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雪先是尝了一片肉脯,随之示意清如也尝一尝。
这还是清如第一次在古代吃到现做的肉脯,她捏着筷子,跟着尝了一片。
怎么说呢,和她在现代用烤炉做的还是有挺大的区别。
首先第一个便是炭烤香味。
李映雪家的肉脯,如果放到现代来卖,应该是大受欢迎,因为现代追求的便是炭烤原味,比如炭烤鱼,炭烤肉片等等,这点用家用烤炉是比较难以能做到的。
其次便是嚼劲和口感的区别了。
这点无解,现代的烤炉可以随时调温度,而李映雪的烘烤炉,温度就是只能靠着工人来估计个大约的数值,纯粹是靠经验了。
这点就看得出来,工匠们是多么了不起,完全是依靠着自身的感受在制作产品。
尝下来,各有各的优缺点,但总体而言,在古代能做出来这么方便携带又好吃的肉脯已经很了不起。
也难怪第一批肉脯刚出来,就被行商给一扫而光。
听李映雪的介绍,最让清如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果脯的销量才是最大的,在第一批卖完后,现在已经有几支船队跟她下了订单。
“船上的蔬菜很难得,除非是像那些大船,船上有自带土地的,才有可能经常吃上青菜,你也知道,人长时间不吃青菜,身体容易出毛病。”
清如点头,缺少维生素就会得坏血病。
李映雪继续说道:“所以那些行商的人看到是果蔬制成的,不管尝起来怎么样,二话不说就给订下一批。现在我们除了这块是在制作肉脯,其余的全都在忙着出果脯。”
这点,清如确实是没有意料到。
她自己比较喜欢吃肉脯,就想当然的以为大家也会更喜欢吃肉脯,现实倒是给她上了一回课。
就在她正在深思的时候,李映雪突然说了一句,“我们等这批单子出完后,就打算加制一批果脯送到南海和刺桐港去,看那边的番人收不收这种。”
一听到这两个地名,清如瞬间就打起精神来,她连忙回了一句,“你们派人下去的时候,可以顺便打听几种植物不?”
李映雪疑惑的问,“是用来酿酒的?”
玉米算是酿酒的原料,清如连连点头,“没错的,这些植物,只有番人那边才有产。”
一听到这,李映雪不由得多上了几分心,细细询问了一番,最后拍定,“你到时将植物的图纸送到我这边来,到时让我们的船队沿路问下去。”
有了李映雪这句话,清如放心不少,她一个人是没法南下了,要是因着想揽功,比如说献给皇帝之类的,就一直捂着消息不放,那她是做不到的。
至少她也是穷苦农民出身,实在是看不了农家辛辛苦苦一整年,除去用来交税的粮食,自家还不够吃,还得借钱往外买粮食,真的是越看越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