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心服口服(1 / 2)

古玩行述记 披雪楼主 1078 字 7个月前

杨如珍心里生气,但明着里又不能直接告诉顾惜安,只得勉为其难地说道:“小顾啊!这已经超出学术研究问题了,咱们今天时间有限,还得准备明天鉴定那些大藏家的东西,就不讨论了。总之,这件儿东西不过关,不能入围拍卖图录。”

顾惜安也真是执着,一听杨如珍这样说,他竟然有些急眼了。把那只“接老底”的炉钧釉的葫芦瓶往桌子上一放,面色微冷地说道:“杨老师!上学的时候,老师就教导我们,对待学术问题要严谨,要有一追到底,不得到正确完整的答案誓不罢休的精神。今天,我觉得针对这件东西究竟对与不对,值得我们耽误一点儿时间。”

听了顾惜安的话,杨如珍在心里差点儿没把顾惜安的八辈祖宗都给刨出来。

暗骂道:“你他吗就作吧!这脸可是你自己丢的,回头你可别怨我。”

事到如今,杨如珍已经彻底放弃了对顾惜安的维护。

而这时候,吴煜耀呵呵一笑,说道:“既然小顾这么执着,那咱们今天就针对这件儿东西说道说道。”

和马守义互换了个眼神,吴煜耀看向秋霁白,说道:“霁白呀!你对这只‘炉钧釉"葫芦瓶怎么看?”

见吴煜耀把难题甩给了自己,秋霁白的心里就是一翻个。虽然他对顾惜安的狂妄早就有点儿不耐烦,但也没有到了想当众揭他的短儿,让他丢面子的地步。毕竟顾惜安在工作能力上还是可圈可点的。一旦这件儿东西是自己拿出了证据证明顾惜安看错了,以顾惜安的性格,弄不好就是离开文化交流中心了。

可现在吴煜耀和马守义两个人“串通”好了让自己趟这颗雷,秋霁白就势如骑虎,不得不干了。

分析完眼前的形势,秋霁白抬了抬眉毛,略带尴尬地笑了一下,说道:“吴老!那我就说说。”

“毫无疑问,这是一只‘大清嘉庆年制"底款的炉钧釉如意双耳葫芦瓶。从底款判断,是官窑款识。而且清嘉庆本朝也确实有这样器型的瓶子。但是,以我的判断,这只瓶子是一只‘妖瓶"。”

“‘妖瓶"?什么意思?”

顾惜安疑惑地问道。

微微一笑,秋霁白接着解释道:“所谓的‘妖瓶"‘妖罐"是我们逛古玩地摊时候用的一个俗称,说白了就是有猫腻儿。”

“猫腻儿?这只瓶子有猫腻儿?”

顾惜安现在已经陷入了自己摆的迷魂阵,怎么也绕不出来了。

秋霁白依旧是笑盈盈地说道:“炉钧釉创烧于清雍正年间,盛行于雍正、乾隆两朝。因为它是一种在低温炉内烧成的仿宋钧釉而得知其名。《南窑笔记》中是这样记载的:‘炉均一种,乃炉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这就是说,这种釉色表面会有不同颜色的结晶表现。”

顾惜安也点点头,说道:“这个我知道。我也认真观察了,这只瓶子表面的结晶很自然,釉面均匀开细小纹片,结晶呈色多种,深浅不一,这不是作假能够达到的水平啊!”

点点头,秋霁白说道:“我不得不说,现在古董文玩行业里的造假技术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了。这只瓶子如果单凭眼力绝技看不出来毛病,但通过放大镜,观察釉面的结晶就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这是一件儿老底接身的活儿。”

“接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