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说楚雁行起初将那红色蜥蜴肉刚吃到肚子里头还倒无事,可是没过多久,便觉得肚子隐隐有点疼,接着头也开始痛起来,而且伴随着全身冒火,但皮肤倒不是太热,和正常情况下差不多,但渐渐地便如置身洪炉之中。
到最后,那头痛有越来越厉害的趋势倒不打紧,但如入洪炉的那种吞噬般的炙烤却有种令人生不如死的感觉,楚雁行心中惊骇已极,心道,一定是这蜥蜴的肉有毒,自己中了这死蜥蜴的毒了。
一念至此,楚雁行忙扒着喉咙想将刚才吃下的蜥蜴肉吐出来,可是任他拼死命地扒了半天,呕了半天,也只呕了些胃汁出来。
无奈,楚雁行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可能是饿得时间长了,肚子难免消化得异乎寻常地快,也或者是这死蜥蜴的肉特别好消化吧!
反正就是后来,肚子一直疼,但较之头痛,肚子的疼还是要算尚轻些,那头痛却是愈来愈厉害,仿佛有一头怪兽在他的脑袋里面,一点也不安分,踢跳腾挪,到处扑腾,直疼得楚雁行倒在地上不住打滚,可怜他滚动的时候胳膊和腿上骨折的疼痛又再加了一些进来,直折磨得他痛不欲生。
难受得急了,他便不住地以头频频撞地,直撞得扑扑咚咚之声传出山谷老远。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头上的疼痛才稍减,好似藏在其中的那头“怪兽”这才慢慢地安静下来,不过,头始终还是隐隐地有些疼痛。
有了前车之鉴,后来两天,即使饿得头晕眼花也不敢去动那蜥蜴的肉了,但自己手脚暂时已废,啥事也干不了,那怎么办?就这样也不行呀,肚子还是要饿,自己行动又不方便,根本没有可能到处去找食物,不得已,只能咬牙再吃那只死蜥蜴。
第二次再吃蜥蜴肉,楚雁行是有自己的逻辑的,他的逻辑就是,第一次吃终究没有死掉,证明我吃得份量少,达不到毒发身亡的量,所以我只要再少吃些,至少不会有生命威胁。
有了这个逻辑的支撑,他开始尝试少量地吃,适可而止地吃,果然,也确实没有受到生命的威胁,但头和肚子却吃一次疼一次,一次也没少。
但在吃到第七次的时候,却差点要了他的命。
那天他一如往常,刚吃完蜥蜴肉,没有多一会,那疼痛竟然就汹涌澎湃地呼啸而来,楚雁行没想到这次的能量之大
竟仿佛是之前几天能量的总和,到这时候又作了一次集中的对外释放。
这次直接将他一下子就击晕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才醒来,可是头还是一如既往地一阵阵地痛。而就在那之后,楚雁行隐隐感觉到自己的反应比之前明显地要迟钝了许多,即便看到自己臂上的飞燕图,竟然也要想半天才能隐隐约约想起这是什么,有时竟然一时不能想起这个图案为什么要刺在自己的臂上!
他的大脑明显受到了较大的损伤,有些失忆了。
各位看官须知,这只蜥蜴能长到这么大,而且又是红色的,这种红色来自于它长期食用朱砂的的原因,这就是传说中被称作飞天火龙的东西,而能称得上飞天火龙的蜥蜴至少要有三尺开外长。
这条蜥蜴在这里不知呆了多长的时间,因为食物充足,所以体型才得以长到这么大,其他的蜥蜴都已经被它吃掉了,所以在这一片小天地里,它就是众生之王!
最初谷中无水,因为行动不便,无法到别处寻水,便只有从一些矮树叶上舔舐露水勉强度日。
一直到楚雁行去崖后面找到一处小山泉时才发现,除了飞禽,这里的小动物都是全身通红。
其实楚雁行不知道的是,这谷底盛产朱砂,那些动物们所饮的水中都溶解了许多朱砂在里面,时间一长,有些硃砂就留在了它们的体内,它们的身体便慢慢地都变成了红色,这只蜥蜴长期猎食的都是这些动物,自然就变成了飞天火龙。
这种由蜥蜴变成的所谓的飞天火龙,在它腹中的那颗圆形的东西叫作龙精,或火龙珠,乃是世间至刚至阳的东西,假如楚雁行善于导引之术的话,那真是受益匪浅,但即便如此,他也获益良多。
那飞天火龙的肉却是有毒的,如果不是他事先食下了龙精珠,估计早已就已经被毒死了。也正是那颗火龙珠为他克制住了蜥蜴肉的毒性。
再后来,楚雁行一直头脑混混沌沌,已经不能真切地感受到有多强烈的躺体痛苦,感到强烈痛苦的倒是难耐的饥饿,于是那只蜥蜴还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被他全部吃下肚子里去了!
完成这一壮举,楚雁行用了两多月的时间,谷中虽潮湿,温度却低。
不过,令楚雁行奇怪的是,这么长时间,这只蜥蜴居然一直并未腐烂!
