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话,郭凡阳又拿出来一件东西摆放到了秋霁白的面前。
秋霁白一看之下,双眼差一点儿被眼前这只光彩夺目的瓶子晃得睁不开眼。就见桌子上摆放的是一只蒜头瓶赏!
画工精美、器型挺拔俊秀,瓶体绘画渔家人物故事、开窗为乾隆御题诗两首,并搭配青花加彩,相当的精美!
“这是乾隆御题诗官窑赏瓶吗?”
秋霁白心里暗自揣摩着,双手依然把这只高有三十公分的大瓶子揽在了自己的眼前。
标准的乾隆中期青花特征:青花发色纯正、局部析出铁锈斑。修胎修足规整有力,胎体细腻坚硬。
再看画工,真正的精品官窑画工搭载精美绝伦的画家作品。另外老化痕迹使用痕迹也非常自然,很符合清三代距今二、三百多年的包浆特点。
总的来说,这只蒜头瓶无论是青料、画工、画风、画工神韵、器型、器型比例、整体神韵,以及修胎修足、提款、胎骨配方等等,都符合乾隆青花加彩官窑器的特征,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传世官窑精品。
“漂亮啊!这件东西就算是按照当下的市场价格,也是过两千万的东西啊!要是明天的拍卖遇上真正喜欢它的大玩儿家,上三千万也是有可能的。”
秋霁白一边鉴赏,一边评估着这只蒜头瓶的经济价值。
“官窑器就是漂亮啊!这件儿绝对是重器了。”
在身边辅助秋霁白的顾惜安,也忍不住咱叹了一声。
笑着点点头,秋霁白也同意地说道:“一眼打开门的东西,绝对的官窑器。把它列入……”
就在秋霁白要确定把这只瓶子纳入到明日拍卖图录中的时候,秋霁白的表情瞬间一僵,眼睛盯向了这只蒜头瓶瓶口的一处小崩茬上,目光中透露出来万分迷惑的神情。
那处崩茬儿实际上也只有高粱米粒儿大小,像这样的磕碰,对于历经了二、三百时间岁月洗礼的器物,原本也不算什么大事儿。只是影响一点儿经济价格而已。
但从这处崩茬上,秋霁白却发现了问题所在。
“嗯?霁白!你怎么了?”
听到秋霁白的话说到一半停住后,顾惜安纳闷地问道。
而此时的秋霁白,正用自己的右手食指轻轻抚摸着瓶口上的那处因磕碰留下的崩茬儿,皱眉不语。
顾惜安发现秋霁白的神情不对,也起身凑了过来,轻声问道:“霁白!怎么了?你发现什么了?”
“惜安!你看看这里。”
说着,秋霁白就把手指移开,露出了那处缺口,让顾惜安看。
对面的郭凡阳也起身看了看,然后一笑,说道:“三百来年的东西了,有点儿小磕小碰都是正常的。虽然影响点儿市场价值,但就这只瓶子的品相来说,已经算是万中无一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