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妙青泪洒白云庵(1 / 2)

三月桐子花 蔡垣 2876 字 2020-06-11

妙惠见二人还要往下扯,不知要扯到何时,就直接点明说:‘张施主,明天妙青就要和何先生到贵州去呢!’。张德铭听了,吓了一跳,他问:‘去了,什么时候回来呀?’。老何说:‘不回来了’。张先生看着妙青,他问:‘这是什么意思呀?’。妙青说:‘妙常和妙云师姐都在那边,专门请何先生来接我’。

张先生听了,他愣住了,结结巴巴地说:‘怎么不早说呢?,妳爹妈总要见最后一面嘛!’。何先生笑道:‘你说的甚么话嘛?,怎么成了最后一面呢?,才几百里路,以后你们还可以去看她,她也可以回来嘛!’。张先生说:‘不行,我得赶紧回去,看家里是个什么意思?,反正才二十多里地,也不算远’。说着就起身告辞,风风火火地带到两个挑夫走了。

老何问妙青:‘是不是回去见父母一面?,应该回去给父母磕个头,父母总是有养育之恩嘛!,就是佛祖,也是有父母的’。妙青说:‘既已斩断尘缘,就不见了’。

师太颤巍巍地说,妙青怕听不清楚,赶快凑过去倾听,师太说:‘见也可以,不见也行,看他们如何安排嘛!,要不今晚上他们来,要不你们明天走、绕到那里去辞行’。

老何想把草料先取回来,就叫着妙青一块去拿草料。老何把空马料袋放在马背上,就和妙青一块牵着马去了吴家。在路上,老何不胜感慨,他说:‘出了家,情感也就淡薄了,最后就没有了’。妙青说:‘施主,话不能这么说,出家之人,为的就是诚心修行,这修行可不能六根不净’。

老何问:‘什么是六根呀?’。妙青说:‘这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还有六识,六尘,我说六根不净,就是说,感到心绪烦乱,不得清静,影响了我的修行’。

老何说:‘见一见好,父母养妳也不容易,妳也要替他们想想!’。老何转过身来问她:‘佛是什么呀?’。妙青说:‘佛就是佛陀,意思就是觉者,智者,就是如来佛祖’。

老何说:‘我知道,就是菩萨’。妙青笑了,她说:‘菩萨要低一层,有四大菩萨,再下边才是罗汉,再下才是山神、土地,天龙八部。你要信佛修行,要多问我师姐妙云,她才讲得透’。

老何说:‘眼见为真,这佛祖菩萨、没有看见过活的,庙里都是木雕石刻的,真有吗?’。妙青说:‘信则有,不信则无,这佛祖菩萨,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法力无边,主宰着世间万物’。

老何说:‘我一点都没有感悟’。

妙青说:‘你乃凡夫俗子,怎能感悟。通常佛祖菩萨,并不出面,只是借力使力,比方妙云出游去了,走到你们那边,凍饿生病,生命垂危,师太日日眼跳,她就感悟出,妙云情况不妙,赶忙唸经求佛,流着眼泪大呼,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要保佑妙云,那观世音菩萨即指引妙常到她跟前,认出妙云,使妙云得救’。

老何说:‘妙常没有说过,是妳编的’。妙青说:‘施主不要妄语,你来时,可遇到什么事儿?’。老何说:‘我的马差点叫人偷跑了’。

妙青笑道:‘这就对了,如没有佛祖保佑,你是到不了这里的,菩萨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只要在盗马贼偷马的时候,叫马鼻子发痒、打个响鼻,把你惊醒。或是恐吓那马,使牠受惊,乱跳乱踢,使盗马贼下不了手。还有你葫芦里满是药水,总是菩萨提醒,路途艰险,要小心为好,是为防那蒙汗药的’。

老何说:‘没有谁告诫我’。妙青说:‘佛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一切都在佛的掌握之中’。老何说:‘小师父,你说一千道一万,我也不入妳的空门’。

妙青说:‘不是要你入空门,信也好,不信也罢,佛都在那里’。老何说:‘首先,一天午后不食,我就受不了,做活路主要是在下午,不吃晚饭,那人怎么受得了?’。

妙青说:‘早食,有天因,就是你今后上天堂,也算一个条件。午食,有佛因,今后修行圆满,也就有了可能,晚食、是牲畜因,下辈子你再转世,也可能投牲畜胎。夜晚食,是地狱因,也是以后转世下地狱的理由,所以,一定要守戒律’。

