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口问道:“来海西汽水厂之前你是干什么的?”
“在南疆收拾南鬼子。”
徐廉海说的很随意。完全不把那段经历当成了不得的资历去炫耀。
可张煜就大为震撼!
这是一名见过血与火的老兵啊!
他没当过兵,可对保家卫国的军人有着天然的尊敬。
“你在南疆受了伤退伍的?”
徐廉海微微顿足,点了下头又继续带路。
张煜连忙道歉:“抱歉,问了不该问的。”
徐廉海憨厚的笑了笑说:“没什么,老板太客气了!从前线下来就一直受到国家和群众的帮助和赞誉,比那些没回来的人,我幸福多了。”
原来还想打发徐廉海走人呢。听闻他的情况,这个念头也都彻底打消了。
在一栋红砖建筑前,徐廉海为张煜介绍道:“老板,这就是一车间。是汽水瓶生产车间。”
张煜愣住了:“汽水厂还自己生产汽水瓶?”
徐廉海理所当然说道:“那不然谁生产?”
这就是新旧两种思维模式的一次碰撞吧。
生活在工业细分、大协作时代的张煜有点难以想象一家规模并不大的汽水厂干嘛要自己生产汽水瓶?让专业生产汽水瓶的厂家供货不行么?
还真不太行!
从计划经济时代延续下来的模式,很多厂子都生产自己的产品上下游全包。导致厂子结构臃肿,大而不强,效率低下。
只有是大型项目重点工程安排总师才会协调多家企业产品进行合作整合。可往往也会出现设备材料标准不一致导致的种种问题。
比较突出的就包括当年老歼8飞机同批次两架竟然零部件不能互换的奇葩情况。
改开初期还没有走出计划经济模式,各种轻工业产品标准混乱繁杂,引进的西方设备和苏联设备生产的产品不匹配。甚至有的企业为了不被别人模仿,单独搞出一套复杂标准。
为了统筹管理这些杂乱无序的状况,轻工业部也是操碎了心。统一的国家标准亟待颁布实施。
“进去看看吧。”
张煜是打定主意厂子重新生产汽水必须砍掉玻璃瓶生产线!哪怕王周礼不答应处理掉设备,他宁可闲置这批设备也不会开起来。效率太差!
在外边看着灰扑扑,周围布满杂草,窗户也多有破损的厂房。走入里边却是另一番景象。
地面打扫的很干净。停用很久的设备也都明显被擦拭过。物品都摆放着整整齐齐。陈旧到并不凌乱。人的心情都因此好了起来。
走到一台黑漆漆玻璃瓶行列机前,寻找设备铭牌。
找了一会才看到磨损的有些严重的钢印。厂家什么的名称已经看不清楚,只能看到一个制造年代的英文字母还有一个数字“1892”。
“嘶!”
张煜倒吸口凉气!
这竟然是一台19世纪的玻璃瓶行列机!这么古老的设备最佳归宿应该是博物馆而不是继续用来生产!
“等等!”
张煜脑海里划过一道闪电。
“欧美有很多收藏具有历史意义工业设备的习惯,像这种年代久远的设备肯定有人愿意出高价!到时候再用这套设备换来新款的汽水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换代,想必就连王周礼也不会拒绝吧?”
想到这里,张煜对其他几间厂房里的设备更是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