的妻子生一对双胞胎;是孪生姐妹,刚出生耶律休哥就抱养一个女孩,对外保密,扬言是小夫人所生,起名叫耶律格里,一直隐瞒到如今,夫妻二人把抱养的孩子似为掌上明珠,当为亲生女儿。由于父亲长年在外,无时间管教女儿。格里自幼得到母亲疼爱,娇生惯养,任意成性。母女二人依仗父亲是三朝员老,权势之大,皇上都让他三分。因此格里才来到南京找父亲帮她解散相爷娶妾之事。万没想到遭到父亲的阻拦和反对。耶律休哥严厉谴责夫人说:
“你如此无礼大声吵闹,成何体统,失去了贵夫人身份。你哪能依着女儿的任性,人家萧浞卜娶妾是合理合法的,他人无权干涉。”夫人被痛斥的无言无语,坐在一旁生闷气。
父亲走在女儿身边温声的说:
“余瑾姑娘才进入相府,他们夫妻两人对你的态度末策没定,你怎么知道人家对你不好呢?遇事要冷静,不加思虑不能过早下断言,避勉伤害他人情感。你在南京游逛几天后,要立即回到上京相府,一定要和余瑾姑娘融洽相处,仔细观察相爷对你的态度,情感如何,如果发现异常,他们藐视你或者冷淡你,你要及时找我,我定会给你做主。”
格里受到父亲的指教,内心虽然有些不服气,但是怒气消了许多,心情渐渐的平静下来。她在南京游玩了半个月,带着委屈回到了上京相府。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