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另一脉的鬼谷(1 / 2)

公元前308年时,张仪收了个徒弟名叫顾安,可惜第二年张仪就去世了,因此并没有传授多少东西给顾安,后来的岁月里全靠顾安从张仪的书籍里生活经历里自行学习总结

因此从顾安开始张仪这一脉的鬼谷与苏秦这一脉的鬼谷各个方面开始有了区别。等到顾安晚年时,他也像他师父一样收了个徒弟,百年来一直单传。

自韩信于公元前196年被吕后斩于长乐宫的钟室历史的车轮鬼谷的发展仍在继续。

董仲舒的老家广川大董故庄村在衡水东南,邻近齐鲁,北靠燕赵,西界三晋。汉文帝前元元年(前179年),董仲舒出生于家有大批藏书的大地主阶级家庭。七岁时被张仪一脉的第五代弟子师让收为弟子。

董仲舒在30岁时,开始招收了大批学生,精心讲授。他讲学,在课堂上挂上一副帷幔,他在帷幔里面讲,学生在帷幔外面听。同时,他还经常叫他的得意门生吕步舒等转相传授。张仪一脉的鬼谷自董仲舒开始就不再是单传了。

这样,很多人跟他学了多年,甚至没有跟他见过面。通过讲学,董仲舒为汉王朝培养了一批人才,他的学生后来有的当了诸侯王国的国相,有的成了长吏。由于董仲舒广招门生,宣扬儒家经典,他的声誉也日益扩大,在汉景帝时当了博士,掌管经学讲授。

汉景帝时为博士。他曾走出家门,设坛教授,课讲得十分精彩,弟子很多,弟子再教弟子,一些再传弟子甚至只是听说过他的大名,但没见过他的面。他一门心思教学和研究,甚至三年都没回家看一下。他的行为举止,都遵循礼节,很多读书人都尊他为师。汉武帝继位后,董仲舒出任江都国的国相。他治理江都国,主要是以《公羊》为指导,通过推究“自然灾异”、“阴阳运行错误”的原因,然后在求雨时能关闭阳气,释放阴气,使天下雨;止雨时,能关闭阴气,释放阳气,使雨停止。在江都国,他这样做,从来都没出现错误。后来,他被废为中大夫。

汉武帝继位后,让各地推荐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被推举参加策问。汉武帝连续对董仲舒进行了三次策问,基本内容是天人关系问题,所以称为“天人三策“。第一次策问,汉武帝问的主要是巩固统治的根本道理,第二次策问,武帝主要是问治理国家的政术,第三次策问主要是天人感应的问题。

董仲舒在对策中,详细阐述了天人感应,论述了神权与君权的关系,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