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老爷子也是一脸宠溺地看着秋霁白笑而不语。
有了这两位业内大佬的推崇,剩下的几个人有谁能不给面子呢。况且,始终一副自命不凡样子的顾惜安多少有点儿不受人待见。
这样,秋霁白圈定的入围到二轮初选的物件中,优选出了一幅字画、一件玉器、一件铜器,还有五件瓷器。
最后,轮到从顾惜安圈定的物件儿中选取入围拍卖品了。
别说,顾惜安选出来的三十五件儿东西中没有一件一眼假的东西。只是他的门槛比较低,只要是他看上顺眼、好看的东西,就留下了。
这也和他常年从事博物馆工作有关系。远离市场,不能正确判断器物市场价值。所谓的文物的历史价值和市场的经济价值并不一定成正比。比如说商周时期的陶器,往往具备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但市场经济价值却很低。而且不允许任何形式的买卖。
相反明清官窑瓷器,往往是历史文物价值并不高,但市场经济价值却高得离谱。而且允许公开买卖。
顾惜安就是无法区分开器物的文物价值和经济价值。所以,他选定出来的东西都是在同一类型器物中有代表性,值得史学家研究,但市场价值偏低的东西。
经过马守义和几个学者专家的反复斟酌,最后留下了三件瓷器,以及那只元代菊花纹饰的银鎏金小盘。
看到自己选定出来的东西只有四件东西入围,顾惜安相当的不服气。
“杨老师!您是古代陶瓷研究大家,也是鉴定专家。我想向您请教一下,为什么这只炉钧釉的葫芦瓶没有纳入拍卖图录内呢?”
顾惜安焦急地问道。
抬了一下眉毛,杨如珍含蓄地说道:“小顾啊!对这件东西我们几个人多少存有一点儿疑虑,有些意见不同意。根据以往的惯例,对有疑虑的东西不上拍,也是符合规矩的。所以,我们就没把这件东西选入到图册中。”
“疑虑?这有什么疑虑呢!”顾惜安不服气地说道:“这件儿葫芦瓶的器型多周正啊!这釉面也有宝光(指瓷器的包浆),尤其是这底足的‘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款,多漂亮啊!就是官窑款识,毫无疑问。各位老师!您几位可要看仔细点儿,这得为参与本次拍卖活动的持宝人负责啊!”
顾惜安的话说完,杨如珍不禁抬了抬眉毛。心里不由暗自埋怨:“顾惜安啊!你个不止好赖的东西。我这是给你留面子呢,你还来劲了。要是待会儿让秋霁白把这件东西的‘老底"的老底儿揭穿了,我看你的脸往哪儿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