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上,秋霁白和李碧瑶还没到交流中心,马守义的电话就打了进来。问他们为什么还没到。
昨天回到家,秋霁白就把一天收了一只“宣德炉”,一套“大清乾隆年制”底款的官窑三才盖碗的事儿,告诉了马守义。并请他今天来中心给掌掌眼。
马守义老爷子也是个急脾气,一刻都等不了,门还没开就跑来了。
“哎呦!马老啊!这大冷天的,您来这么早干什么呀?”
车子刚停好,李天禄就从车上下来,主动和马守义打着招呼。
“冷?冷什么冷啊!我现在都热血沸腾了。”马守义笑着说道:“我现在迫不及待地要见那两件儿东西。”
“呵呵!马老啊!我也是同样的心情啊!”
李天禄附和着说道。
现在还不到八点,按规定,王安城、顾惜安、陈怡、刘一冰,这几个人要八点半以后才到,九点才正式开门。
“霁白呀!你这地方晚上连个留守的人都没有啊?你也真放心。”
看到秋霁白自己开门,马守义不无惊讶地问道。
一笑,秋霁白说道:“这里的安保系统都是跟公安部门联网的,门口还有摄像头。再说了,这里是北京,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了。您什么时候听说,现在还有人撬门别锁盗窃的?”
想想也是那么回事,马守义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进到里面,秋霁白先把王安城几个人安装的报警系统关闭了,才请马守义、李天禄两个人进来。回身又把门关好。
李碧瑶把两个人引到了会客区,秋霁白从保险柜里把那两件东西取了出来。
“马爷爷!这就是昨天收的两件儿东西,请您给掌掌眼。”
秋霁白放好东西后,说道。
可马守义对秋霁白的话就好像没听到一样,两只眼睛死死盯着桌子上的一只香炉、一套盖碗,专注到眼睛都不眨。
李天禄何尝也不是这样的表情呢。
良久,马守义点点头,轻声说道:“器型相当的标准,符合时代特征。”
双手先把那只“宣德炉”拿了起来,上下左右、里里外外看了个仔细,更是在用放大镜观察底款时,尤为自信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