老何说:‘佛门戒律太多,就说那十戒吧!,也不易做到’。妙青问:‘施主可知道有哪十戒呀?’。

老何说:‘我不一定说得全,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塗饰、不歌舞、不坐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不杀生我没做到,我杀坏人,可以说是杀人无数’。

妙青说:‘我看你印堂发亮,一脸凶相,杀气很重,你真的杀过人?’。老何说:‘真的,尽杀坏人’。妙青说:‘所以,菩萨没有惩罚你’。

老何接着说:‘不饮酒不行,这个不能戒,非时不食,也做不到,妳想,过午不食,下午和晚上不吃饭,饿了没有力气,下午和晚上就不能做活路,不做活路,你怎么打粮食?不蓄金银财宝也不行,遇到天灾人祸怎么办?,妳们不就是这样,这两年遇到灾害,化不了缘,妳们都饿得皮包骨头,好几个都浮肿了,如果不是妙常来救急,你们怕今年都过不去…’。

说着话,到了吴家,见苞谷已经泡上,他们装了草料就回来。

回到白云庵,妙惠等在山门那里,还隔老远,她就笑着喊:‘吃饭了’。她把妙青吓了一跳,自从来到白云庵,她没有见过大师姐的笑脸,走近了、大师姐才小声说:‘是吃干饭’。她说这话时,看得出,眼睛里有泪花,饱含着心酸。

回到庙里,刚在簸箕里撒上草料,一个师父就来叫妙青去吃饭。按庙规、僧尼是不得单独吃的。

老何进到屋里,一个尼姑和妙青就把饭端来了,一大碗米饭,除了咸菜,还有菠菜豆腐。哪来的豆腐?,这很稀罕,这才想起张先生送来的东西。

吃完了饭,妙青来收拾碗筷,老何问她吃了啥?,妙青说:‘干米饭’。老何又问:‘吃了多少?,饱了没有?’。妙青道:‘两碗,吃饱了,大家可高兴了’。听得出,她回答的语气,很轻松,带着喜气。

老何接着问她:‘她们说什么了?’。妙青说:‘吃饭时是不准说话的,坐在桌上,专门有人来舀饭,吃完了,还要吃,把碗放下,坐在那里,就有人来给妳添饭’。

老何笑道:‘我知道了,吃饭时,不能交头接耳,胡言乱语,是吧?,既然不准说话,妳怎么知道她们心里高兴呀?’。

妙青脸上泛起了红晕,她不自然地说:‘每天就那点儿稀饭,师姐她们、还要到几十里外去化缘,身上都浮肿了…’。她说不下去了。

这两年,大家忍饥挨饿,一天只有三碗稀饭,饥饿对世俗之人是苦难,对出家人也是痛苦的折磨。以后可以吃饱肚子了,也不用到几十里外去化缘,内心的喜悦可想而知,细心一点,可从她们刻板的脸上,看出已眉舒目展。

老何接着问她:‘妳的行李收拾好了没有?’。妙青说:‘就两件衣服,包起来就行了,没有其他东西’。老何笑道:‘要是妙善,不知要拿多少个箱子呢?,人家可是公主’。妙青不知道老何在说什么,就问:‘哪个妙善?’。

老何说:‘就是观音菩萨’。妙青一脸不高兴,她把两手合十,前躬着说:‘阿弥陀佛,施主不要乱说,说妙善是妙庄国王三公主,那只是传说,并不見于经典之中,在唐时传得更甚,说出家修行,得了道,圆满修成正果,成了观音菩萨’。

老何说:‘妳们师姐妹中,唯独避讳三公主妙善’。妙青说:‘法号是师太取的,不是为避讳、冲撞观音菩萨,要不你去问师太’。老何说:‘你们白云庵,如果有法号是妙善,人家肯定要传,白云庵的妙善是观音菩萨在世,到时候,善男信女都要来朝拜,香火更旺,不是更好吗?’。妙青说:‘阿弥陀佛,施主说菩萨,一定要一本正经,不得妄语’。

老何答应说:‘是,今天我的晚饭就不用做了’。妙青说:‘阿弥陀佛,佛感化了你,午后不食’。老何说:‘不,不,我不会午后不食,我还有干粮,放好几天了,虽是冬天,也不能放太久,我赶紧把它吃到肚里,就不会坏了’。

他说:‘有人问佛祖,一滴水,怎么才叫它不干?。佛祖说:把它放到大海里,我是学佛祖的,佛祖充满了智慧,是觉者,智者’。妙青看着老何说:‘施主与佛有缘,悟性很好,到了那边儿,叫师姐好好教化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