其实真正的原因也就是因为它的体内含有硃砂的原因。
所以到最后,楚雁行对此虽也未免有些奇怪,却只道是上天眷顾自己的原因,但那时,楚雁行却很不想领老天的情。
后来稍微有了些精神,楚雁行便自己动手将自己的腿骨、臂骨接驳好,又在谷中寻些树枝将骨头固定,胸骨也折断了两根,也用树枝将胸前固定住。
师父贺杞梁本身也粗通医理,平时这些粗浅的治疗技术自己也看到或听师父说过,所以对楚雁行来说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身上其他的那些都是皮肉伤,有的甚至已经溃烂化脓,自己便在山谷中寻些草药,咀嚼之后摁在伤口上,一段时间之后也都慢慢地痊愈了,只有双腿和胳膊断断续续地过了有几乎半年才算好得利索些。
至此,楚雁行才算真的得以大难不死,宣告活了下来!
等到稍微能在谷中走动的时候,楚雁行才注意到,这谷中全是微红的岩石,这种石头在自己的福建老家那边也有,所以他认得这种红色的石头。
他在附近转悠时发现有一处地方不断地往下滴水,许多小动物都会来这里接水喝。
楚雁行一见大喜,忙用手捧着等了一捧,一口喝下,虽有点苦涩,却甘之如饴。
偶尔透过难得照进来的光线,楚雁行发现这水中看上去虽纯净,但却有时竟然能够发出金属的光泽,他不知道这是里面的朱砂反射光线的原因。
自己因为几乎每天都要来这里饮水,因此看到了许多的小动物也都来到这里找水喝,他这才想起,自己来到谷底之后,在将那只大蜥蜴吃完之后,因为没有火,便几乎不再捕捉那些小动物作为食物,只是捡拾一些山果为食。
他们这次出行是在中秋节之后,现在早已经进入冬天,好在山谷中的气温与外界的差别较大,还象是七八月份一样,那些野桃、野棠梨、野枣、山里红(野山楂)什么的很多,根本不必为吃的发愁。
他在那小泉眼处喝水时,发现那些小动物除了眼睛不是红色,皮肉都是呈现出和那头死蜥蜴差不多的红色。
当时也是好奇它们的皮肉也几乎都是红色的,现在看到这个小小的泉水流出的泉眼,他明白了,一定是溶入到水里的红色,这些动物平时饮用的都是这些泉水,这些带有着色的泉水进入到它们的体内之后,时间长了便导致它们皮肤,甚至肌肉、内脏都慢慢地变成了红色。
但这些动物的幼崽们的皮肤就不是这样的颜色,而是保持着原来的颜色。
将那整只蜥蜴快吃完时,楚雁行已经能够稍微小范围地活动活动了,却再不敢吃那些小动物了,只捡地上落下的或用石头砸下来的那些野山果来吃。
这是一个四面峭壁的山谷,里面因为寒风吹不进去,所以就是冬天也不怎么觉得冷,人在里面非常舒服。
手脚再稍好些之后,楚雁行便搬到一个小小的浅浅的山洞中去居住,
虽然山洞很浅,但放了些干燥的枯叶之后,比在那枯叶堆上睡好多了。
等到手脚一好得足够利索了,楚雁行便开始在四边寻找,看看可有什么出路走出谷去。
可惜,但只见四面高峰壁立如削,直耸云霄,跑来跑去找了几个月,不用说,什么出路也没找到。
倒是在那山谷以西五六里地远的地方有一片平地,那是自己翻过一个小山头才到达的地方。
秋季时还开了许多五颜六色的野花,竟然有一些梅花鹿、野羊、鹤、颧等,即便是人走到它们身旁也不惊慌。
那里还有一片不大的池塘,池水青碧异常,里面的游鱼来来去去,自由自在地在水中畅游着,也是根本不怕人。
看到这里竟然还有梅花鹿,楚雁行内心一阵高兴,这东西自己只是在书上看过,传说这是仙人的座骑,自己不妨也捉来试试,一时童心大起,便向那一群五六只梅花鹿中一只最大的靠近过去,想摸摸它的角。
却不料那是一头雄鹿,似乎看出了楚雁行的心思,转头便跑。
楚雁行哪里能放过它,提气便追,那鹿见有人追赶,便撤开四蹄飞驰起来,每窜一步都几乎在一丈开外,眼见离自己竟然有越来越远的趋势。
刚开始追的时候,楚雁行才一提气,便觉比起原来身体轻了不少,还道是自己身体瘦了的缘故,待到跑出两里多路的时候竟然觉得身上热气流转全身,全身异常舒适,越跑越快,仿佛有合不完的劲,这是在之前根本不可能的事。
刚开始看那头梅花鹿逃走时的速度,自己便知道无论如何也是追不上的,只是想与它开个玩笑,吓唬吓唬它就准备放弃,但一段路跑下来竟觉精力未衰,而且再看那头梅花鹿,也并没有将自己甩开多远的距离,便不由得便激发了自己的豪兴。心道:我到要试试你有多快!
再深提一口气,竟然在五十余步之后便已经到了那鹿的身后,一伸手,便向那只梅花鹿的屁股上轻轻一拍,只用了一二成的力道,但毕竟速度太快,这一掌虽只是轻一拍,那鹿立时便失去平衡,在地上打了七八个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