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如珍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经验,对那只“乾隆年制底款”的蒜头瓶做出了真品的判定。
马守义也赞同杨如珍的判断。
“霁白这孩子将来一定成大事儿。”
杨如珍诚挚地说道。
“为什么这么说?”马守义笑容可掬地问道:“如珍!我们认识这么多年了,能入你的眼,让你夸赞两句的人好像每两个。尤其是年轻后辈。你今天是怎么了?”
微微一笑,杨如珍说道:“如果单从对这只蒜头瓶的技术鉴定角度看,能够达到霁白这种水平的人不在少数。就是顾惜安也做得到。但只是从一处高粱米粒儿大小的磕碰崩茬儿,就能想到那么多更深层次的历史因素,这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了。这需要广博的历史知识,缜密的思维,还需要超强的分析能力。”
“最可贵的是,霁白这小子拥有一种超乎他年龄的沉稳内敛。这可是现在年轻人里极为稍有的一股清流了。”
听完杨如珍对秋霁白的评价,马守义点点头,说道:“是!这小子确实是有天赋,是我这辈子遇到过这个年纪里眼力最好,经验最丰富,学识最扎实的一个。”
杨如珍点头说道:“不单单是在古董文玩行业中的能力,他在文化研究与发展的眼光上也很有独到的简介。我年轻的时候可没有想到要成立一个古代文化研究交流这么一个机构。”
“你以为我能想到吗?”
马守义也附和着说道。
他们两个在这里聊着秋霁白,可他们想不到的是,顶在前面的秋霁白这个时候又遇到状况了。
“《四美图》,马爷爷心里的一个痛点。”
看着眼前一套四张落款是清代宫廷画家金廷标的《四美图》四条屏,秋霁白心里非常激动。
金廷标,自幼跟随其父亲学习书画,亦工写真,擅长人物仕女及花卉。善取影,白描尤工,亦能界画。尤擅白描,设色淡逸明洁,用线刚劲,转折处锋芒毕露,无不劲健。衣纹提按长描连绵不断,眉目传神。
清朝乾隆二十五年南巡,金廷标进献了一册《白描罗汉》册页,乾隆甚是喜欢,从此入宫供奉。
眼前的这四张一套的《四美图》,就是一白描的技法生动传神地把中国古代四大美人描绘于宣纸之上。并用故事情景具象地表现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四人的典故。可以说画工一流,笔墨俱佳,而且非常巧妙地表现手法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四个人分别是谁。
在仔细鉴定画的真伪前,秋霁白抬头看了看拿画来鉴定的这个人。二十多岁不到三十的样子,带着一定长舌的棒球帽,把脸的一半都挡住了,嘴巴上留着浓密的胡子。但胡子的浓密程度和白皙的皮肤对比起来,看上去多少有点儿不别扭。
秋霁白再看想往上看看对方的眼睛,却被对方那顶棒球帽的帽檐挡住了,看不到。
“这个人不是陈继善。那这四幅画怎么到了他的手里呢?”秋霁白重新又把目光集中到眼前的四张画上,“他看上去有点儿眼熟啊!谁呢?”
一连串的疑问找不到答案,秋霁白只能先把注意力放到了眼前的画上。
纸、墨、色、印泥都符合清代宫廷所用的特征。笔工细致,人物动态悠闲自在,衣褶用浓墨钩勒,略似折芦描法,笔势流畅。布景简洁,设色雅淡。山石用小斧劈皴,锋楞多姿,墨色富有层次,别具一格。
各个方面都看不出毛病来。
“这还真实一套四幅的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