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惜安也在看过那处崩口后,说道:“是有个小嗑儿,但算不上什么大毛病,我看可以选入拍卖名录。”
为我摇了摇头,秋季白说道:“惜安!三百来年的时间了,本来有个小磕小碰都不算什么。就算是官窑也难免受损。但你发现了吗?这处磕碰是在瓷胎未入窑前磕碰留下来的,然后又入窑完成了烧造全过程。你不觉得有些奇怪吗?”
“奇怪?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顾惜安不明白的问道。
而郭凡阳也楞么楞眼地看着秋霁白,等着他下面要说的话。
秋霁白笑了一下,正色回答道:“我们都知道,官窑瓷器的每一步制作工艺都要经过多道程序的严格筛查,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瑕疵出现。那这出磕碰应该逃不出督陶官的眼睛,有这样的缺陷是绝对不允许入窑烧制的。就算是万中有一,这只蒜头瓶的这点儿毛病入窑前没被发现,那也应该在烧制完成后,又一轮的成品检查中被发现。”
“有缺陷的瓷器一是不能送进宫,给皇上用,二是不可能流入民间,进入平常百姓家。而是就地销毁,并埋入深坑之中。”
“所以说,这只瓶子以几乎完美的状态传承了三百来年,我觉得还是有些不符合逻辑。”
听完了秋霁白的话,顾惜安也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抬头看向了郭凡阳,顾惜暗说道:“郭先生!你的这只瓶子是哪里来的?方不方便跟我们讲一下?”
郭凡阳点了一下头,说道:“这只瓶子是我从国外淘回来的。具体说,是在英国的一家古董店里。”
“哦!这好像就有点儿能解释的通了。”秋霁白微微皱了一下眉后,对顾惜安说道:“惜安!你先带郭先生到陈怡、一冰那边儿登一下记。别耽误事儿。”
说着,秋霁白就冲顾惜安使了个眼色,那意思就是让他和马守义那几位专家汇报一下。
顾惜安点了一下头,就带郭凡阳去登记了。趁这个功夫,又去和马守义几个人说了说情况。
“嗯……好!如诊你就跟我去看看吧。”
马守义对杨如珍说道。
杨如珍早就按奈不住了,从监控画面里,他已经看到了那只官窑的蒜头瓶。而且一眼就看出来了是乾隆官窑器。
听完顾惜安的话,瞬间就把杨如珍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给激发出来了。两个人跟着顾惜安就来到了外面的登记处。
其实,留下来的吴煜耀和其他几个专家何尝不想也跟着去看看,但他们还需要关注前面秋霁白的下一步动作。以防出现失控的场面。
“嗯!霁白的怀疑还是有道理的。”马守义两个人看清楚那只蒜头瓶后,说道:“这处磕碰确实是瓷胎没有入窑前造成的,这种情况多半是不会送入窑炉的。”
点了点头,杨如珍说道:“凡是也有个例外。这只瓶子无论怎么看都是乾隆官窑的制式、工艺,唯有这一点疑虑。以我看,这只瓶子也有可能是在烧造出窑后也没有被发现,而是遇到了皇宫内,才被发现。这样的东西当然不能拿给皇上赏玩,又不好销毁,只能是深藏到库房中。而后,又在某个机缘巧额之下,被人带出宫,又流失到了海外。”
“我的意见嘛……乾隆官窑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